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衛(wèi)視父子親情秀《爸爸去哪兒》的到來,幾乎引發(fā)了全民熱烈追看和討論的風潮,這個節(jié)目讓網絡上關于親情和爸爸的話題不斷發(fā)酵,被關注和討論,同樣也是因為這個節(jié)目,讓很多爸爸媽媽們重新思考:“做了很久爸爸了,好像今天才懂得,孩子是這么需要我,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孩子感覺到什么?”同樣,這幾位爸爸和孩子單獨相處時遭遇的困境,以及他們的教育方式也在家長中引發(fā)熱議和討論,今天,我也希望在這里聊聊爸爸對孩子為什么重要,爸爸對孩子意味什么?我們每對父母都認為自己愛孩子,也在努力用自己所認為愛的方式對待孩子,可是孩子們又真正感受到愛了嗎?
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yǎng)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也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從做父親的那一天起,這就是一個終身職業(yè),一個好爸爸,會學習怎樣教育孩子,學習怎樣愛孩子,用濃濃的父愛,為孩子撐起澄澈的藍天,讓孩子擁有燦爛的人生。這里非常明確的告訴我們,父愛是何等重要,父親對于孩子又是何等重要,但是同時,也對爸爸提出要求,首先做爸爸需要學習怎樣教育孩子,學習怎樣愛孩子,而且這是一項終身學習的職業(yè),在西方,為人父母是需要“上崗證”的,也就是每對夫妻在計劃做父母之前,需要進行相應的學習。需要做父母,我們需要進行哪些學習。只有父母自身得到完善,才有可能為孩子的成長奠定正面基礎。所以,做好爸爸,需要先學習!
由于社會角色和家庭分工不同,我們經?吹桨职止ぷ鞣泵Γ疹櫤⒆拥目偸菋寢;由于爸爸們應酬太多,陪孩子玩耍的也大多是媽媽;又也許爸爸們總在加班,孩子一天都跟爸爸碰不著面,而很多爸爸也會自我安慰的認為自己辛勤工作是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爸爸口袋里的鈔票,除了物質之外,孩子還需要父親給予的時間,就是陪伴,我們成年人總是習慣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解讀情況,也會很自然的將自己的解讀同樣適用在孩子身上,可是殊不知,孩子們對于爸爸的忙碌又是怎樣理解呢?
在爸爸去哪兒中,曾經有一幕,問孩子們對希望爸爸做什么?可愛單純地KIMI竟然說出希望爸爸多陪陪媽媽,這說明孩子眼中看到了媽媽的孤獨,也對家庭有更強烈的渴望,同樣的,看似懂事有責任感的石頭,對爸爸的愛理解有些出人意料,“爸爸不理我就是不愛我唄!”這說明在孩子眼中對父愛的理解是斷斷續(xù)續(xù)的,是有條件的。
記得,我曾經在幼兒園和孩子們進行了一些對話,非常說明孩子們眼中的爸爸,父親對孩子究竟有多少影響力?以下分享一段我和孩子們之間的對話!
以下是我給孩子們講完繪本故事“爸爸和我‘之后的一段討論。
我今天給大家?guī)淼墓适率?rdquo;爸爸和我“,一本非常棒的海豚花園繪本,和孩子們之間的對話就來源于這本故事,我們的對話這樣開始:(由于寶貝數(shù)量多,我用數(shù)字表示)
我:小朋友們,你們愛爸爸嗎?
寶貝1:不愛,因為他總打我,總是和我生氣。這時,一位小朋友發(fā)言:“你爸爸總打你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真不愛你,另一種他是后爸。聽到這里,孩子們發(fā)起了熱烈的討論。
寶貝2:愛,因為我爸爸不打我。
寶貝3:我不愛爸爸,因為他總是自己一個人躺在那不理我。
寶貝4:我愛爸爸,因為他每天接送我上幼兒園。
寶貝5:我超愛我爸爸,因為每次媽媽罵我的時候,爸爸總在旁邊護著我,并對媽媽說:“別嚇著孩子,別嚇著孩子!”
寶貝6:我的爸爸媽媽不打我,我愛他們。
我:小朋友,你們認為什么爸爸做什么是愛你,做什么是不愛你?
寶貝1:爸爸陪我玩就是愛我,不陪我玩就是不愛我。
寶貝2:爸爸打我就是不愛我,不打我就是愛我。
寶貝3:爸爸不陪我散步就是不愛我,不陪我爬月亮就是不愛我。
寶貝4:爸爸不理我就是不愛我。
我:寶貝們,如果爸爸愿意陪著你們一塊玩,你們最希望爸爸做什么?
