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段考試卷(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八年級物理第一學期期中學情分析
試卷
(考試時間:90分鐘,本卷滿分100分)

一、(每題2分,共30分)
1.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以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所示,當喇叭發(fā)聲時, 肥皂膜將
A.振動
B.一直向左運動
C.一直向右運動
D.靜止不動
2.下列4個句子:(1)這首歌調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請勿高聲喧嘩,其中“高”字指響度大的是
A.(1)(3)B.(2)(4)C.(1)(2) D.(3)(4)
3.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的溫度,如圖所示的幾種做法中正確的是

4.如圖,醫(y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人心臟跳動主要是為了
A.適當改變心臟跳動頻率,使音調變高
B.縮短和病人之間的距離,增大聲音的響度
C.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聲音的響度
D.可以增大心臟跳動振幅,使響度增大
5.小華在學習了“聲是什么”以后,總結出以下四點,中你認為錯誤的是
A.聲音是靠物體的振動產生B.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
C.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小于340/s D.聲具有能量
6.海豚有完善的聲納系統(tǒng),它們能在黑暗的海水中準確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開敵害,遠遠優(yōu)于現(xiàn)代的無線電定位系統(tǒng),這是它利用了自身發(fā)出的
A.次聲波 B.超聲波 C.電磁波 D.紅外線
7.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fā)減慢的是
A.將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B.將濕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將新鮮的黃瓜裝入塑料袋 D.將新收獲的玉米攤開晾曬
8.萘的熔點是80℃,則80℃的萘
A.一定是固體B. 一定是液體 C. 一定是固液并存D. 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9.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放熱的是
A. 冰雪熔化 B. 濕衣服風干
C. 酒精揮發(fā)了 D. 燒水時,壺口冒“白汽”
10.下列現(xiàn)象與物態(tài)變化相對應的是
A.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升華
B.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灑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凍室內壁的霜——汽化
11.關于次聲波、可聽聲、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次聲波最快B. 可聽聲最快 C. 超聲波最快D. 一樣快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在熔化和液態(tài)金屬凝固的過程中,溫度均保持不變
B.物體吸收熱量后,溫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況下水的沸點都是100℃
D.任何情況下冰的溫度一定低于0℃
13.某同學在兩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別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將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陽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樹蔭下,結果發(fā)現(xiàn)水跡先干.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發(fā)”的結論
B.由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的結論
C.此實驗只能研究蒸發(fā)快慢與溫度的關系
D.若把兩玻璃片都放在陽光下,則可研究蒸發(fā)快慢與液體種類的關系
14.外科醫(yī)生做手術或緊急治療運動員扭傷時,常用沸點為13.1℃的液態(tài)氯乙烷做麻醉劑,把氯乙烷噴到局部皮膚上,皮膚會在一段時間內失去疼痛感,這時由于氯乙烷在常溫下易
A.汽化吸熱 B.凝固放熱 C.熔化吸熱 D.升華吸熱
15.如圖,一束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AB
范圍內觀察到不同顏色的光,則
A.A處應是紫光
B.將照相底片放到AB范圍B處的外側,底片不會感光
C.只有AB之間有光
D.將溫度計放到AB范圍A處的外側,會看到溫度上升
二、題(每空1分,共34分)
16.春晚的小品《不差錢》,贏得了全國觀眾的喜歡,小艷在現(xiàn)場聽到“小沈陽”的聲音是由
▲ 產生的,靠 ▲ 傳播過的,“小沈陽”模仿“刀郎”的聲音很逼真,是因為他們的 ▲ 相似.
17.如圖1所示,甲溫度計的示數為 ▲ ;乙溫度計的示數是 ▲ .
溫度計是根據 ▲ 性質而制成的.分度值為 ▲ .
18.醫(yī)院常用 ▲ 線照射病房起到滅菌作用;家中的電視遙控器
是靠 ▲ 線實現(xiàn)對電視機的控制的.
19.無聲手槍是在 ▲ 減弱噪聲;若從減弱噪聲的角度說,則“掩
耳盜鈴”是在 ▲ 減弱噪聲;植樹造林可以在 ▲ 減弱噪
聲.(填寫減弱噪聲的途徑)
20.一張白紙上畫有一朵紅花,拿到暗 室用紅光照,則紙呈 ▲ 色,花呈 ▲ 色;若用藍光照,則紙呈 ▲ 色,花呈 ▲ 色.
21.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發(fā)生里氏7.1級地震.救援隊員利用各種器材展開搶險救災工作.甚至有搜救隊員將耳朵貼在地面聽到廢墟中是否有敲打磚塊的聲音,這是利用 ▲ 可以傳聲,而且傳聲效果要比在 ▲ 好.
22.冬天,用雪堆成的雪人,氣溫即使在0℃以下,時間久了雪人也會逐漸變矮;這是物態(tài)變化中的 ▲ 現(xiàn)象,這個過程中雪需要 ▲ 熱量.
23.我們聽不到蝴蝶飛行發(fā)出的聲音,但能聽到蜜蜂飛行時發(fā)出的聲音,這是因為它們翅膀振動 ▲ 不同.蝙蝠可以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這說明聲音碰到障礙物可以 ▲ .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
24.一支讀數為37.2℃的體溫計,不經甩過,先后順次測量A、B、C.D四人的體溫,若他們的真實體溫分別是35.5℃、37.5℃、38℃、37.5℃,經測量,溫度計的A、D讀數分別是A: ▲ 、D: ▲ .
25.下表列出了幾種物質的熔點(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單位是“℃”),假使要制造溫度計,用測鉛的熔化溫度,應選 ▲ 這種液體;測固態(tài)甲苯的熔化溫度,應選 ▲ 這種液體;測萘的熔化溫度,應選 ▲ 這兩種液體.

