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式教法,重在引導,貴在啟發(fā),其目的在于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挖掘學生自身的智力因素,發(fā)揮學生的最大潛能。該教法主要由“導入、導讀、導議、總結、訓練”五大環(huán)節(jié)組成,在教學中,這五大環(huán)節(jié)既可以各自獨立應用,又可以相互穿插,配合應用。以下即以五大環(huán)節(jié)為線索,介紹一下導學式教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藝術的開始──導入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把他們引入探索知識奧秘的境界,為后面各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導入的方式有多種,在教學中可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常用的方法有:聯想導入、故事導入、教具導入、實驗導入、提問導入等,其中聯想導入又可分為復習導入和趣味導入。例如:學習“地球儀”的有關知識時,可先讓學生猜謎語:“不是籃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轉,別看它的個子小,載著大河和高山。”當學生猜出謎底是“地球儀”后,教師可提出問題:
①地球儀是依據什么標準制作出來的?
②它有哪些基本的點和線?
③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如何在地球儀上表示出來?
這樣,就把地球儀及其有關知識的課題導入了。聯想導入的特點就是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引導學生聯想所學過的知識或日常現象而導入新課題。教具導入是利用直觀教具導入新課,初中學生,特別是初中低年級學生,其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太強,教師很有必要引導他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水平,而教具的應用,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且學生對直觀教具非常感興趣,一幅掛圖,一張投影片,一個模型,一個標本,都能引起學生的驚奇、感嘆,且學生對標本、實物、錄像等更是情有獨鐘,因此,利用教具導入,能從一開始就給學生一個富有吸引力的直觀現象,從而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學習“火山、地震”時,可放美國影片《驚世大地震》片斷,引入地震有關知識的教學;打出美國圣海倫斯火山爆發(fā)景象的投影片及夏威夷火山噴發(fā)時游人可在附近觀看的錄像片,比較火山噴發(fā)時熔巖性質差異引起的不同景象,從而又引入有關火山知識的教學,當引用上述聲像教具時,可引起學生的驚嘆、好奇,激發(fā)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教學中,還可利用問題導入或實驗導入方式,即通過演示某一實驗過程(如講解飽和及過飽和空氣時做海綿吸水的實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而導入新課,或者通過觀察讓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而導入新課?傊,導入是課堂藝術的開始,良好的導入是課堂藝術成功的一半。
二、提高自學能力的關鍵──導讀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有的初中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由于對課本內容缺乏分析,綜合,往往邏輯混亂,思路不清,記憶不牢,因此,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是必要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找重點、做記號,圍繞問題,讓學生分段閱讀、看圖分析,理解不同層次的知識,理清結構,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和遷移,對類似問題的比較,注意插圖與課文內容的對照與轉換等等。例如:學習比例尺有關知識時,①比較北京市圖和中國地圖哪幅圖的比例尺大?②哪幅圖表示的范圍大?③哪幅圖上北京市表示得更詳細?一邊比較,一邊讓學生把三個問題的答案寫到圖幅的下面,最后將寫在圖下的結論寫出來即是:“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小,內容較詳細;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大,內容較簡略”,這樣,既有利于總結比例尺大小與表示內容詳略和范圍大小的關系,又可教會學生繪制地圖時如何選用合適的比例尺,同時也使知識步步加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課堂藝術的高潮──導議
導議最突出的特點是:運用啟發(fā)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圍繞中心展開討論。導議是一節(jié)課的關鍵,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高潮。例如:在學習“日本發(fā)達的資本主義經濟”時,通過閱讀圖、課文,引導學生討論:①日本是許多重要資源的缺乏國,為什么會有發(fā)達的鋼鐵、汽車、化學、紡織業(yè)?②日本利用什么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進口原料來發(fā)展工業(yè)?③為什么日本的工業(yè)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④日本采取什么方法使其經濟得到高速發(fā)展?⑤在昆明本地,有輸出到日本或從日本進口的商品嗎?這樣,循序漸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輕松、活潑、和諧的氣氛中掌握重點,獲取知識。在導議中,不但需要教師的引導,同時需要教師的精講,需要教師不斷總結、歸納學生議論的結論和原理,教師的精講,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可把學生議論的一個個知識點連成線,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四、知識的濃縮──總結
總結是知識的濃縮和補充。其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脈絡,抓住主線,幫助學生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的知識?偨Y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綱要信號法、直觀教學法,談話法、知識結構法等。例如:“南亞八國家,海上斯與馬,內陸錫尼不,臨海孟印巴!逼渲,將斯里蘭卡與馬爾代夫兩個島國位置用“!弊执,內陸國三個是錫金、尼泊爾、不丹,用三國家的名稱第一個字代表;臨海國家三個同理,指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這樣將復雜的知識編成順口溜,濃縮成20個字,使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津津有味,記憶起來又毫不費力?傊,總結具有歸納要點、提綱挈領的作用,精心設計的總結,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回味無窮,終身受益。
五、知識的再鞏固──訓練
訓練,是課堂教學結束前的又一高潮,其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以便對所學知識再鞏固。訓練的方式靈活多樣,常用的方式有:競賽式、接力式、口答練習題、筆答練習題、搶答式等多種方式,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出題,互問互答。例如:學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地區(qū)和特征”后,將順序打亂的自然帶名稱,代表的動、植物名稱組成三塊連線題板,讓學生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做完,這樣,通過教師的講評、比較,給小組打分,既總結了所學的知識,加深了印象,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之,靈活多變的訓練方式,可把課堂藝術氣氛推向又一個高潮,讓學生在訓練中對學到的知識再鞏固。
地理課堂教學體會興趣是學好地理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培養(yǎng)課堂注意力的催化劑。教育家斯賓塞曾說:“教育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币蚨,教師要熟練地駕馭教材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把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新課的導語要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認知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思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學生的參與精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探究新知識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成功的興奮和學習的樂趣,而學習興趣又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變“苦學”為“樂學”。教學中,切忌教法呆板、單一,而應靈活多樣。例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先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后相互探討,得出初步認識,再由教師歸納總結,講授正確答案,糾正錯誤,提高認識,加深印象。這種思考、討論、求證、解答,讓學生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以此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氣氛有明顯成效。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起主導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舉止和周圍環(huán)境都可以認為是學生注意的刺激物。所以,教師講課時教態(tài)要活潑自然,語言要準確明了、富于感情,聲調要抑揚頓挫、清晰流利,并適當運用起承轉合的關聯詞語和恰當的姿態(tài)語言,教具、掛圖干凈完好,教室整潔,板書簡潔、美觀。這些都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美好的興致,使師生處于統一、和諧、優(yōu)雅的學習氛圍和思維活動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706872.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課堂探究式模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