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
?
①,諳②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
注]
①
?
(q
ī)
:傾斜。②諳:熟悉。
(1
)有人認為“
寒聲碎”
的“
寒”“
碎”
兩字用得極妙,你同意嗎?請簡述理由。(2
分)
答:
(2)
上闋是如何表現(xiàn)“愁”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
分)
答:
(3)
請
簡析下闕的寫作特色。
(4
分)
答:
參考答案:
9
.(1
)同意。“
寒”
意為寒冷,“
碎”
意為破碎。表現(xiàn)寒秋時節(jié),秋葉紛紛墜地的無奈。(1
分)體現(xiàn)了自己處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涼寂寥的心情。(1
分)
(2)
上片以寫景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
分)在詞的開頭,詞人通過對秋聲秋色的描繪,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圍,為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diào)。“真珠”兩句及“月華如練”句,極寫遠空皓月之澄澈,營造出空寂、凄涼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達出秋夜離人的相思之愁。(3
分)
(3
)①夸張手法:“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腸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運用夸張手法,比入腸化淚更進一層,愁情更是難堪凄切。② 情態(tài)描寫(
細節(jié)描寫)
:下片先以一個“
愁”
字盡寫酌酒垂淚的愁意,“
枕頭欹斜”
,作者以極為簡練的語言生動寫出了詞人挑燈倚枕獨對燈,寂然凝思的愁苦的神態(tài)。③融情于景:“
殘燈明滅枕頭欹”
,室外月明如晝,室內(nèi)昏燈如滅,兩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陰暗的氛圍,表達了詞人凄苦的情感。④直抒胸臆:“
諳盡孤眠滋味”
,這句以獨白式的語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難眠的難言愁情。“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在眉頭攢聚。作者的內(nèi)心獨白形象地寫出了無法排遣的愁情。(4
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必須有分析,否則不得分)
8
.有人認為“寒聲碎”的“寒”“碎”兩字用得極妙,你同意嗎?請簡述理由。(
4
分)
9
.請從“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對這首詞作一賞析。(
7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答案網(wǎng)整理
8.
同意。“寒”意為寒冷,“碎”意為破碎(解釋詞
1
分)。表現(xiàn)秋寒時節(jié),秋葉紛紛墜地的無奈(
2
分)。體現(xiàn)了自己的孤寒處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的悲涼寂寥的心情。(
2
分)
9.
這首詞上片描寫秋夜寒寂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2
分)作者從夜靜葉落寫起,因夜之愈靜,故越覺寒聲之碎。“真珠”五句,極寫遠空皓月澄澈之境。“長是人千里”,可見作者久羈之苦。(
2
分)下片即從此生發(fā),步步深入。酒未倒,已先成淚,情更凄切(
2
分)。“殘燈”兩句,寫屋內(nèi)暗淡情景,與上片月光呼應(yīng),倍增傷感,末三句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1
分)
【附詩歌欣賞】這是一首秋夜懷思情人的詞。上片寫秋夜景,或就地面刻畫秋聲,或就天宇描摹夜色,以寒夜秋聲襯托主人公所處環(huán)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樓空的落寞感,并抒發(fā)了良辰美景無人與共的愁情。沈際飛《草堂詩余雋》稱賞“天淡”句寫景空靈。下片專就離情宣發(fā)。“愁腸”三句折進一層,言離愁之深。“殘燈”二句再現(xiàn)實境,一盞如豆的青燈忽明忽暗,獨自憑欄斜倚,嘗盡這孤眠的滋味。末以離愁“眉間心上”無所不在,倍增酸楚。“都來此事”幾句為李清照《一剪梅》詞所襲用,化作“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向來為詞評家所贊譽。這首詞雖寫似水柔情,卻骨力道勁,絕不流于軟媚。李攀龍云:“月光如晝,淚深于酒,情景兩到”,可謂佳評。
(1)
請賞析“
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4
分)
(2)
下闋是怎樣抒發(fā)愁情的?
結(jié)合詩句加以分析。(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4
.(1)
運用比喻的修辭,將月光比作白絲帶,寫出了月光的明朗可鑒,反襯出相思之苦,營造濃濃的相思意境;“
”
強調(diào)時間,“
人千里”
強調(diào)空間,從時空的角度抒寫相思之情,境界更為開闊。(4
分,每點2
分。從結(jié)構(gòu)角度,賞析此旬承接上旬夜色的描寫、為下闋抒寫孤眠愁思做鋪墊也可)
(2)①
直抒胸臆。“
愁腸已斷”
諳盡孤眠滋味“
無計相回避”
,直接抒發(fā)愁情的沉重;②
細節(jié)刻畫。“
枕頭欹”
寫出抒情主人公倚枕的愁態(tài),“
眉問心上”
從內(nèi)心感受和外在表現(xiàn)強調(diào)思念之情對人折磨之深。(4
分,每點2
分。從借景抒情、夸張手法的角度分析也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17772.html
相關(guān)閱讀:(宋)謝枋得《武夷山中》閱讀答案
《六幺令 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閱讀答案
《河傳?秋雨》閱讀
秦觀《臨江仙 千里瀟湘?藍浦》閱讀答案
《山花子?春恨》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