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惠①
太液①
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 暈潮蓮臉君王側(cè)。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 曉輾關(guān)山月。問?娥③
、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注:①
王清惠,宮中昭儀(女官)。南宋滅亡后,作俘北上。途徑北宋時的都城汴梁夷山驛站,遂在驛站墻壁上題寫本詞。②
太液,原皇宮太液池。③
?娥,即嫦娥。
(1)
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lǐng)起的?哪個詞語可看作“
舊時顏色”
的具體描繪?(3
分)
曾記得(1
分),忽一聲。(1
分)暈潮蓮臉(1
分)。
(2) “
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句,除了化用《長恨歌》“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之外,還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舉例分析。(3
分)
①
借代,以“
鼙鼓”
代指元軍(1
分);②
夸張,以“
忽一聲”
便招致“
繁華歇”
的可悲結(jié)局,凸顯南宋滅亡的迅速。③
夸張,“
揭天”
似乎是把天這個蓋子都要掀開了,渲染元軍的浩大聲勢,(1
分)④
雙關(guān),“
繁華歇”
表面上是指太液池中的荷花凋謝,實際上指繁華生活、逸樂時代的結(jié)束。(1
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需有分析,只答出修辭手法,不作分析不給分。
(3) “
問?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
句的思想情感與上文相比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請聯(lián) 系全詞簡要分析。(4
分)
由(上片的)今昔巨變的悲慨與無奈,(1
分)(下片前半部分)國破家亡的憤懣與控訴,階下囚的悲愴與無助,(1
分)轉(zhuǎn)而想到追隨月里嫦娥,去過同圓缺、共患難的生活(1
分),以出世而去過清靜寂寞的生活,作為對命運的最后抗爭。(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96026.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語文江西卷古詩閱讀《江城子 秦觀》答案及解析
《詔追赴都回寄零陵親故》閱讀
高考古詩詞鑒賞11類題型答題技巧例說
《鷓鴣天 辛棄疾》閱讀答案
《歸朝歡 (宋)柳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