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一、在括號內(nèi)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通假字。
1.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2. 失其所與,不知( )
3. 無能為也已( )
4. 秦伯說( )
二、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義。
1.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今義:請客的主人或比賽、會議的承辦者
古義:
2. 行李之往來
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 古義:
3. 共其乏困 今義:疲勞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義:妻子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
1. 鄙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
2. 焉
焉用亡鄭以陪鄰( )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并解釋。
1. 晉軍函陵,秦軍?南( )
2. 越國以鄙遠( )
3. 既東封鄭( )
4. 與鄭人盟( )
5. 既東封鄭( )
6. 越國以鄙遠(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1. 夫晉,何厭之有?( )
2.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
3. 晉軍函陵,秦軍?南。( )
4. 是寡人之過也。( )
參考答案
一、1. “共”通“供”;2. “知”通“智”;3. “已”同“矣”;4. “說”通“悅”。
二、1. 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2. 出使的人;3. 缺少(的東西);4. 那人,本文指秦穆公。
三、1. 邊邑,這里用作動詞,以……為邊邑/邊遠的地方/目光短淺/自謙之辭;2. 疑問代詞,何/兼詞,在那里/疑問代詞,哪里。
四、1. 軍,名詞用作動詞,駐軍;2.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邊邑;3. 封,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4. 盟,名詞用作動詞,結(jié)盟;5. 東,名詞做狀語,在東邊;6. 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邊遠的地方。
五、1. 賓語前置句 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
2. 狀語后置句 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依附于晉的同時又依附于楚。
3. 省略介詞“于” 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水的南面。
4. 判斷句 這是我的過錯。
參考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于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為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jīng)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怎么會滿足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于是秦國就撤軍了。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24585.html
相關(guān)閱讀:《病后登快哉亭》閱讀答案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閱讀賞析
《送琴師毛敏仲北行》閱讀答案
《[雙調(diào)]水仙子?客鄉(xiāng)秋夜》閱讀答案
簡要說說“閑敲棋子”這一動作細節(ji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