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人皮日休為隋大運河寫下“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的評論。千里運河的中心在 A.涿郡 B.余杭 C.洛陽 D.長安
2.電視劇《貞觀之治》、《貞觀之歌》等演繹了唐太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唐太宗的只要政績有 :1輕徭薄賦 2虛心納諫 3選賢用能 4統(tǒng)一文字
A.123 B.234 C.124 D.1234
3.下列各項制度中,在隋唐時期創(chuàng)立并逐步完善的是
A.中央集權制度 B.三省六部制與科舉制 C.郡縣制 D.內閣制
4.有人贊譽武則天的統(tǒng)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是因為
A.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重用酷吏 ,打擊重臣
C.她興科舉,選人才,重農業(y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莫定基礎 D.幫助唐高宗處理朝政
5.唐朝時期推動農業(yè)生產的是下列哪種農具的發(fā)明: 1.曲轅犁 2.水排 3.筒車4.翻車
A.12 B.13 C.24 D.34
6.莫定了漢族與藏族密切交往基礎的事件是
A.唐朝設立督府 B.修筑“參天大可汗大道” C.派大軍橫掃東突厥 D.文成公主入藏和親
7.電視劇《西游記》劇本以唐朝高憎玄奘西行取經為原型進行創(chuàng)作。玄奘西行目的地是
A.天竺 B.新羅 C.日本 D.波斯
8.唐朝時期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創(chuàng)新是
A.活字印刷和建筑科技 B.雕版印刷和火藥 C.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 D.羅盤針與造紙術
9.被稱為“詩仙”的唐代詩人是 A.杜甫 B.王維 C.李白 D.白居易
10.下列政權的建立與開國者對應不正確的是
A.遼—完顏阿骨打 B.北宋—趙匡胤 C.西夏—元昊 D.蒙古大汗國—鐵木真
11.關于澶淵之盟的敘述與認識,不正確的是
A.它是北宋戰(zhàn)勝后與遼之間訂立的盟約 B.盟約規(guī)定雙方撤軍
C.北宋答應給遼“歲幣” D.盟約加重了北宋負擔,不利于雙方和睦相處
12.岳飛和他的領導“岳家軍”之所以受到民眾廣泛擁戴主要是因為
A.“岳家軍”戰(zhàn)斗力強 B.岳飛與投降派勢不兩立
C.岳飛抗金符合廣大中原百姓的利益 D.岳飛忠君愛國
13.遼、宋、西夏、金時代的特征是
A.地方軍閥割據(jù) B.民族政權并立 C.南北政權對峙 D.戰(zhàn)亂長期不息
14.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的現(xiàn)象不可能出現(xiàn)在 A.明朝 B.宋朝 C.漢朝 D.元朝
15.從南宋開始,取黃河流域為經濟中心的是
A.灘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長江流域 D.黑龍江流域
16.下列對宋代經濟發(fā)展的描述,錯誤的是
A.農業(yè)生產快速發(fā)展,小麥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居于糧食首位
B.手工業(yè)取得重大進步,煤開采量世界第一
C.集市貿易繁榮,紙幣產生 D.海外貿易興盛,設市舶機構管理海外貿易
17.生動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社會生活風貌的歷史畫卷是
A.《游春圖》 B.《清明上河圖》 C.《春郊飲馬圖》 D.《步輦圖》
18.宋代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假設你是生活在送的一位士人,下列屬于你生或的場景是:1.國家重文輕武,自己受人尊重,心情比較愉快. 2.元旦日吃完年飯后去朋友家拜年,一路歡歌笑語 3.與官僚、商人一起,沒有等級之分,大家相處融洽 4.到瓦舍看戲,生活豐富多彩
A.123 B.123 C.124 D.1234
19.元朝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努爾哈赤 C.阿保機 D.忽必烈
20.對元朝時期的民族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統(tǒng)治者的擴張戰(zhàn)爭使民族關系融洽 B.統(tǒng)治者大力推行蒙古就制,促進了民族融洽
C.回族的形成是民族矛盾緩和與民族融合的產物 D.人份四等分而治之是民族關系發(fā)展必然
21.“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只筒子,兩匹布!边@是一首上海(古城松江)一帶的人們時代相傳的歌謠。人們歌頌的是一位對我國棉紡織業(yè)做出巨大貢獻的婦女的事跡。請你判斷,歌謠中的“黃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A.西漢 B.元朝 C.隋朝 D.唐朝
22.“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表達了詞人相思。傷感的思想感情。它的作者是
A.蘇軾 B.辛棄疾 C.李清照 D.關漢卿
23.設立錦衣衛(wèi)特務組織偵緝官民言行,進行特務統(tǒng)治的是
A.趙匡胤 B.朱元璋 C.劉邦 D.李世民
24.從明朝初年廢除丞相制度到清朝增設軍機處,這表明
A.專制統(tǒng)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監(jiān)督得到發(fā)展 C.專制皇帝權日益加強D.建立了限制皇權的機構
25.清朝官員胡中藻因“文字獄”入獄獲罪,對文字獄的理解,準確的是
A.推行文化專制主義的機構 B.為控制思想文化專門建造的監(jiān)獄
C.為壓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識分子的冤案 D.專門關押知識分子的監(jiān)獄
26.鄭成功抗擊外來侵略收復的臺灣,趕走的是
A.荷蘭侵略者 B.日本侵略者 C.英國侵略者 D.葡萄牙侵略者
27.清朝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實施“金瓶掣簽”制度,這反映了清朝
A.廢除了西藏的土司制度 B.靈童轉世程序被規(guī)范
