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九年級下冊期末化學試卷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大家完成了初二的學習,進入緊張的初三階段。這篇九年級下冊期末化學試卷,是化學網(wǎng)特地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個小題,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煤氣中毒C.冰山融化D.酸雨侵蝕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jù)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氣和有機物,屬于變化,故A錯;

B、煤氣中毒是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故B錯;

C、冰山融化是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故C正確;

D、酸雨侵蝕是酸雨中的酸與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腐蝕物質,故D錯.

2.(3分)(雅安)分類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以下分類正確的是( )

A.常見的酸溶液:H2O、HCl、H2SO4

B.常見的黑色固體:CuO、MnO2、Fe3O4

C.常見的有還原性的物質:C、CO、O2

D.常見的氧化物:MgO KMnO4 H2O

考點:常見的氧化物、酸、堿和鹽的判別;氧氣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碳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物質的分類.

分析:A、酸是指在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常見的黑色固體,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碳、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氧氣具有氧化性,進行分析判斷.

D、在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

解答:解:A、H2O屬于氧化物,不屬于酸;HCl、H2SO4是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屬于常見的酸溶液,故選項說分類錯誤.

B、CuO、MnO2、Fe3O4均是常見的黑色固體,故選項分類正確.

C、碳、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氧氣具有氧化性,故選項分類錯誤.

D、MgO、H2O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有一種是氧元素,屬于氧化物;KMnO4是由鉀、錳、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故選項分類錯誤.

3.(3分)(雅安)從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A.吹脹氣球??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B.緝毒犬能根據(jù)氣味發(fā)現(xiàn)毒品??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C.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D.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分子

考點: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jù)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吹脹氣球,是因為氣體增多,體積變大,不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項解釋錯誤.

B、緝毒犬能根據(jù)氣味發(fā)現(xiàn)毒品,是因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緝毒犬聞到毒品氣味,故選項解釋正確.

C、液氧和氧氣都能助燃,是因為它們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D、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水分子分裂成了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大量氫分子聚集成氫氣,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氣,該事實說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分子,故選項解釋正確.

4.(3分)(雅安)甲物質的溶液可用作化肥、電鍍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B.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時,100 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8.6g

D.將70℃甲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都有晶體析出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xiàn)象..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根據(jù)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在0℃?70℃時,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大于70℃時,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甲的溶解度是102.5g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指明溫度;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是錯誤的;20℃時,128.6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8.6g,不是100g;將70℃甲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都有晶體析出正確,因為甲在0℃?70℃時,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大于70℃時,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

解答:解:A、甲的溶解度是102.5g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指明溫度;故選項錯誤;

B、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是錯誤的,因為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在0℃?70℃時,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大于70℃時,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故選項錯誤;

C、20℃時,128.6g甲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為28.6g,不是100g,故選項錯誤;

D、將70℃甲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都有晶體析出正確,因為甲在0℃?70℃時,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而大于70℃時,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故選項正確;

5.(3分)(雅安)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硝酸鎂?MgNO3B.2個鉀離子?2K+

C.3個氧原子?O3D.氧化鋁?AlO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shù)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A、硝酸鎂中鎂元素顯+2價,硝酸根顯?1價,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B、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D、氧化鋁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硝酸鎂中鎂元素顯+2價,硝酸根顯?1價,其化學式為:Mg(NO3)2,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錯誤.

B、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鉀離子可表示為:2K+,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正確.

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個氧原子表示為:3O,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錯誤.

D、氧化鋁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Al2O3,故選項化學用語書寫錯誤.

6.(3分)(雅安)核電站中核燃料鈾或钚在中子的撞擊下,原子核發(fā)生分裂,產生氙、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線,同時釋放大量的能量,這些能量可用于驅動汽輪機發(fā)電.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顯示的信息和粒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圖2、圖3都屬于鍶元素

B.圖3所表示粒子的化學符號是Sr

C.鍶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38

D.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7.62g

考點: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結構示意圖中,圓圈內數(shù)字表示核內質子數(shù),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該層上的電子數(shù),離圓圈最遠的弧線表示最外層.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最外層電子數(shù)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當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原子;當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當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

解答:解:A、圖2、圖3的核內質子數(shù)均為38,均為鍶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

B、圖3所表示粒子質子數(shù)=38,核外電子數(shù)=36,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帶2個單位正電荷的鍶離子,其離子符號為Sr2+,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鍶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粒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其核內質子數(shù)為38,無法確定鍶原子的中子數(shù),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j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7.62,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7.(3分)(雅安)生活中某些物質的pH近似為:西瓜汁5.8、蘋果汁3.1、泡菜3.4、雞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

A.蘋果汁B.泡菜C.西瓜汁D.雞蛋清

考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當溶液的pH等于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大于7時,呈堿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小于7時,隨著pH的減小酸性增強.

