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深學生對某些知識的,在初中化學里應補做以下幾個實驗。
1.傾倒二氧化碳的實驗,結(jié)合學生在做本實驗時易出現(xiàn)的問題,補做的實驗為:
實驗一:燒杯中裝有高低不同的剛點燃的兩支蠟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正對高的蠟燭傾倒。
實驗二:燒杯中有燃燒了一段時間后的高低不同兩支蠟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沿著燒杯壁傾倒。
實驗三:燒杯中裝有高低不同的剛點燃的兩支蠟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沿著燒杯壁傾倒。
學生在做傾倒二氧化碳的實驗時,常出現(xiàn)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高的蠟燭熄滅了,矮的蠟燭并不熄滅;另一種是兩支蠟燭都不熄滅。這樣很讓他們迷惑:二氧化碳的密度真的比空氣大?二氧化碳真的不支持蠟燭的燃燒?
實驗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高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不僅大于空氣,而且先與它接觸的物質(zhì)就先熄滅。本實驗成功的關(guān)鍵是高矮不同的兩支蠟燭一經(jīng)點燃,就需要立即倒入二氧化碳。如果燃燒時間太長再倒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熱后就會上升,蠟燭也不會熄滅。
實驗二觀察到蠟燭都不熄滅,說明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燒杯中溫度很高,使得倒入的二氧化碳氣體上升。
做了實驗一和實驗二后再做實驗三,學生在掌握相應的技巧后就能很容易獲得成功。
補做的實驗不僅讓學生知曉了二氧化碳的相關(guān)性質(zhì),也懂得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性質(zhì)的變化。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2.推測雞蛋殼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質(zhì)。補做的實驗為:
實驗一:取兩個玻璃杯a、b,a杯中放入石灰石,b杯中放入碳酸鈉粉末,a、b杯中加入一些稀鹽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兩個杯口,觀察現(xiàn)象。
實驗二:取兩個玻璃杯c、d都放入洗凈的碎雞蛋殼,c杯中加入一些稀鹽酸,d杯中加入一些醋精,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蓋住兩個杯口,觀察現(xiàn)象。
原家庭小實驗的設(shè)計容易讓學生得出有二氧化碳生成,但很難推測出雞蛋殼里可能含有什么物質(zhì)。因為由CO2來推導碳酸根,對學生來說出現(xiàn)了思路的斷層。
實驗一、實驗二可觀察到:a、b、c、d玻璃杯中都有氣泡生成,玻璃片上的石灰水都變渾濁。
通過實驗一的對比,讓學生通過已做過的2個實驗,找出反應規(guī)律:含有碳酸根的物質(zhì)與鹽酸反應會有二氧化碳生成;再層層遞進到實驗二,學生就很容易由c杯中的現(xiàn)象得出雞蛋殼里可能含有碳酸根,并由d杯中的現(xiàn)象得出含有碳酸根的雞蛋殼不僅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還能與醋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為日后酸的通性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481791.html
相關(guān)閱讀:淺談新課標下的初中化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