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總結之黃河三角洲地表水】,年內分配不均。降水量受季風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也導致地表徑流和地下水補給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
地表水
按照中國國家水資源利用分區(qū),黃河三角洲以黃河為分界線,將全區(qū)劃屬兩個流域,黃河以北屬海河流域,黃河以南屬淮河流域。流經黃河三角洲的客水河道有黃河、小清河和支脈河。后二者均位于黃河以南。
黃河:從東營市境中心穿過,是黃河三角洲流經最長、影響最深刻、最廣泛的河流。它在東營市境內河道長138公里,直接控制影響的面積為5400平方公里。
小清河:源于濟南諸泉。東營市境內河道長34公里,流域面積59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入境水量5.823億立方米。小清河水質污染比較嚴重。其支流有淄河、陽河、泥河等。
支脈河:源于淄博市高青縣前池溝。東營市境內河長48.2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129平方公里。由于沿途地下水補給和引黃尾水排入,水量較豐,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862億立方米。近年來,由于上游納污,水質趨于惡化。其控制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廣蒲河、武家大溝、小河子。
區(qū)內控制面基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澇河道有11條。黃河以北有馬新河、沾利河、草橋溝、挑河、草橋溝東干流、褚官河太平河,前五條獨流入海,后兩條匯入潮河;黃河南有小島河、永豐河、溢洪河、廣利河,皆獨流入海。
地下水
黃河三角洲(東營市)地下水淺層淡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廣饒縣境內(大碼頭、大營、西劉橋除外),小清河以北及小清河以南廣饒東北三鄉(xiāng)等地區(qū)均屬咸水區(qū),淺層地下水礦化度在5-10-20克/升范圍內,由南向北、由西向東遞增。該區(qū)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4627.28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深層地下水資源量為1219.96萬立方米。
總結:由于受降水及下墊面因素的影響,地表水資源的分布趨勢與降水量空間分布趨勢基本一致,由南向北遞減。地下淡水資源分布也不均勻 初中物理,主要集中在小清河以南廣饒縣境內的井灌區(q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82972.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課堂探究式模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