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點高中2012-2013學年度上學期高一期中考試物 理 試 卷命題人:郭浩(四十九中) 審題人:(武漢中學)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 4 分,選對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 0 分,把你將各小題中認為是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寫在答題卷中所對應的表格內(nèi)).1、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質(zhì)量、加速度、路程都是矢量B.緊急剎車時,物體相對車廂向前滑行了x=1.5m,測出x最合理的參考系是車廂C.不論物體的質(zhì)量多大,只要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就可以看成質(zhì)點.D.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答案】BC【gkstk解析】A、質(zhì)量和路程沒有方向,是標量,故A錯誤;B、題目中說“物體相對車廂向前滑行了x=1.5m”,所以是以車廂為參考系,故B正確;C、質(zhì)點的定義是:在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影響很小而可以忽略不計時,我們近似地把該物體看作是一個具有質(zhì)量的點,稱為質(zhì)點,故C正確;D、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還要有質(zhì)量均勻分布這一條件才行,故D錯誤!究键c】矢量和標量;參考系;質(zhì)點;重心2、下列作用于質(zhì)點的各組共點力中,其合力可能為零的是( )A.12N,15N,18N B.20N,40N,65N C.3N,6N,8N D.5N,10N,15N 【答案】ACD【gkstk解析】三力合成時要使合力為零,應使任意兩力之和大于第三力,任意兩力之差小于第三力,故B不可能,故選CD!究键c】力的合成3、如圖所示,可以測出一個人的反應時間,設直尺從開始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測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離h,受測者的反應時間為t,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B.t∝1/h C.t∝ D.t∝h2【答案】C【gkstk解析】由自由落體運動位移時間公式:得 所以t與成正比;故選C!究键c】自由落體運動4、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手將小球豎直向上拋出,小球仍向上運動是因為小球還受到手對它的作用力B.“風吹草低見牛羊”,草受力而彎曲,但沒見施力物體,所以沒有施力物體也能使其它物體受力C.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的書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書的重力D.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答案】【gkstk解析】拋出,小球仍向上運動是因為小球草受力而彎曲【考點】5、如圖所示,是用照相機所拍攝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張頻閃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a,閃光燈每隔△t時間閃亮一次(即拍攝一次).觀察照片,關于小球的運動,以下判斷可能的是( ) A.小球從A位置到C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B.小球從B位置到D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C.小球從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為3a/2△t D.小球通過D點時的速度為a/△t【答案】BCD【gkstk解析】A、小球從A到B,從B到C的運動時間相等,由圖示可知,小球從A到B,從B到C的路程不相等,因此小球從A到C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小球從B到C,從C到D的路程相等,它們的運動時間相等,因此從B到D小球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C、由圖可知,sAC=3a,tAC=2△t,小球從A到C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D、由圖示可知,sBD=2a,tBD=2△t,小球從B到D的速度,故D正確!究键c】速度;平均速度6、如圖是某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圖像,由圖像得到的正確結果是( )A.0~1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2m/sB.0~2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3mC.0~1s內(nèi)的加速度大于2~4s內(nèi)的加速度D.0~1s內(nèi)的運動方向與2~4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反【答案】BC 【gkstk解析】A、0~1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故A錯誤;B、速度圖象的“面積”大小等于位移,則有0~2s內(nèi)的位移大小是,故B正確;C、速度圖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則知0~1s內(nèi)的加速度大于2~4s內(nèi)的加速度,故C正確;D、速度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則知0~1s內(nèi)的運動方向與2~4s內(nèi)的運動方向相同,故D錯誤。故選BC!究键c】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7、如圖所示是給墻壁刷涂料用的“涂料滾”示意圖,使用時,用撐竿推著粘有涂料的涂料滾沿墻壁上下緩緩滾動,把涂料均勻地粉刷到墻上.撐竿的重力和墻壁的摩擦均不計,且撐竿足夠長,粉刷工人站在離墻壁一定距離處緩緩上推涂料滾,設該過程中撐竿對涂料滾的推力為F1,涂料滾對墻壁的壓力為F2,則 ( )A.F1增大,F(xiàn)2減小 B.F1增大,F(xiàn)2增大 C.F1減小,F(xiàn)2減小 D.F1減小,F(xiàn)2增大【答案】【gkstk解析】、 撐軒與墻壁間的夾角α減小,cosα增大,tanα減小,則 F1、F2均減小。故選C!究键c】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8、跳傘運動員以5m/s的速度勻速豎直降落,在離地面h=10m的地方掉了一顆扣子,掉扣子后運動員仍以原速勻速下降,則跳傘員比扣子晚著陸的時間為(不計空氣阻力對扣子的作用,運動員的運動不受掉落的扣子的影響,g=10m/s2)( )A.2s B.1s C.s D.(2-)s【答案】B【gkstk解析】因為運動員做勻速直線運動,故其落地時間為: 掉落的扣子做初速度為5m/s,加速度a=g=10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位移時間關系有: 代入:x=10m,a=10m/s2,v0=5m/s得:t=1s,故選C!