解答:解:A、蘋果汁的pH為3.1,呈酸性;

B、泡菜的pH為3.4,呈酸性;

C、西瓜汁的pH為5.8,呈酸性;

D、雞蛋清的pH為7.6,呈堿性;

8.(3分)(雅安)C3N4是一種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剛石還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化合價為+4,則N的化合價( )

A.+5B.+3C.?3D.?4

考點: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

分析: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結合C3N4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

解答:解:C的化合價為+4,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4)3+4x=0,則x=?3價.

9.(3分)(雅安)通過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

A向收集滿CO2的軟塑料瓶中加入約體積的食鹽水,旋緊瓶蓋,振蕩塑料瓶變癟CO2能與食鹽反應

B點燃從導管放出的某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產生被點燃的氣體一定是H2

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產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D將白磷浸沒在熱水中,再向熱水中的白磷通氧氣通氧氣前白磷不燃燒,通氧氣后白磷燃燒氧氣是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

A.AB.BC.CD.D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證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鹽;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分析:A、根據(jù)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塑料瓶內壓強減小,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jù)氫氣、甲烷等燃燒生成水解答;

C、根據(jù)硫酸鋇和氯化銀都不溶于酸分析;

D、根據(jù)將白磷浸沒在熱水中,白磷不燃燒,通氧氣后白磷燃燒,可以證明氧氣是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進行解答.

解答:解:A、根據(jù)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塑料瓶內壓強減小,因此該實驗產生的現(xiàn)象為:瓶子變癟,但不能得出結論:CO2能與氯化鈉反應,故A錯誤;

B、據(jù)實驗現(xiàn)象知,燒杯內壁有無色液滴產生,氣體燃燒生成了水,燃燒生成水的氣體有很多,如甲烷、氫氣等,故B錯誤;

C、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產生,考考你是硫酸鋇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銀沉淀,因此不能確定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故C錯誤;

D、將白磷浸沒在熱水中,白磷不燃燒,通氧氣后白磷燃燒,可以證明氧氣是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故D正確;

10.(3分)(雅安)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是SO2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種類均不變

D.反應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2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根據(jù)其意義分析判斷.

解答:解: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shù)關系是:

由上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硫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三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SO2+O2 2SO3.

A、由上述可知,甲是SO2,故A正確;

B、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B正確;

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故C錯誤;

D、由上圖可知,反應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2,故D正確.

11.(3分)(雅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混合后,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下表所示.說法正確的是( )

甲乙丙丁

反應前質量分數(shù)/%70156.258.75

反應后質量分數(shù)/%357.548.758.75

A.丁一定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質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單質

D.該反應可能是分解反應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此題是借助質量守恒定律對反應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斷,再利用質量關系進行求解,反應中反應物質量會減少,生成物質量會增加,從而判斷生成物與反應物,即可判斷反應的類型.

解答:解:A、丁在反應前后質量沒有變化,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有可能是雜質,沒有參加反應,故A錯誤;

B、甲反應后質量減少70?35=35g,為反應物,乙質量減少15?7.5?7.5g,為反應物,丙質量增加48.75?6.25=42.5g,故B正確;

C、由B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甲+乙=丙,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乙都有可能是單質,也有可能是化合物,故錯誤;

D、由B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甲+乙=丙,故為化合反應,故錯誤;

12.(3分)(雅安)除去下列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用的試劑、方法均正確的是( )

編號物質雜質試劑除雜操作方法

ACO2CO?? 點燃

BCaOCaCO3水過濾、蒸發(fā)

CNaNO3溶液Na2CO3適量CaCl2溶液過濾

D銅粉鐵粉過量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A.AB.BC.CD.D

考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金屬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jù)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難溶于水,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C、Na2CO3能與適量CaCl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鐵粉能與過量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粉不與鹽酸反應,再過濾、洗滌、干燥,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二、非選擇題(共54分)

13.(8分)(雅安)某方便面的營養(yǎng)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

營 養(yǎng) 成 分 表

項目 每100克

能量 1966千焦

蛋白質 7.5克

脂肪 21.8克

碳水化合物 60.7克

鈉 2530毫克

(1)表中鈉是指 C (填序號).

A.離子 B.分子 C.元素 D.單質

(2)方便面中含的營養(yǎng)素有 4 種.

(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鹽可以是加碘鹽,人體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甲狀腺腫大 (填甲狀腺腫大或骨質疏松).

(4)若小明用天然氣煮方便面,請問天然氣主要成份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CH4+2O2 CO2+2H2O .

(5)若用漏勺撈煮好的方便面,與化學基本操作中的 過濾 原理相似.

