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題之孤雁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閱讀題之孤雁】,杜甫的詠物詩《孤雁》寫于杜甫居住在夔州時。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體物曲盡其妙,同時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內容十分絕妙。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 ,鳴噪自紛紛。

  孤雁

  崔涂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云低暗度,關月冷相隨。未必逢?繳①,孤飛自可疑。

  注①:?:短箭;繳:系箭的絲繩。

  21.杜詩“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的作用是什么?請簡析。(3分)

  22.有人認為崔詩的三、四句是全篇警策,語簡而言深,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5分)

  參考答案:

  21.(3分)“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意思是“野鴉毫無愁緒,雜亂的吵嚷個不停”:用野鴉的無憂無慮、熱鬧非常來反襯孤雁的寂寞、愁苦。(寫出“反襯”或“對比”給1分,其他賞析文字酌情給分)

  22.(5分)第三句是說失群的原因,第四句是說失群之后倉皇的表現(xiàn)。(1分)暮雨蒼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呼尋伙伴。它經不住風雨的侵凌,再要前進,已感無力,面前恰有一個蘆葉蕭蕭的池塘,想下來棲息,卻又影單心怯,幾度盤旋。那種欲下未下的舉動,遲疑畏懼的心理,寫得細膩入微。(3分)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鑄在孤雁身上了,以孤雁自比,形象而又精妙。(1分)

  總結:依常規(guī)方法,詠物詩以曲為佳,以隱為妙,所詠的事物是不宜直接說破的。杜甫則不是這樣,他開篇即喚出“孤雁”,而這只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地飛著,叫著,聲音里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105623.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語文基礎知識之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