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分技巧:各層次考生如何做套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復習方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各層次學生如何做套題

  到這時候談學習方法已經(jīng)沒有太大意義,搏眾一貫的風格是在學生現(xiàn)有水平的前提下,挖掘自己的做題能力以及用思維方式做題。我們將時間定在28天,即是4周來訓練自己,看看究竟掌握了思維技巧后,到底能提高多少。希望同學們抓好最后的時間,再有一次飛躍,到高考的時候考出好成績。另外借助本文回答大多數(shù)學生現(xiàn)階段遇到的一些共同問題。

  首先是目標定位,擺正心態(tài)

  這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合理的定位自己,是無法形成科學的規(guī)劃的。給自己定個自己認為最高能達到什么程度的水平是更為合理的,經(jīng)過高三之前的復習備考,大家應該知道自己目前的階段,給自己合理定下目標,擺正心態(tài),才能在最后的時間內(nèi)進一步穩(wěn)中有升,比如說300~450分左右的學生這時候應當好好調(diào)理下自己的思路,老老實實的埋頭課本及簡單題型練習,力爭上到三本。450~500之間的學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品暫時將目標放在二本,500以上的可憑藉實力再爭上游。當然這里是量化了的數(shù)據(jù),其實就是按照自己最接近的程度去努力,越是時間緊迫,在心態(tài)和復習備考行為上越是不能著急,一定按照穩(wěn)中提升的方法去利用時間。

  其次為課本回歸,知識梳理

  回歸課本是一定要反復做的事,其重要性就不說了,主要目的是用于查缺補漏。很多尖子生和中上水平的學生分數(shù)都丟在非常簡單的基礎部分上,是十分可惜的,大多是以為課本都看出花來了,每次翻過就算,反正都會,結(jié)果考試的時候丟在細節(jié)里面。

  這里不得不提到一類學生,起伏較大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歸結(jié)于馬虎,也不要歸結(jié)與“狀態(tài)好與不好”,高考你有把握“好狀態(tài)”嗎?找出原因,力爭每次都發(fā)揮出最大水平。

  再次經(jīng)總結(jié)歸納,套題演練

  套題不是整張卷子,而是拿一類題去演練。有其是中等生和成績較為不理想的學生,比如做(中英)閱讀理解,每次連續(xù)做20~30篇,我想題庫不是問題,數(shù)學解答題如函數(shù)部分的、立體幾何的,按照類型每次做10道以上。為什么這么做呢比如做閱讀(中英),做一篇兩篇,甚至5篇10篇,頭腦都比較清醒的,到接近20篇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暈菜的時候,再做題,就能達到出考試時你不行的情況下做題效果了。

  做套題的根本意義不在于題海,無論難還是容易,都不要認為,我全會做,就完了,你要在做完的時候好好看看,剛才是怎么做下來的,思路是什么,利用的知識點是啥?沒有總結(jié)歸納做題沒有任何意義,做套題的目的就是便于總結(jié)歸納,有其是思路的歸納。

  最后再強化思維,挖掘潛能

  其中重點是強化思維,挖掘潛能這塊,是目前階段能夠確保提升的法寶。因為知識體系基本已經(jīng)成型,但是大家做題存在的問題是大部分知道知識點,卻做不出來,是因為題目講究的是思維體系,就是你是怎么想的。大家平時大量做題,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我們需要大量做題?能把題做出來是依靠什么:是前面不會做了后面老師講解明白了,然后做其他題就會了?還是只有一個大概做著做著就突然做出來了?如果是只有一個大概做著做著就做出來的,一定要好好看看這題,把解題步驟弄下來,這是提升的開始。

  上面提到的內(nèi)容是飛躍的前提,下面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指導,并將現(xiàn)階段各層次學生的主要問題做個分析解答。

  之所以定在28天,是建議大家每一天抽出一點時間來專門針對單個學科來做套題,以4~5天為一個學科點,利用周末做總結(jié),第四周做個大的總結(jié)。

[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xuexi/168516.html

相關閱讀:2014高考考綱(新課標)備考策略: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