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滬科版八年級上第二章運動的世界單元檢測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每題4分,共48分)
1.小明站在馬路邊,如果小明認為自己是運動的,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馬路上行駛的汽車 B.馬路兩旁的樹木
C.馬路邊停放的自行車 D.馬路對面的樓房
2.(湖北• 武漢)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油機在空中給受油機加油時,它們是相對運動的
B.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莊稼時,它們是相對運動的
C.兩輛賽車在賽道上行駛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
D.“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成功時,它們是相對靜止的
3 .下列估測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初中生的身高約為1.6 d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20 /s
C.課桌的高度約為80 c
D.正常人10次脈搏跳動的時間約為1 in
4.(湖南•株洲)長度測量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測量之一,圖中的四種工具不屬于測量長度的是( 。。
5.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車上行人的運動情況時,與參照物選擇無關的是( 。。
A.時間 B.速度
C.位置 D.路程
6.用一把尺子測量一物體的長度,一般要測量三次或更多次,目的是( 。。
A.減少觀察刻度線時由于視線不垂直而產(chǎn)生的誤差
B.減少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產(chǎn)生的誤差
C.避免測量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
D.減少由于讀數(shù)時估計值偏大或偏小而產(chǎn)生的誤差
7.在測量學生用的課桌的高度時,下列各 種刻度尺中應該優(yōu)先選擇的是( 。。
A.3 長的厘 米皮卷尺
B.20 c長的毫米直尺
C.3 長的毫米鋼卷尺
D.10 c長的學生三角尺
8.(江蘇•蘇州)機場周圍不允許有鳥類飛行,以免撞毀飛機。這是因為( 。。
鳥撞飛機
A.以地面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B.以機場內(nèi)步行的人為參照 物,鳥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機場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飛行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9.(內(nèi)蒙古•包頭)下列四個選項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飛行器以11 /s的速度飛行
B.汽車以50 k/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 駛
C.百米賽跑中運動員用10 s跑完全程
D.從30 高處豎直下落的物體用了2.5 s
10.小明在測量一木塊長度的實驗中,得到如下記錄:l1=12.41 c,l2=12.42 c,l3=12.44 c,則木塊的長度應為( 。。
A.12.41 c B.12.42 c
C.12.44 c D.12.423 c
11.戰(zhàn)斗機在空中加油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已知加油機的速度是800 k/h,則此時戰(zhàn)斗機的速度應是( 。。
A.0 B.等于800 k/h
C.大于800 k/h D.小于800 k/h
12.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在操場上沿直跑道跑步,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兩人都不做勻速直線運動
C.前2 s的時間,小華跑得較快
D.整個過程中,小華跑的路程較長
二、題(每空1分,共12分)
13.“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是井岡山展現(xiàn)出來的獨特魅力!拔逡弧逼陂g,蘋蘋乘坐的汽車剛剛進入井岡山景區(qū),便有一種“車行綠色中,風景撲面來”的感覺,實在是令人心曠神怡!败囆芯G色中,風景撲面來”所選的參照物分別是______與______。
14.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木塊的長度,該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所測木塊的長度是________c,測得木塊長度的準確值是________c。
15.小李在一次體育考試中,50 跑的成績是8.0 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在4×100 接力賽中,為了保證交接棒的順利進行,交接棒時兩運動員要盡可能做到________。
16.如圖是用刻度尺、三角板間接測量硬幣直徑的示意圖,硬幣的直徑是________c。
17.(浙江•湖州)2011年11月3日1時23分,“神舟八號” 到達距“天宮一號”30米的停泊點,開始以0.2米/秒的相對速度向“天宮一號”緩緩靠攏 對接。
(1)從30米的停泊點到相互接觸共耗時________秒。
(2)對接完成后,若以“天宮一號”為參照物,“神舟八號”是________的。
18.如圖為一小球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F點的頻閃照片,若頻閃照相機每隔0.2 s閃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從A點到F點做的是________運動(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小球從D點到F點的平均速 度是________/s。
三、作圖與實驗題(19題6分,20題12分,21題8分,共26分)
19.某運動物體的路程與時間的關系表達式為s=3t(),請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該物體的速度—時間圖像。
20.如圖所示,鄧琳和小明分別騎自行車從坡頂“自由下滑”(鄧琳在前,小明在后),兩人都感覺自己“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但兩人的速度究竟誰大誰小呢?
