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
一拋蘭棹逐燕鴻,曾向江湖識謝公②
。
每到朱門還悵望,故山多在畫屏中。
【注】①
古時稱朝廷征召而未赴的士人為“
征君”
。②
燕鴻:比喻功名地位。謝公:謝靈運。
(1)
俞陛云說,這首酬贈詩,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鄭征君的“
微諷”
之意。請結(jié)合詩意,簡要說明“
微諷”
之意是什么。(4
分)
答:
(2)
請結(jié)合詩句,說明本詩中對比手法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4
分)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3.
(1
)勸導鄭征君要堅守本心,不要為名韁利索所羈絆。(2
分)鄭征君原本是寄情山水、棄絕仕進的人(“
曾向江湖識謝公”
);如果追逐功名,終會感到悵惘而思故山,如此則進退失據(jù),還不如堅守本心(“
每到朱門還悵望,故山多在畫屏中”
)。(2
分)
(2
)本詩運用了兩組對比:①“
江湖”“
蘭棹”
與“
燕鴻”
,“
拋”
與“
逐”
,形成放浪江湖與追求功名地位的對比。通過對比,暗示
分)②
象征隱逸的“
故山”
與象征富貴的“
朱門”
的對比。通過這個對比,委婉提醒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79578.html
相關(guān)閱讀:《南歌子 賀鑄》閱讀答案
吳濤《絕句 游子春衫已試單》閱讀答案
《泊船瓜洲》閱讀答案
《惠山寺與施子羽話別》閱讀答案
吳錫疇《春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