(6)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食用食鹽不超過6克.假設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該方便面,相當于吃了食鹽 6.4 克(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元素的概念;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專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1)鈉、鈣、鉀、磷是指元素;

(2)食物的六大營養(yǎng)元素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維生素、無機鹽;

(3)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

(4)天然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在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據(jù)反應寫出反應的方程;

(5)根據(jù)過濾的原理分析回答;

(6)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100%,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食品中常以元素的質量來表各元素的含量.故選C.

(2)觀察圖表可知,方便面的營養(yǎng)成分有:能量、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故答案為:4;

(3)人體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狀腺腫大;故答案為:甲狀腺腫大;

(4)天然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在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故答案為:CH4+2O2 CO2+2H2O.

(5)用漏勺撈方便面,能將方便面和水分開,與化學基本操作中的過濾原理相似.故答案為:過濾.

(6)食鹽的成份是氯化鈉,氯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100%39.3%.2530毫克=2.53克,2.53克39.3%6.4克,故答案為:6.4克.

14.(10分)(雅安)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1)山藥中含有堿性皂角素,皮膚沾上會奇癢難忍.你認為可涂廚房中的 食醋 來止癢.

(2)某餅干包裝袋中用作干燥劑的是生石灰,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CaO+H2O=Ca(OH)2 .

(3)森林火災時,?撤コ鲆粭l隔離帶的目的是 隔離可燃物 .

(4)我們常用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乳化 功能.

(5)霧霾是一種災害性天氣現(xiàn)象,由于人類生 0 產、生活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細顆粒物,如果超過大氣的自凈能力,就會出現(xiàn)霧霾現(xiàn)象.請分析下列污染物中,會導致霧霾的是 D (填序號).

A.二氧化硫 B.臭氧 C.一氧化碳 D.PM2.5

(6)廚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B .

A.不銹鋼炊具 B.橡膠手套 C.純棉圍裙

(7)對自行車的支架進行噴漆處理可以防止其生銹,原因是 隔離空氣(或氧氣) .

(8)當汽車受撞擊后,汽車安全氣囊中的NH4NO3固體瞬間分解成N2O和一種常溫下的無色液體,反應方程式是 NH4NO3 N2O+2H2O .

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空氣的污染及其危害;乳化現(xiàn)象與乳化作用;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滅火的原理和方法;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

專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1)酸和堿能發(fā)生中和反應;

(2)干燥劑的主要成份是生石灰(CaO),吸收水分后生成氫氧化鈣Ca(OH)2,據(jù)此寫出化學方程式;

(3)欲解本題,可根據(jù)滅火原理有:①清除或隔離可燃物,②隔絕氧氣或空氣,③使溫度降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來解答.

(4)根據(jù)洗滌劑洗油污的原理考慮;

(5)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引起的.

(6)熟記有機合成材料的種類;

(7)鐵生銹是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發(fā)生的;

(8)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熟悉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必須依據(jù)客觀事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

(1)食醋呈酸性,可以與堿性物質反應;故填:食醋;

(2)生石灰能與水化合生成氫氧化鈣,所以可作干燥劑,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3)根據(jù)滅火原理,救火員首先開辟隔離帶的目的是清除或隔離可燃物.故填:隔離可燃物;

(4)洗滌劑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將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被水沖走,利用了乳化原理,所以說明洗滌劑具有乳化的功能;故填:乳化;

(5)霧霾是由可吸入顆粒物(PM2.5)引起的,故選D.

(6)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不銹鋼屬于金屬材料,純棉圍裙屬于天然纖維;故填:B;

(7)鐵與水、氧氣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在自行車支架上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銹,利用的是隔絕了空氣(或氧氣)和水的原理.

故填:隔離空氣(或氧氣);

(8)硝酸銨受撞擊時易分解產生一氧化二氮氣體和無色液體??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NO3 N2O故填:NH4NO3 N2O+2H2O.

15.(7分)(雅安)研究和控制化學反應條件有重要意義.

(1)同學們想探究雙氧水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了三次實驗,記錄各收集一瓶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實驗30%雙氧水的質量(g)加入的水的體積(mL)二氧化錳質量(g)收集時間(s)

110405200

220305100

33020 5 67

①. 取用二氧化錳的儀器是圖1中的 B (選填編號).

②.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H2O2 2H2O+O2 .

③.實驗3中,加入的二氧化錳質量為 5 g.

④.相同條件下,實驗3產生氧氣的速率最快,說明 相同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

(2)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雙氧水在70℃以上會較快分解產生氧氣.為了驗證加熱雙氧水也可以產生氧氣,同學們選擇圖2裝置(氣密性良好)進行實驗.實驗中觀察到試管內產生氣泡,但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沒有復燃,可能的原因是 氧氣中混有較多的水蒸氣 ,同學分析原因后,采用了 排水 法收集氣體,再檢驗,證明加熱雙氧水也可產生氧氣.