C.創(chuàng)立了駐藏大臣制度 D.加強對西藏的管理
28.“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譽海內外幾百年的中華老字號,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產技術,曾在“中國17世紀科技(工藝)百科全書”中被詳細介紹?該書是
A.《本草綱目》 B.《齊民要術》 C.《天工天物》 D.《水經注》
29.中國古代最后一個國力強盛的時期稱為
A.康乾盛世 B. 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文景之治
30.下面是各個朝代的建立者,請幫其按先后順序排列1.趙匡胤2.楊堅3.李世民4.康熙
A.1234 B.2134 C.2314 D.4123
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教學質量檢測 (3分1題) 得分:
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是 A.商 B.秦 C.夏 D.周
2.周朝與元朝實行的政治制度分別是
A.封國制和郡縣制B.分封制和三省六部制C.分封制和行省制 D.郡縣制和行省制
3.“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边@種思想源自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下列不屬于由長期分裂走向大統(tǒng)一的朝代是 A.秦 B.隋 C.宋 D.元
5.下面有關唐太宗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建立唐朝B.年號“貞觀”C.重用賢才 D.實行輕徭薄賦政簟
6.早在唐朝時期,就有一位推動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
A B C D
7.“(爆炸)聲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煙氣漲天”是人們對某次戰(zhàn)爭場面的。這種場面最早可能出現(xiàn)于 A.商周 B.春秋戰(zhàn)國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8.唐代有一位詩人,被稱為“詩風壯浪縱恣,詩情一瀉千里,筆勢靈活矯健,充滿大膽夸張和奇特想像”。根據(jù)描述,這位詩人應該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9.下列政權與民族搭配不正確的是
A.遼——契丹 B.北宋——漢族 C.金——蒙古族 D.西夏——黨項族
10.宋金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A.澶淵之盟 B.郾城大捷 C.金遷都燕京 D.宋金和議
11.穿越時光隧道,假設你是宋朝人,下列事件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吃香噴噴的占城稻米飯 B.到四川地區(qū)用“交子”買東西
C.用煤燒火做飯 D.在“蕃坊”里居住
12.“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 這一史書記載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個王朝的興起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我國古代“使西方望塵莫及并改變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①蔡倫改進造紙術 ②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 ③畢舁發(fā)明活字印刷術 ④李春設計趙州橋
A.①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14.“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闭f這段話的皇帝是
A.漢武帝 B.唐玄宗 C.明太祖 D.雍正帝
15.戚繼光曾賦詩明志:“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睆脑娭锌闪私馑闹鞠蚴强箵 A.英國侵略者 B.葡萄牙侵略者 C.日本倭寇 D.荷蘭殖民者
16.發(fā)生在17世紀末,被英國學者赫德森評為“在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首次戰(zhàn)爭中,獲勝的是中國人”的戰(zhàn)役是 A.臺州九捷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雅克薩反擊戰(zhàn) D.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17.關于中國古代長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明朝仍在修建 B.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說明達不到修筑它的初衷
C.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也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與才干D.主要用來抵御游牧民族對中原的侵擾
18.下列對于《本草綱目》的說法錯誤的是
A.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 B. 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C.曾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yī)藥學的重要文獻D. 是明朝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寫的
19.我國古代文化絢麗多彩,源遠流長,成就輝煌。下列文學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順序是
①小說 ②詞 ③詩 ④曲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yi/57094.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