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夜聞杜鵑
陸游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fēng)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⑴
這首詞的重點是寫
“
夜聞杜鵑
”
,請分別概括上下兩片所寫的內(nèi)容。(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詞中
“
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
兩句,采用了怎樣的藝術(shù)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推崇它是一篇
“
借物寓言
”
的佳作,說說這首詞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9.
(
1
)上片以
“
茅檐
”
、
“
蓬窗
”
等交待夜聞鵑鳴的環(huán)境,(
1
分)
著重于氣氛的渲染;(
1
分)
下片主要寫啼聲觸發(fā)作者羈旅愁思,表現(xiàn)其內(nèi)心的痛楚。(
1
分)
(
2
)反襯。(
1
分)暮春之時,夜闌人靜,村中黃鶯、巢里燕子都不飛鳴,只有杜鵑常
在月夜悲鳴,(
1
分)以無聲襯有聲,從而更突出了杜鵑啼鳴的悲涼和因之勾起的
作者的愁緒。(
1
分)
(
3
)杜鵑啼鳴悲涼勾起的作者的思念鄉(xiāng)土之情;(
1
分)寫作者夢被啼聲驚醒,表現(xiàn)詩
人形單影只的孤寂;(
1
分)也寫出作者壯志未酬、抱負未展的抑郁感傷。(
1
分)
總之,整首詞由聞鵑感興,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曲折婉轉(zhuǎn)地傳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
悶。(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50216.html
相關(guān)閱讀:《詠籠鶯》閱讀答案附賞析
《除夜作》《邯鄲冬至夜思家》比較閱讀及答案
(南齊) 謝?《游東田》閱讀答案
《聽曉角》閱讀答案
《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