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考,學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著老師跑沒用。因為每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不同,復習進度也不同;瘜W網初中頻道為大家提供了化學一模備考試卷練習,希望能夠切實的幫助到大家。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干冰升華C.蠟燭燃燒D.菠蘿榨汁
2.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3.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的是
A.木炭 B.鎂條 C.紅磷 D.鐵絲
4.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jié){
5.下列氣體中,有毒的是
A.N2 B.O2 C.CO D.CO2
6.礦泉水商標中的鈣、鎂、鉀、鈉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
7.碳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
A.質子數不同 B.電子數不同 C.中子數不同 D.最外層電子數不同
8.醫(yī)生建議患甲狀腺腫大的病人多吃海帶等海產品,這是因為海帶中含有較豐富的
A.氟元素B.碘元素C.鋅元素D.鈣元素
9.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分子的是
A.H2 B.2H C.2H + D.2H2
10.化肥硫酸銨[(NH4)2SO4]屬于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復合肥
1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為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椅子B.純棉帽子C.青花瓷瓶D. 黃金飾品
12.下列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 B. 大米 C.大豆 D. 菠菜
13.下列活動中,通過化學反應提供能量的是
A.發(fā)射航天飛機B.水車汲水灌溉C.太陽能供熱D.風力發(fā)電
14.下列物質放入水中,不會有明顯熱量變化的是
A.硝酸銨 B.碳酸鈣 C.生石灰 D.氫氧化鈉
15.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質量不變的是
A.石灰水 B.氯化鈉 C.濃鹽酸 D.濃硫酸
16.下圖所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B.稱量固體C.蒸發(fā)食鹽水D.加熱液體
17.某同學測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質的pH,其中顯堿性的 是
A. 潔廁靈B. 檸檬汁C. 飲用水D. 肥皂水
pH12~3710
18.雄偉壯觀的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表面安裝了近2萬塊鈦(Ti)金屬板。已知一種Ti原子的原子核內有22個質子和26個中子,該鈦原子核外的電子數為
A.4 B.22 C.26 D.48
19.下列關于水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自來水是混合物 B.在軟水里用肥皂洗衣服會出現(xiàn)泡沫少、浮渣多的現(xiàn)象
C.工業(yè)廢水處理后排放 D.凈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
20.下列各種物質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
A.氧氣用于氣焊 B. 鹽酸用于除鐵銹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小蘇打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21.下列各組氣體中,不能用燃著的木條區(qū)分的是
A.氧氣和空氣 B.二氧化碳和氮氣
C.甲烷和空氣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2.某同學在研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把一條粗金屬絲繞成線圈罩在一支
蠟燭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滅了。關于這一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金屬絲有良好的導熱性
B.金屬線圈內的氣體溫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D.若預先將金屬絲加熱,蠟燭就不會很快熄滅
23. 下列關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中(圖中藥品為紅磷和水),不正確的是
A. 氮氣不與紅磷反應且難溶于水,是設計該實驗的依據之一
B. 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C. 圖I中進入集氣瓶的水約占燒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 圖II所示裝置也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24.向一定量的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如下反應:
FeCl3+3NaOH Fe(OH)3+3NaCl。x軸表示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下列選項中y軸表示的含義與所給圖像變化趨勢一致是
A.混合液中H2O的質量 B.混合液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
C.混合液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 D.混合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
25.圖為A物質的溶解度曲線。M、N兩點分別表示A物質的兩種溶液。
下列做法中,不能實現(xiàn)M、N間的相互轉化的是
A.從NM:先向N中加入適量固體A再降溫
B.從NM:先將N降溫再加入適量固體A
C.從MN:先將M降溫過濾后再將其升溫
D.從MN:先將M升溫再將其蒸發(fā)掉部分水
二、填空題(共5個小題,共30分。)
26.(5分)鈉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鈉元素的信息如右圖所示,
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
(2)氫氧化鈉可用于制殺蟲劑,氫氧化鈉的俗名是_____(寫一種)。
(3)次氯酸鈉(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
(4)碳酸氫鈉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5)氨基鈉(NaNH2)是合成維生素A的原料。工業(yè)上生產氨基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Na + 2NH3 2NaNH2 + H2,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__反應。
27.(5分)能源、環(huán)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①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 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fā)現(xiàn)NH3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 NH 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 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 + 3O2 點燃 6H2O + 。
28.(6分)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右圖實驗中,當試管1中氣體的體積為6mL時,試管2中氣體
體積約為 mL,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水常用來配制各種溶液,硝酸鉀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
(3)農業(yè)生產常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 ~ 20%的NaCl溶液來選種,F(xiàn)將300 g 25%的NaCl溶液稀釋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質量為________g。
(4)根據下表回答問題。
溫度/℃
溶解度
/gNaCl35.736.036.6 37.338.4 39.8
NH4Cl29.437.245.855.265.677.3
① 60 ℃時,向兩個分別盛有50 g NaCl和NH4Cl的燒杯中,各加入100 g的水,充分溶解后,為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液。
② 將上述實驗后的兩個燒杯均降溫至4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兩個燒杯中的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B.兩個燒杯中溶液的質量都可能不變
C.兩個燒杯中溶液的質量減小的一樣多
D.兩個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都一定減小
29.(7分)金屬材料在我國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鋼鐵艦身的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
(2)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煉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回收利用是保護金屬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某工業(yè)廢料含氧化銅和氧化鐵,經過處理后