寶貝1:我想和爸爸一起去買玩具。
寶貝2:想和爸爸一起去游樂場
寶貝3:想和爸爸一起去散步,一起去爬月亮。(散步和爬月亮是爸爸和我繪本中的情節(jié),孩子非常羨慕)
寶貝4:想和爸爸一起去游樂場場玩。
寶貝5:我不想要現(xiàn)在的爸爸,我想要現(xiàn)在的媽媽,再要一個后爸(很顯然寶貝并不明白后爸的意思),旁邊的姐姐告訴她后爸更壞,我們的寶貝立刻改正,那我就要更后的爸爸,或者一個前爸!但就是不 要現(xiàn)在這個爸爸。
從這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眼中對父愛的解讀令我們驚訝,孩子們無法換位思考,思維方式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無法站在成年人的立場去考慮很周到。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對孩子智能的促進作用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智能發(fā)展的高低與和父親接觸的密切程度息息相關。心理學家麥克·閔尼指出:一天中,與父親接觸不少于2小時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內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智商更高。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女孩子從小和父親建立好的親子關系,將來也會容易建立更好的異性關系,一個智慧型的父親,能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孩子的一生。
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即使是尚處于朦朧狀態(tài)的嬰兒,他也會因為缺乏父愛而出現(xiàn)焦躁不安、食欲減退、抑郁易怒等“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典型癥狀。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越小,罹患綜合征的危險更大。雙親均在、但缺乏父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患“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可能更大。少時患綜合征的孩子,中學輟學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長大后成為單身母親的可能性高出3倍。在沒有爸爸的家庭中,孩子情緒變化較激烈,長大后較沖動,有較多的過失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缺乏自我控制,有較偏激的人格。
孩子重要的游戲伙伴
隨著寶寶一點點長大,他的獨立性和生活處理能力逐步加強,已不再滿足于母親所在的交往方式和生活圈子。這時,父親就會成為孩子重要的游戲伙伴,孩子會從中學到許多不同于母親的交往方式。如父親會更多地通過游戲和孩子交往,而一旦游戲結束,父親能很快轉移情緒,這讓孩子覺得十分新鮮,也有利于孩子體會應該在什么時候克制自己過多的情感要求。所以,那些過分忙于工作的父親,那些認為“照料孩子與父親無關”的父親,那些抱怨沒時間教孩子的父親,請多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做游戲!讓孩子感受到你關心在乎他。
父親帶給孩子成就感
心理學研究證實,爸爸對孩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孩子成就感的形成過程中,爸爸對孩子的影響大得多。有人比較了社會上有成就和無成就的人,發(fā)現(xiàn)人的成就大小與父子關系有密切關系。有成就者一般與爸爸的關系親密而且更自信;成就較低者與爸爸的關系較疏遠。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社會能力也與父子關系有關:父子關系冷淡,則孩子在數(shù)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成績較低,在人際關系中有不安全感,自尊心較低,常表現(xiàn)為焦慮不安,不容易和他人友好相處。
傳統(tǒng)觀念認為,媽媽是孩子的主要養(yǎng)育者,事實上,父親和孩子之間建立的良好關系,其作用比人們的想像大得多,男孩和女孩可以從爸爸身上學到不同的東西。
爸爸是男孩模仿的對象
我們常說:“這孩子跟他爸爸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舉手投足都一模一樣。”爸爸往往是力量、權威、智慧的化身,爸爸的行為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男孩,他能從爸爸的身上學到男性的一些行為特征。這里我們就應該可以理解,現(xiàn)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男孩子沒有陽剛之氣,原因在于他們和爸爸相處的時間短,和媽媽相處時間長,所以會變地柔性居多。所以如果生活中缺少爸爸的關心,男孩也會女孩化,膽小、懦弱,沒有陽剛之氣?梢姏]有爸爸,男孩的男性行為特征就弱化了。
爸爸是女孩依賴的港灣、自信的源泉
我們常說:“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女孩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爸爸的高大偉岸會給女兒帶來安全感,是女兒的驕傲,也會成為女兒將來擇偶的參照標準。但如果爸爸們總沒時間陪女兒、和女兒交流、及時了解女兒的內心,恐怕這小棉襖就沒法貼心了。尤其是女兒到了青春期,有些束手無策的爸爸就從女兒的生活中撤了出來,把女兒完全交給媽媽,這對女兒的成長極其不利。
123下一頁閱讀全文
很多爸爸們都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努力賺錢,為家里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這就是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很多爸爸都會對媽媽說這樣的話:“你要好好教育我們的寶寶,我負責給你們掙錢。”給予了足夠的物質條件,就是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嗎?當然不是,物質并不是聯(lián)系親子關系的有效紐帶,父母送給孩子最棒的禮物就是幸福的家庭,爸爸更好地愛媽媽,媽媽更好地愛爸爸。
多和孩子互動 孩子最需要父母給予時間
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如開始學走路了、會跑會跳了的時候,爸爸要盡量多跟寶寶做些互動,一般來說,這是父親的強項,不妨多和孩子進行跑、跳、爬、攀等活動性游戲以及智能游戲。如果父親能多參與孩子猜謎語、講故事、走迷宮、搭積木等啟智性活動,那么孩子的收獲就更多。還有競爭性活動也不錯,如賽跑、捉迷藏等,孩子可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重視和孩子相處的“質”
爸爸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但要有“量”(時間、機會),更要注重“質”(能促進父子間更深層次的感情,積累快樂的回憶)。父親應該刻意安排一些時間,精心設計如何與孩子一起度過,讓父子間情感和愛充盈起來。
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
父親與孩子的關系不應該只是父親的帶領,而是兩個人互相扶持。有的父親形象總是高高在上,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父親是互相依賴互相合作的關系。父親應該學著放下身段,站在和孩子平視的角度,把孩子當自己的朋友來相處,如此才能看見孩子內心的想法,與孩子也會有更真誠的關系,更利于建立牢固而親密的親子情感。
古語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可見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實在是不稱職。作為父親,孩子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我們是否都親身經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否分享了他的喜怒哀樂?當孩子問“十萬個為什么”的時候,你是否足夠耐心地和他討論了?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是否都及時出現(xiàn)了?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親,請盡快回歸,爸爸就是孩子的大樹!
123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191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