路旁的小敏和小剛分別用了不同的方法來比較鄧琳和小明的運動快慢:
(1)小敏用了觀察法,她認為,如果鄧琳和小明之間的距離始終不變,則說明他倆下滑的速度________,如果鄧琳和小明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則說明 他倆下滑的速度________,如果鄧琳和小明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則說明他倆下滑的速度________。(三空選填“鄧琳的大”“小明的大”或“ 一樣大”)
(2)小剛用了測量法,他認為,可以用________測出鄧琳和小明下滑的某段路程,用________分別測出他倆在該段路程上所用的時間,然后用公式________分別計算出他倆的平均速度進行比較。
21.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滾動所經(jīng)歷的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為此他選擇質(zhì)量大小不同但光滑程度相同的四個玻璃小球,先后讓這四個小球由靜止開始,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滾下。實驗測得四個小球在斜面上滾動所經(jīng)歷的時間如下表所示:
小球序號質(zhì)量/g時間/s
1103.15
2153.15
3183.15
4253.15
(1)小浩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對小球在斜面上滾動時間的影響;
(2)通過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能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綜合題(22題6分,23題8分,共14分)
22.(福建•廈門)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80 處有障礙物。司機從發(fā)現(xiàn)險情到踩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75 s,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保持原速前 行了15 。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30 才能停下。
(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請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撞上障礙物。
23.小剛從家中出發(fā)到市中心廣場,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自行車。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所示。求:
(1)騎車的是圖中哪一段?
(2)小剛騎車的速度是多少?
(3)小剛從家到廣場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參考答案
1.答案:A 點撥:小明站在馬路邊,以地面和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以相對于地面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物,小明是運動的。
2.答案:D 點撥:A選項中,受油機相對于加油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二者是相對靜止的;B選項中,聯(lián)合收割機與卡車在收割莊稼時,二者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二者是相對靜止的;兩輛賽車在賽道上行駛時,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所以二者是相對運動的;D選項中,“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對接成功后,二者之間不會有位置的變化,所以二者相對靜止。
3.答案:C
4.答案:A 點撥: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均是測量長度的工具,而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工具,故答案為A選項。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A 點撥:B、D選項中的刻度尺量程太小,不能選擇,測量學生用的課桌的高度時,精確到厘米即可,所以,應該選擇分度值為1厘米的刻度尺。
8.答案:D 點撥:鳥類飛行時,若以飛行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動能,足以撞毀飛機,因此D選項正確。
9.答案:B 點撥:A選項中的速度等于39.6 k/h,C選項中速度等于36 k/h,D選項中速度等于43.2 k/h,所以B選項中平均速度最大。
10.答案:B 點撥:多次測量求平均值能減小誤差,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即為木塊的長度。因為在記錄測量值時最后一位是估計值,求平均值時最后一位也應是估計值,估計值的位數(shù)保留多了仍是估計值,并不會變得更準確,所以位數(shù)保留多了沒有意義。木塊長度為l=l1+l2+l33=(12.41+12.42+12.44) c3≈12.423 c≈12.42 c。
11.答案:B 點撥:戰(zhàn)斗機在空中加油時,應保持相對靜止,即飛機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都相同。
12.答案:C 點撥:由圖像可知,小華做變速直線運動,小明做勻速直線運動,他們運動的路程都為40 。
13.答案:青山 乘客
點撥:汽車相對于青山是運動的,故“車行綠色中”所選的參照物 是青山;風景相對于車上的乘客是運動的,故“風景撲面來”所選的參照物是乘客。
14.答案:0.1 2.56 2.5
15.答案:6.25 /s 相對靜止
點撥:小李的平均速度是
v=st=50 8.0 s=6.25 /s。兩名運動員保持相對靜止時,他們之間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便于交接棒。
16.答案:3.00
17.答案:(1)150。2)靜止
點撥:在速度和路程已知的情況下,根據(jù)速度公式得t=sv=30 0.2 /s=150 s,對接完成后,天宮與神舟組合成一體,所以相對于“天宮一號”來說,“神舟八號”的位置沒有改變,是靜止的。
18.答案:變速直線 0.2
19.答案:如圖所示:
點撥:由s=3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始終保持3 /s不變。
20.答案:(1)一樣大 鄧琳的大 小明的大
(2)刻度尺 秒表 v=st
21.答案:(1)質(zhì)量 (2)小球在斜面上滾動的時間與質(zhì)量無關
點撥:他在實驗中控制了斜面的高度和粗糙程度相同,小球的質(zhì)量不同,所以他設計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質(zhì)量對小球在斜面上 滾動時間的影響。從實驗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在斜面上滾動的時間相等,說明小球在斜面上滾動的時間與質(zhì)量無關。
22.答案:解:(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
v=st=15 0.75 s=20 /s
(2)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
t1=4t=4×0.75 s=3 s
s1=vt1=20 /s×3 s=60
s總=s1+s0=60 +30 =90 >80
汽車會撞上障礙物。
23.答案:解:(1)AB
(2)小剛騎車的路程
s=3 600 -1 800 =1 800
小剛騎車的時間t=5 in=300 s
小剛騎車的速度
v=st=1 800 300 s=6 /s
(3)小剛從家到廣場全程的平均速度
v=s全t全=3 600 60 s×30=2 /s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er/908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