可得到銅和 硫酸亞鐵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uO + H2SO4 CuSO4 + H2O
Fe + Fe2(SO4) 3 3FeSO4
① 過程Ⅰ中氧化鐵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過程Ⅱ充分反應后,還應有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
③ 過程Ⅲ加入適量A,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④ A~F中含鐵元素的有 (填序號)。
30.(7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七種物質都是由氫、碳、氧、鈉、氯、鈣等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
(1)A、B、C都是氧化物。A與B反應的產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B與C化合后的產物D微溶于水,則A的化學式是 ,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E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E在氧氣中燃燒可生成A和B,則E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3)F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F(xiàn)與G反應的生成物中也有
A和B, 則F與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D可中和某些工廠污水中含有的G,D與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D與F固體混合物溶于水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寫出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所有可能組成
(填化學式)。
三、實驗題(共3個小題,共19分。)
31.(6分)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
A B C D E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裝置中標a的儀器名稱是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 取氧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所選用的制取裝置是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
(3)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該裝置還可用于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2.(6分)圖中容器D是一種特制的瓷筒,它的壁只可以通過氫氣分子。實驗開始時,D和E中都充滿空氣。
(1)A中盛有滴加石蕊溶液的水,通過B管向持續(xù)通入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可以觀察到的 現(xiàn)象是 。
(2)A中盛有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混合溶液,通過C管向A中通入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A瓶液體渾濁的原因可能是____。再用注射器向A中加入過量的鹽酸,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反應后A中液體的溶質為 。
33.(7分)嫩肉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NaHCO3),可破壞肉質纖維結構、促進肉類吸收水分,從而使肉質松軟,達到鮮嫩爽滑的目的。小明發(fā)現(xiàn)將拌了嫩肉粉的肉類放到鍋中加入食醋調味燒煮時產生了大量氣體,她對此頗感興趣,決定對其進行探究。
I. 小明對氣體的成分進行了猜測:氣體中除了醋酸氣體和水蒸氣之外,還可能含有氣體A,A是 。
II. 小明對氣體A的來源做了兩種猜測:
猜測1:
猜測2:氣體A可能是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生的。
針對以上猜測,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1
實驗2取碳酸氫鈉樣品少許加入試管中,加熱使之充分反應,并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試管口出現(xiàn)小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猜想①②都正確。
III.實驗2中,小明發(fā)現(xiàn)充分反應后,試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粉末,他猜測可能是氫氧化鈉或碳酸鈉,請用物理、化學方法各一種進行鑒別。
(1)物理方法: 。
(2)化學方法: 。
四、計算題(共2個小題,共6分。)
34.(3分)氫氣是最清潔的燃料,計算200 g氫氣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質量。
35.(3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含有Na2SO4雜質的Na2CO3固體樣品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請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據,回答以下問題。
(1)過程②中產生氣體的原因是______。
(2)計算溶液A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題號
答案CADACCABDA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CABBCDBBC
題號21222324 25
答案BBCDD
二、填空題(共5個小題,共30分)
26. (5分,每空1分)
(1)22.99
(2)火堿(燒堿、苛性鈉)
(3)+1
(4)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5)置換
27. (5分 ,每空1分)
(1)天然氣
(2)① C + H2O 高溫 CO + H2
② CO與H 2的分子個數比為1∶1
(3)① 14∶3 ② 2N2
28. (6分,每空1分)
(1)3 2H2O 2H2+ O2
(2)KNO3
(3)200
(4)① NaCl
② AD
29. (7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 2分)
(1)H2O和O2
(2)3CO +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① Fe2O3 + 3H2SO4 Fe2(SO4) 3+ 3H2O
② 過濾
③ Fe + H2SO4 FeSO4 + H2
④ BCDF
30.(7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
(1) CO2 CaO + H2O Ca(OH)2
(2) CH4 + O2 2H2O + CO2
(3)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4)Ca(O H)2 + 2HCl CaCl2 + 2H2O
(5)NaOH、NaOH和Ca(OH)2、NaOH和Na2CO3 (2分)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19分)
31.(6分,每空1分)
(1)集氣瓶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C或AD
(3)B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H2O2 2H2O + O2
32. (6分,每空1分,(2)前兩空各2分)
(1)A中液面下降,C中液面上升
(2)Ca(OH)2 + CO2 CaCO3+ H2O 2NaOH + CO2 Na2CO3 + H2O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方程式至少寫出第一個和第三個;語言敘述合理給分)
A中液體渾濁變澄清,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A中液面下降,C中液面上升
CaCl2、NaCl、HCl
33.(7分,每空1分)
I.CO2
II. 猜測1:二氧化碳是由碳酸氫鈉與醋酸反應產生的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1取碳酸氫鈉樣品少許加入試管中(1分),滴加醋酸,并把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1分)有氣泡產 生,生成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III.
(1)取少量固體溶于水,明顯放熱的為NaOH,否則為Na2CO3。
(2)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的為Na2CO3,否則為NaOH。
四、計算題(共6分)
34.(3分)
【解】設:消耗氧氣的質量為 。
2H2 + O2 點燃 2H2O1分
4 32
200 g
1分
=1600 g1分
答:消耗氧氣的質量為1600 g。
35.(3分)
【解】
(1)①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產生CO2----------(1分)
(2)設②中加入的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106 44
x 4.4 g
x = 10.6 g (1分)
m(溶液A) = 100 g + 10.6 g 4.4 g = 106.2 g (1分)
答:溶液A的質量為106.2 g。
為大家推薦的化學一模備考試卷練習的內容,還滿意嗎?相信大家都會仔細閱讀,加油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hongkao/328308.html
相關閱讀:中考物理復習方面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