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認(rèn)為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至美重要,從他今天的成就中都能找得到父母對他的影響。他說:“我繼承了父親的寬厚,又從母親身上學(xué)到了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是昔日苦難和失敗,把我鍛煉出來了。”
慷慨的父母造就慷慨的我
俞敏洪出生在江蘇江陰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小時候,他看到父母天天都在勤勞地干活。父親是當(dāng)?shù)匾晃恍∮忻麣獾哪窘。老人家年輕時對建房造梁較為精通,方圓十里,只要有人家建房子,一般都會請他去幫忙架造房梁。父親幫人干活兒,人家免不了請他喝酒,他很容易就喝醉。喝醉后一高興,常常豪爽地連工錢都不要了。
沒人建房時,父親就在家里做一些椅子、凳子、八仙桌等簡單的家具去賣。俞父生性粗放,不善做細(xì)致活。自然做不了精細(xì)家具。所以,他做的那些家具在市場上一般賣不出好價錢,他常常干脆就送人;“賣”出去的家具出毛病后,別人還要送回來讓他修理。在俞敏洪的印象中,父親修家具的時間比做家具的時間還要多?筛赣H對此毫不煩怨,不管是他送的還是賣的,他一概樂呵呵幫著修理,大有樂在其中的感覺。
父親一生為人寬厚。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為錢財而與別人發(fā)生什么爭執(zhí)和沖突。勤勞厚道地過著自己悠閑、平靜的日子。
與父親相比,母親的寬厚、熱心助人毫不遜色。俞敏洪記得很清楚:有一次,快要下雨了,鄰居家曬著稻谷,人卻不在家。母親帶著全家把鄰居家的稻谷收到一個避雨的角落里,結(jié)果自己家的谷子沒來得及收被雨淋了。母親經(jīng)常說遠(yuǎn)親不如近鄰。
還有一件事,俞敏洪也一直記得:村東頭有一戶五口的人家,俞家是四口人。那家人沒有糧食吃,跑到俞家去借糧食,母親就把糧食一分為二,拿出五六斤讓俞敏洪端給人家。小敏洪不理解地問:“我們自己也沒有糧食,為什么要給他們?”母親說:“有這點米,再去地里弄點菜摻和著吃,接上新的糧食是沒有問題的,但他們家如果沒有糧食就會被餓死。”
村子里的人都很敬重俞媽媽,老太太已是八旬高齡,現(xiàn)住在北京,但每年都會回家鄉(xiāng)。回去做什么呢?處理村莊里的問題!村莊里鄉(xiāng)親們爭吵、打架,解決不了,老太太回去椅子上一坐,三句話就給解決了。老太太頭腦很清醒,人又公正,從來沒有判錯過。大家都服她。
俞敏洪說,父親喜歡幫助別人,一高興就什么利益都不計較了,這樣的個性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因為他一高興就把新東方的股份分給了新東方的員工。而他秉承了母親的勤勞、善良、公正無私,直接導(dǎo)致了新東方的成功。
舍得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俞敏洪認(rèn)為多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是很好的家教方式之一。他說,不去外面應(yīng)酬在家里陪著孩子并不等于是給了孩子時間。一些家長自己看電視,讓孩子做作業(yè)。也許孩子不一定會責(zé)問你,但心里肯定會不爽:你看電視、看報紙,我卻寫作業(yè)。在孩子心目中,看電視、看報紙不是正經(jīng)的事情。
俞敏洪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出生在國內(nèi),兒子出生在國外。一開始,他跟孩子們說:“你們坐在我對面做作業(yè),我在這面工作。”他是用電腦工作的,雖然是真的在工作,但孩子卻并不認(rèn)為這樣是在工作,認(rèn)為他在打游戲。因為對孩子來說打開電腦除了找好玩的東西就是打游戲。
孩子們坐在對面做作業(yè),一會兒跑過來看看俞敏洪是不是真的在工作,對他懷疑,他們自己做作業(yè)也不能專心。俞敏洪覺得這樣不行,就開始看書。他向家長透露:“很簡單,只要書不拿倒了就行,拿著書想心事不看都沒事,過兩分鐘翻一頁,孩子知道你在看書,沒有辦法,他們也只好認(rèn)真寫作業(yè)了。”
他覺得跟孩子在一起,家庭的環(huán)境和氛圍是一種氣場,得造聲勢,擺也要擺出一個學(xué)習(xí)的樣子,讓孩子去模仿。有一次,他做了一個試驗,家里不準(zhǔn)打開電視和電腦,他和愛人還有女兒都在看書,只有兒子不看,在那“游手好閑”,最后覺得自己一個人瞎轉(zhuǎn)悠特沒勁,也拿了一本書去看了。這樣的家庭氛圍會讓身在其中的孩子耳聞目濡受感染。所以家長給孩子時間要給出質(zhì)量,不是在家里陪著就行了。
陶冶情操比考高分更重要
俞敏洪說,人的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活個心情 初中政治,心情是從小培養(yǎng)出來的。他的父母造就了他的瀟灑和不計較得失。尤其是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他不會沉湎于痛苦難以自拔,總是很看得開,這就是積極豁達(dá)的父親給他樹立的榜樣。
在一次關(guān)于家教的講座上,俞敏洪曾經(jīng)問家長,有多少家長帶著孩子坐在未名湖邊看月亮從東方升起?有多少家長帶著孩子到北京郊區(qū)躺在地上看滿天的星空?又有多少家長帶著孩子去看過銀河呢?
他說他多次帶著孩子、拿著高倍望遠(yuǎn)鏡遙看星河。有一次,他帶著全家到海邊度假,剛妤是農(nóng)歷十五,看著海邊的月亮一點點升起,月光一瀉千里。他們坐了一小時,天有點涼了,他說回賓館吧。結(jié)果女兒說:“爸爸我不走,我要看到月亮升到那個地方再走。”他們一坐坐了三個小時。
“你能說孩子內(nèi)心沒有美感,沒有詩意嗎?如果我們不帶孩子去看這些東西,他就是沒有。孩子看到的都是高樓大廈,加上功課的壓迫,孩子心理是不會健康的。去農(nóng)家樂吃飯,有沒有帶著孩子多花兩個小時把各種菜和生長周期講一講?有一次我?guī)畠旱睫r(nóng)村去,一個一個告訴她。這樣使她對我們吃的東西產(chǎn)生了親切感。”俞敏洪是這樣向家長傳授育兒經(jīng)的。
俞敏洪坦承,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北大、去哈佛、去耶魯,但一定要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否則沒有任何意義。“我寧可要孩子一生的幸福,而不要孩子為了成績拔尖而痛苦。”他告訴家長,讓孩子一輩子保持積極性,保持對所有東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上進(jìn)心,永遠(yuǎn)比讓孩子得班里的第一名更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yi/80989.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一新生應(yīng)如何規(guī)劃新學(xué)期學(xué)習(x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