究键c】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9、如圖所示,一個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點為其球心,碗的內(nèi)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細線跨在碗口上,線的兩端分別系有質(zhì)量為m1和m2的小球.當它們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質(zhì)量為m1的小球與O點的連線與水平線的夾角為 α=90°,質(zhì)量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設此時質(zhì)量為m2的小球?qū)Φ孛鎵毫Υ笮,細線的拉力大小為,則( )A.=(m2-m1)g B.=m2g C.=m1g D.=(m2-m1)g 【答案】B【gkstk解析】先對小球m1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假設細線對小球m1有拉力作用,則小球m1受力不能平衡,故拉力T為零;再對小球m2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與重力平衡,故N=m2g;故選B!究键c】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10、用輕彈簧豎直懸掛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時彈簧伸長量為L,現(xiàn)用該彈簧沿傾角為30°的斜面拉住質(zhì)量為m的物體,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伸長量也為L(如圖所示),則物體此時所受摩擦力( ) A.等于零 B.大小為mg,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為mg,方向沿斜面向上【答案】D【gkstk解析】彈簧豎直懸掛物體時,對物體受力分析,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F=mg?根據(jù)胡克定律 F=kL物體放在斜面上時,再次對物體受力分析,如圖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有F′+f-4mgsin30°=0,其中F′=kL由以上四式解得f=mg。故選D。【考點】 共點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力的合成與分解的運用11、物體由靜止出發(fā)做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后又做加速度大小為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至靜止,總位移為,則運動中的最大速度為( )A.B.C.D.【答案】D【gkstk解析】設第一段加速的時間為t1,第二段時間為t2加速過程的最大速度: 減速到零過程,我們看其逆過程,相當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得: 由以上兩式得:所以全程的位移: 解得: 所以:故選D!究键c】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位移的關系12、甲為雜技表演的安全網(wǎng)示意圖,網(wǎng)繩的結構為正方格形,O、a、b、c、d……為網(wǎng)繩的結點,安全網(wǎng)水平張緊后,若質(zhì)量為m的運動員從高處落下,并恰好落在O點上,該處下凹至最低點時,網(wǎng)繩dOe,bOg均呈120°向上的張角,如圖乙所示,此時O點受到向下的沖擊力大小為F,則這時O點周圍每根網(wǎng)繩承受的力的大小為( ) A.F B. C.F+mg D.【答案】【gkstk解析】;而繩受力后成120°,作出平行四邊形可知,由幾何關系可知:當合力為時,兩分力也為;故每根繩承受的力大小為;故選B。【考點】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二、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13小題6分,14題12分,共18分)1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按照一定的標度(標度未畫出)畫出的力的圖示.F1、F2、F、中不是由彈簧測力計測得的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AO與共線,BO與F共線,則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應為_______(填AO或BO).在該實驗中需要記錄和觀察的是_________.A.記錄F1、F2、F的大小和方向B.記錄F1、F2的夾角C.觀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相同D.觀察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相同【答案】 F/ BO AD 【gkstk解析】由于誤差的存在,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的合力值與由彈簧秤直接測得的力并不完全相等,通過平行四邊形得出值在對角線上,用一個彈簧直接測量出的值沿細繩方向,即沿BO方向,故F是由彈簧秤直接測得的,F(xiàn)′是通過平行四邊形定值得出的合力值;根據(jù)實驗原理和實驗目的可知,本實驗要記錄力F1、F2和F的大小和方向,通過F1、F2做平行四邊形,求出其合力F′,然后與F進行比較,看它們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故BC錯誤,AD正確!究键c】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14、小華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某處,在繩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車拖著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在水平木板上運動,如圖所示.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的一段.如圖所示,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確定出八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并用刻度尺測出了各計數(shù)點到0計數(shù)點的距離,圖中所標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cm(1)根據(jù)紙帶提供的信息,小華同學已經(jīng)計算出了打下1、2、3、4、5這五個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請你幫助他計算出打下計數(shù)點6時小車的速度(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并填入下表.計數(shù)點12345[6t /s0.10.20.30.4]0【解析版】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_物理試題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2867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