物質水銀酒精甲苯鉛奈
熔點38.8-117-9532880.5
沸點35778.51111940218
26.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fā)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膀在2s內振動了600次,頻率是 ▲ Hz,人類 ▲ 聽到該頻率的聲音(填“能”或“不能”).
27.夏天,把一大塊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圖所示,
過一段時間后,冰變成了0℃的水,這是 ▲ 現(xiàn)
象,塑料袋沒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卻出現(xiàn)一
層水珠,這是 ▲ 現(xiàn)象(以上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
化名稱);對比前后兩圖片,你認為冰和水有什么不同? ▲ .用手去觸摸0℃的水和 0℃的冰時,哪個感覺更冷些?小紅立刻回答:一樣冷.因為兩者的溫度相同.你認為小紅的回答正確嗎?說出你的理由: ▲ .
三、綜合探究題(共36分)
28.(4分)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
炎熱的夏季,家中的蠟燭、柏油路上的瀝青會變軟.而冰塊熔化時,沒有逐漸變軟的過程.由此推測,不同物質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可能不同,我們選用碎冰和碎蠟研究物質的熔化過程.為讓碎冰和碎蠟均勻和緩慢地熔化,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把碎蠟放到盛有熱水的燒杯中分別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圖甲是 ▲ (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圖乙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蠟某時刻的溫度,它的示數是 ▲ ℃.
(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拿出,冰和蠟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冰和蠟又繼續(xù)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 ▲ .
(3)如果讓你自己實驗探究冰和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你在實驗中會想到注意哪些問題呢?請你至少寫出一條注意事項.


29.(12分)下表是某同學探究“液體汽化”時的探究實驗記錄(實驗時的環(huán)境大氣壓為標準氣壓值):
時間/in01234567891011
溫度/℃607080909598989598989898
①根據探究數據記錄,可以推測表中第 ▲ 分鐘時記錄的實驗數據可能是錯誤的,第8分鐘物質的狀態(tài)應該為 ▲ .
②由上表數據分析可以推測實驗中的液體的沸點是 ▲ .
③這種物態(tài)變化能夠進行的條件是 ▲ 和 ▲ .這是一種比較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通常被稱為 ▲ ;由此可知,液體在經歷這種物態(tài)變化時,要 ▲ 熱,而且溫度保持 ▲ .
④如果圖甲、乙是該同學觀察到液體沸騰前和沸騰時氣泡在液體中的上升過程,則 ▲
圖是液體在沸騰前的情況, ▲ 圖是液體沸騰時的情況.
⑤在下面坐標中畫出實驗圖像

