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數(shù)十前初上鄉(xiāng)間的中學(xué),語文老師教我們背誦王勃的《滕王閣序》。當時紀雖小,然而對唐代那位青才子已是心向往之,名句“落霞與孤wù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雕刀一樣一字一句鏤刻在我的心版上。
(2)及至歲既長,方知南昌滕王閣,巴陵岳陽樓和武漢黃鶴樓,同為“江南三大名樓”。巴陵是我的舊游之地,岳陽樓的欄桿,我在春日樓頭秋鴻聲里早已拍遍了。黃鶴樓前的三月煙花和浩蕩長江呢?驚喜過李白的雙眸,也不止一次照亮過我的眼睛。唯有滕王閣,卻始終無緣造訪。半個世紀過去了,華向老,而王勃的背影也越去越遠,我終于有幸在一個高秋之日,和友人洪亮一起,在唐代的遺風(fēng)和王勃詩文的余韻里,飛身直上滕王閣那新建的樓臺。
(3)王勃在序中不是說:“地靈人杰”,而是說“人杰地靈”,他是率意而書的嗎?我眼前的景物本已是江山如畫了,但假如不是王勃登高一賦,怎么能如此地顯其靈,名聞遐邇?時間,是絕不循私的公正嚴明的終審,且不說王序的全篇,即以“落霞”與“秋水”這一聯(lián)名句而論,“貪官與污吏齊飛,良心共煤炭一色”,舊時代就有人仿作以諷刺當時的現(xiàn)實。新時代的詩人則高歌“七杯酒,豪情與大雪齊飛;十杯酒,紅心和朝日同輝”,也是脫胎自王勃之句。但古已有之于今更為多見的是,自我吹噓和請人吹噓的速朽之作不知多少,如同水上的浮漚泡沫,空中的薄霧輕煙。真正杰出的文學(xué)作品是不朽的,文以閣名,閣以文傳,如果不是王勃千古不磨的妙序佳詩,今天我們還能看到滕王閣的只磚片瓦嗎?
(4)王勃作為“
_____________
”名居榜首的人物,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一起,走到前臺,在時代的聚光燈下莊嚴報幕:中國詩歌正在走向盛唐,中國詩歌黃金時代的金燦燦的帷幕,已經(jīng)徐徐開啟。
(5)在王勃等人聯(lián)袂登臺之時,以上官儀等人為代表的宮廷詩人,承襲了齊、梁以來綺媚輕艷的形式主義文風(fēng),文壇得到的是綺靡浮華的傳染病,許多人身罹絕癥還仍然在敷粉涂脂,自我感覺良好,而作為新興中下層知識分子代表的王勃等人,他們不僅懷有強烈的建功立業(y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愿望,而且崛起于唐初的文壇,高舉革新的旗幟,逆風(fēng)而行。
(6)我和洪亮都與詩緣分不淺,對文學(xué)和當前的文壇也都有許多彼此相通的看法。在秋陽朗照的滕王閣最高處,我們自然有一番快論清談:
(7)“‘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蔡女菱歌移錦纜,燕姬春望上瓊鉤。’這是位高名著的上官儀的《畫障》詩,除了華麗雕琢的辭藻和空虛冶艷的情思,還有什么呢?”我說。
(8)“‘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的詩題材領(lǐng)域全新,感情昂揚剛健,與上官儀之作簡直判若云泥!”洪亮也誦詩作答。
(9)“我初上斯樓,登高送目。你看王勃序文一開篇,就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雄州霧列,俊采星馳’,一支筆兼寫江山與人文之盛,境界闊大,感情激揚,泱泱然已一派大國之風(fēng),這是‘盛唐之音’的先聲呵!”
⑽“王勃他們的創(chuàng)作走在了時代的前列。聞一多曾說宮體詩‘在盧、駱手里是從宮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楊的時代是從臺閣移至江山與塞漠’。”洪亮引經(jīng)據(jù)典,“盛唐時代,詩人的主體精神和藝術(shù)個性得到了空前的張揚,王勃雖然命途多舛,但他仍然高唱‘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不是李白‘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前奏嗎?”
⑾“四杰之中,有三位是北方人。唐代文學(xué)的繁榮,原因之一是南北文學(xué)的合流與融會,南方柔婉清麗,北方質(zhì)樸剛健,從王勃之序的壯美與神韻兼而有之,也可見此中消息吧?”
⑿ “現(xiàn)在的文壇,陰柔瑣屑平庸世俗之風(fēng)日熾,格高調(diào)遠黃鐘大呂之作難逢。有資料統(tǒng)計,目前長篇小說產(chǎn)八百部左右,詩七八萬首,散文約兩千萬字,作品倒是成千累萬,但有哪些能進入‘永恒’呢?有的人卻熱衷于‘自吹’與‘他吹’,甚至紀輕輕就什么‘劃時代’、‘里程碑’呵,什么‘獲國內(nèi)大獎數(shù)十次’呵,什么‘隨手拈來,皆成絕唱’呵,儼然文壇的一方諸侯。其實,是否有一行文章能流傳下去還很值得懷疑。要是王勃讀到看到這些,不知會作何感想?”
⒀ “已小寐千的他,也許會驚起而扼腕長嘆,或者會忍俊不禁,笑出聲來。”洪亮說。
⒁王勃當序驚四座的滕王閣,據(jù)他說已是層臺聳翠飛閣流丹,而今天新閣的瑰偉壯麗又遠勝當時。劈面仰視,它蔽天塞地壓彎你的眉睫,登臨其上,九重飛檐土。凌空的羽翼,托著你衣袂飄飄地向上界飛升。滕王閣上,秋日樓頭,我和洪亮的對話,真可謂高其談闊其論。等到從忘形爾汝中回過神來,我們忽發(fā)癡想:要是能和王勃在高樓之上把袂談心,把酒論文,那該有多好!但我們在廳堂里回廊上四顧彷徨,逢人便問,卻始終不見他的蹤影。天高地迥呵,宇宙無窮,只有樓下的滔滔江水,把他的故事從千前說到如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439296.html
相關(guān)閱讀:《青山行》閱讀答案
周蓬樺《微火》閱讀答案
《庫爾勒的秋天》閱讀答案
《鄉(xiāng)村舞會》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多情最是此湖水》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