天津市五區(qū)縣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試卷說明:

天津市五區(qū)縣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語文試卷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和答題卡(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2.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答題紙)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紙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選擇題(共24分)一、(共14分,每小題2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 A.崢嶸( róng) 挑釁(xìn) 果脯(pǐ) 殞身不恤(yǔn) B.惆悵(chàng) 創(chuàng)傷(chuàng) 浸漬(qīn) 蓊蓊郁郁(wěng) C.檔案(dǎng) 發(fā)酵(xiào) 砥礪(lì) 游目騁懷(chěn g) D.摒棄(ìng) 裨益(bì) 切磋(cuō) 量體裁衣(liàng)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蒼茫 瀟灑 圖窮匕現(xiàn) 風云變換 B.作揖 精粹 真知卓見 所向披靡 C.宛然 襤褸 嘔心瀝血 責無旁貸 D.廢墟 編緝 流觴曲水 心急如粉3.依次填人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①為______歐債危機背景下的利潤下滑頹勢,近期包括野村集團、瑞銀集團等在內的多 家金融機構均在歐洲分支機構進行裁員,裁員主要集中在投資銀行部分。 ②過去三十年來始終代表華語電影最高水準的香港金像獎,如今已淪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證,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幟正在慢慢_______。 ③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里,并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里集會,就是要把這種________的情況公之于眾。 A.遏止 蛻化 駭人聽聞 B.遏制 退化 駭人聽聞 C.遏止 蛻化 聳人聽聞 D.遏制 退化 聳人聽聞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交通運輸部負責人表示,將認真總結國慶長假免費通行情況,聽取各方面的廣泛意見,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 B.推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均衡發(fā)展,是關系市民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也始終是天津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 C.聽了這個故事,使我又想起我曾經養(yǎng)過的那條小狗。那是一條日本種的黃毛小狗,千干凈凈,名字叫“包弟”。 D.廉價住房制度建設是住房保障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如何解決當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5.下列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跟著這種有威勢的喊聲,在充滿了汗臭、糞臭和濕氣的空氣里面,她們很快地就像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一整套制度體系,由根本層面的制度、基本層面的制度、具體層面的制度、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組成。 C.朱熹49歲那年,上書建議朝廷重修了白鹿洞書院,并親自制訂學規(guī),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治學方法。 D.宋瓷特殊的美質,汲取自儒道釋等傳統(tǒng)文化,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音樂、舞蹈、戲曲、雜技……等藝術門類,皆可從陶瓷裝飾畫中覓得蹤跡。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原本只稱《詩》,漢代時被尊為經典,才稱為《詩經》!对娊洝烽_創(chuàng)了我國文學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被列為“五經”之一。 B.《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它既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紀傳體史書,又有很強的文學性,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C.中國文壇的巨匠巴金,主要作品為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 D.雨果,法國1 9世紀偉大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社會活動家。長篇小說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等。7.下列對幾篇課文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 A.《再別康橋》表達的是一種微波輕煙似的淡淡的離愁別緒,各個時代的讀者對它往往都會有強烈的共鳴,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人類共有的一種感情:對逝去的 美好往事的懷念。 B.《燭之武退秦師》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晉國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C.《荷塘月色》景物描寫的特點,在于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yōu)雅、朦朧、幽靜之美。D.《赤壁賦》運用主客問答的方式,使行文結構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層層展現(xiàn),深刻揭示。二、(共10分,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8-12題。 (一)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鄒!表椡踉唬骸按伺婀笏抉R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妒酚?項羽本紀》) (二)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弊,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日:“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 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 (《史記?項羽本紀》)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項王軍壁垓下 駐扎 B.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樣 C.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跟從 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重金收買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乃令騎皆下馬步行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B.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 今者項莊拔劍舞 C.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為擊破沛公軍 D.不忍殺之,以賜公 請以劍舞1 0.對下列特殊句式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 A.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省略句 B.亞父者,范增也。 判斷句 C.若屬皆且為所虜。 被動句 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定語后置句1 1.以下句子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項羽勇猛善戰(zhàn)的一組是 ( ) ①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②所當者破,所擊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④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⑤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⑥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1 2.下列對文段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劉邦向項羽謝罪,解釋說自己并沒有稱王關中的想法,那不過是小人捏造的謠言,其實他是言不由衷的。 B.劉邦在帳中坐了不久,就出去上廁所,順便叫上了樊噲;上廁所只是劉邦的托詞,借以脫身。 C.項羽帶騎兵八百余,乘夜突圍,過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陰陵,迷路,被一老農所騙,陷入沼澤地,被漢軍追及,此時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騎。 D.烏江亭長請項羽過江,項羽自感無面目再見江東父兄,不愿渡過烏江,于是他把烏騅馬送給亭長,帶領部下徒步作戰(zhàn),最后自刎而死。第Ⅱ卷 表達題(共9 6分)三、(22分)1 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3分) (2)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3分) (3)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2分)1 4.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3分) (2)該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1 5.補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 ①______________,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②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氓》)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④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陶淵明《歸田園居(天津市五區(qū)縣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1000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