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
【注】①
這首詩是作者于公元850
(宣宗大中四)將離長安到湖州(即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任刺史時所作。
(1
)詩的前兩句是怎樣體現(xiàn)“
閑”
的?結(jié)合前兩句試作分析。(5
分)
(2
)杜牧不但長于文學(xué),而且具有政治、軍事才能,渴望為國家作出貢獻。有學(xué)者稱此詩是一首“
言在此而意在彼”
、“
言已盡而意有余”
的名篇。結(jié)合全詩,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情感。(6
分)
(3
)請你把詩歌內(nèi)容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7.
(1
)詩的起句稱其時為“
清時”
,而且進一步指出,既然如此,沒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點明“
閑”
與“
靜”
就是上句所指之“
味”
。而以愛孤云之閑見自己之閑,愛和尚之靜見自己之靜,這就把閑靜之味這樣一種抽象的感情形象地顯示了出來。
(2
)詩人登高縱目,西望昭陵,就不能不想起當(dāng)前國家衰敗的局勢,自己閑靜的處境來,而深感生不逢時之可悲可嘆了。詩句雖然只是以登樂游原起興,說到望昭陵,戛然而止,不再多寫一字,但其對祖國的熱愛,對盛世的追懷,對自己無所施展的悲憤,無不包括在內(nèi)。這首詩采用了“
托事于物”
的興體寫法,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之情。
(3
)太平時有閑情逸興,是無能之人;喜歡孤云悠閑,也喜歡和尚清靜。我想手擎旌麾,遠去江海的吳興;再登上樂游原,遙望太宗的昭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18608.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古詩定向訓(xùn)練:把握住古詩豐富、復(fù)雜、變化的情感
《建業(yè)(誰遣凄涼滿眼中)》閱讀答案
《三日尋李九莊 常建》閱讀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閱讀答案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