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論積貯疏》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論積貯疏
  
  賈誼
  
 、俟茏釉唬骸皞}廩實而知禮節(jié)!泵癫蛔愣芍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
  
 、诮癖潮径吥痴呱醣,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
  
  ③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④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梢詾楦话蔡煜,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9.下列加點字的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至?至悉也 悉:熟悉
  
  B.世之有饑穰 饑穰:荒和豐,此處偏義詞,指荒
  
  C.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蹶:盡,用盡
  
  D.國胡以相恤 恤:救濟
  
  10.下列劃線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民不足而可治者 吾嘗?而望矣
  
  B.失時不雨,民且狼顧 若屬皆且為所虜
  
  C.禹、湯被之矣 填然鼓之
  
  D.何為而不成 為擊破沛公軍
  
  11.下列屬于從反面論述統(tǒng)治者要“重視積貯”的一組是
  
  ①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谏呱跎,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垡怨t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
  
  ④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⑤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⑥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④
  
  12.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奏疏,是賈誼針對西漢初在經濟上所面臨的嚴重危機,提出“要重視積貯”的重要論文。
  
  B.文章第二段,通過古今對比及相關理論和形勢的分析,從正反兩面對中心論點進行了有力的論證。
  
  C.第三段,就應付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兩個方面,從國家存亡的高度闡明不積貯的危害,從正面論證了積貯的重要。
  
  D.第四段,闡明重視農業(yè)生產,是加強積貯的根本措施;從而有力地支撐了本文“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的中心論點。
  
  13.翻譯文中畫線的語句(8分)
  
 。1)殘賊公行,莫之或止。(2分)
  
 。2)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3分)
  
 。3)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致?(3分)
  
  答案:
  
  9.A(解析:A.悉:周全完備)
  
  10.B(A連詞,表轉折;連詞,表修飾。B副詞,將要。C代詞;助詞,湊足音節(jié),不譯D動詞,做;介詞,替。)
  
  11.C(①是在前面充分闡述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歸納出“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的中心論點。③闡明積貯之利是關系國家富強的根本大計,是正面闡釋。④首先引用管子之言,提出古之治天下是“重積貯”的,是正面闡釋。)
  
  12.A(解析:B.文章第二段沒有“古今對比”和理論分析;C.從反面論證了積貯的重要。D.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
  
  13.(1)這兩種災害(或譯作:“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和“淫侈之俗,日日以長”兩種禍患,也算正確)公然盛行,沒有人去制止它。(“殘賊”1分,賓語前置的句式翻譯出來1分)
  
 。2)哪有治理國家已經危險到如此地步了,可是皇上還不驚恐的呢?(“為”“阽!备1分,反問句式1分)
  
  (3)(有了雄厚的物質儲備)使敵人(或:敵對的人)降服,使遠方的人歸附,招誰誰會不來呢?(懷、附使動用法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管子說:“糧倉充實了,老百姓就懂得禮節(jié)了。”老百姓生活不富足而能使國家安定,從古代到現(xiàn)在,還沒聽說過這樣的事。古代的人說過:“只要一個男子不耕種,就會有人挨餓;只要一個婦女不紡織,就會有人受凍!鄙a東西有時間的限制,而消費它卻沒有限度,那么社會上的財富一定會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對于重視積貯、足民致治的道理,對于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了解得十分細致,考慮得十分周備,所以他們的糧食貯備能夠拿來作為依靠。
  
  現(xiàn)在許多人背棄農業(yè)去從事工商,吃飯的人很多,這是天下的大災,淫靡奢侈的風氣一天天地增長,這又是天下的大害。這兩種災害公然盛行,沒有人去制止它;國家命運將要覆滅,沒有人去拯救它。生產的人很少,浪費的人卻很多,天下的財富怎么能不用光呢?自從成立漢朝以來,將近四十了,公私兩方面的積蓄還少得使人痛心。誤了時令不下雨,老百姓就會產生疑慮;成不好交不了稅,朝廷賣官爵來增加收入、百姓賣兒郎來度過日子。這些事情已經傳到皇上您的耳朵里了,哪有治理國家已經危險到如此地步了,可是皇上還不驚恐的呢?
  
  成有好壞,這是自然界常有的,禹、湯那樣的治世代就曾遭受過。如果不幸再有方圓二三千里土地發(fā)生旱災,國家用什么去救濟呢?如果邊境突然告急,幾千幾萬的部隊,國家用什么去發(fā)放糧餉給他們呢?戰(zhàn)亂、旱災交加,社會財富非常缺乏,膽壯力大的人會聚集起來橫行搶掠,老體弱的交換孩子啃他們的骨頭。政治沒上軌道,離朝廷遠的地方懷有二心的人會合并起來爭相鬧事;噬夏@才驚慌起來圖謀對付他們,怎么還來得及呢?
  
  積貯糧食,是關系到國家安危存亡的命脈所在。如果糧食充足財力有余,做什么事情會不成功呢?用它來攻城,就能打得下;用它來防守,就能守得牢;用它來作戰(zhàn),就能夠取勝。使敵人降服,使遠方的人歸附,招誰誰會不來呢?現(xiàn)在驅使百姓回到農業(yè)上去,都安心從事農業(yè)生產,使全國老百姓各人依靠自己的勞力養(yǎng)活自己,工商業(yè)者和無業(yè)游民也都回去走向田間,那么積蓄充足,人們也就樂意在那里定居下來了。本來可以用來致富使天下安定,現(xiàn)在卻竟然形成使人心驚膽戰(zhàn)的情景,我內心替皇上痛惜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25751.html

相關閱讀:《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閱讀答案
《宋史?張根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王禹?《待漏院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史記《高祖本紀》閱讀練習及答案
《活板》片段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