30.(4分)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fā)出 ① (選填“超聲”或“次聲”)波,靠這種波的回聲確定目標和距離。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的 ② (“音調”或“響度”)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jié)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提道理.
材料三:許多年前,“馬可波多”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kHz),頻率較低,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喪生.
問題:
(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的字:
① __▲ ____ ,② _▲__ _______ .
(2)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 (選填“超聲”或“次聲”).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 ▲ Hz.
31.(5分)一天飯后.孫青同學幫媽媽收拾桌上的碗筷時不小心將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卻很難將水擦干.媽媽見狀拿了另一塊干抹布擦,很快就將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問媽媽是怎么回事?媽媽只是告訴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滌綸的.他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并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問題: ▲ .
(2)猜想與假設: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種類有關.
(3)所需的器材:三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燒杯,質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滌綸布各一塊,足夠的水.
(4)主要步驟:將三個燒杯中倒入 ▲ 的水,分別將三塊布放入各個燒杯中讓水浸透,然后將三塊布分別取出.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應觀察和比較  ▲  .將現(xiàn)象記入下表.
布料種類滌綸麻棉
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較少最少
布塊所含水量最少較多最多
(5)結論: ▲ .
(6)炎熱的夏天,如果人體皮膚被汗浸漬.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因此,從吸水多少這個角度說.應盡量采用 ▲ 類的布料制作夏裝.
32.(4分)在學習二胡演奏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
有關
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
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和同學們找到了右表所
列4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
(1)(2分)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編號 ▲ 、 ▲
兩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
(2)(2分)在驗證猜想三時,小明發(fā)現(xiàn)粗心的同學沒有把表中的數據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數據是 ▲ .
(3)(2分)小明在這個探究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

33.(4分)人發(fā)出聲音后如果要想聽到回音,回音要比前一次聲音滯后大于0.1秒,人耳才能分辨,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當某人站在一堵墻前講話時,清楚的聽到自己說的回聲,此人到墻的距離至少是多少米?


34.(3分)下圖為一聲速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和實驗裝置圖,并回答問題.

(1) 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為 ▲ .
(2) 一同學將銅鈴放到甲的左邊,并與乙在一條直線上,當銅鈴離甲越越遠,液晶顯示屏顯示的數值將 ▲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 已知s1=20c,s2=80c,液晶顯示屏上顯示:1.76,則此時聲速約為多少/s.(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數字)

八年級物理期中試卷參考答案

一、(每題2分,共計3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BCCCBCDDADADAD
二、題(每空1分,共計34分)
16. (聲帶)振動,空氣, 音色.
17. 8℃;-3℃.液體熱脹冷縮.1℃.
18. 紫外線;紅外線
19. 聲處;人耳處;傳播過程
20. 紅色;紅色;藍色;紅色.
21. 固體;氣體
22. 升華;吸熱
23.頻率;反射;能量
24. 37.2℃;38℃
25. 水銀;酒精;甲苯或者水銀
26. 300 Hz;能
27. 熔化;液化;冰有固定的形狀,水沒有固定的形狀;不一樣;
0℃的冰比0℃的水多一個熔化吸熱的過程
三、綜合探究題(36分)
28. 冰;52℃;吸熱;略
29、①7;固液共存;②98℃;③達到沸點;繼續(xù)吸熱;沸騰;吸熱;不變④甲;乙⑤略
30. ①超聲波②音調 (2)次聲 (3)20
31.(1)抹布的吸水能力跟什么因素有關?
(4)質量相等 杯中所剩水量
(5)抹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種類有關(或棉布的吸收能力最好)
(6)棉布
32.(1)A B (2)55 (3)控制變量法
33. 17米(答案34給2分)
34.(1) 0 (2)不變 (3)340.9/s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3415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含答案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