考點: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探究;氧氣的收集方法;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1)①根據(jù)二氧化錳是固體粉末選擇取用裝置;

②根據(jù)雙氧水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③根據(jù)題目中提供的數(shù)字結合實驗是探究雙氧水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分析數(shù)據(jù);

④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論;

(2)根據(jù)在加熱雙氧水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水蒸氣散出,使收集的氧氣不純及收集純凈氣體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1)①二氧化錳是固體粉末,取用時要用藥匙;故填:B;

②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故反應的方程式是:2H2O2 2H2O+O2

③實驗探究雙氧水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了三次實驗,所以實驗3中,加入的二氧化錳質量為5g;故填:5;

④通過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相同的條件下,雙氧水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故填:相同條件下,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2)在加熱雙氧水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水蒸氣散出,使收集的氧氣不純,所以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導管口沒有復燃;為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16.(11分)(雅安)(1)實驗室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CO2的原理是 CaCO3+CaCl2?CaCl2+H2O+CO2 (寫化學方程式),可選用如圖1的裝置 A、B、C (填序號)制CO2.設計B裝置時使用儀器a的目的是 通過加入液體的流速來控制反應的速度 .

(2)在反應裝置的殘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變化如圖2所示(提示:氯化鈣溶液呈中性):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的化學式是 CaCl2、HCl、NaCl .bc段溶液pH一直為7的理由是 在BC段發(fā)生的是CaCl2與Na2CO3的反應,CaCl2呈中性,與滴入的Na2CO3反應生成的NaCl溶液也呈中性,所以在BC段PH值為7 .滴入Na2CO3溶液的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依次是 有氣泡產生、有白色沉淀產生 .

考點: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鹽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1)根據(jù)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進行分析;

(2)根據(jù)圖示可知,開始時溶液的pH小于7,說明了溶液中有剩余的稀鹽酸,再加入碳酸鈉時,碳酸鈉應先與稀鹽酸反應,當反應完后再與氯化鈣反應,過量的碳酸鈉會使溶液顯堿性進行分析.

解答:解:(1)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Cl2?CaCl2+H2O+CO2,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所以可選用如圖1的裝置A、B、C制取二氧化碳,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所以設計B裝置時使用儀器a的目的是通過加入液體的流速來控制反應的速度;

(2)由圖示可知,b點溶液pH小于7,說明加入的碳酸鈉與溶液中的鹽酸反應,鹽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質為CaCl2、NaCl、HCl;b?c段溶液pH一直為7的原因是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滴入Na2CO3溶液的過程中,碳酸鈉先于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再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

故答案為:(1)CaCO3+CaCl2?CaCl2+H2O+CO2,A、B、C,通過加入液體的流速來控制反應的速度;

(2)CaCl2、HCl、NaCl,在BC段發(fā)生的是 CaCl 2 與Na2CO3的反應,CaCl2呈中性,與滴入的Na2CO3反應生成的NaCl溶液也呈中性,所以在BC段PH值為7,

17.(10分)(雅安)綠礬又名七水硫酸亞鐵(FeSO47H2O),其用途廣泛,可用于制鐵鹽、氧化鐵顏料、凈水劑、防腐劑、消毒劑等.綠礬(FeSO47H2O)的一種綜合利用工藝如下:

(1)細鐵絲在氧氣中可以燃燒,請寫出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Fe+2O2 Fe3O4 .

(2)綠礬與NH4HCO3在溶液中反應,有CO2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SO47H2O+2NH4HCO3=FeCO3+(NH4)2SO4+CO2+8H2O .

(3)隔絕空氣進行焙燒,鐵元素的轉化途徑是FeCO3 FeO Fe,實際作還原劑的是CO.寫出焙燒過程中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A.FeCO3 FeO+CO2

B. CO2+Cfrac{underline{;高溫;}}{;}2CO ;

C. FeO+COfrac{underline{;高溫;}}{;}Fe+CO2 .

(4)母液除雜后,欲得到(NH4)2SO4粗產品,操作步驟依次為蒸發(fā)濃縮、 降溫結晶 、過濾、洗滌、干燥.

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混合物的分離方法;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物質的制備.

分析:根據(jù)反應原理找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然后依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解:(1)細鐵絲在氧氣中可以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化學方程式為3Fe+2O2 Fe3O4;

(2)七水硫酸亞鐵和碳酸氫銨反應生成碳酸鐵、硫酸銨、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FeSO47H2O+2NH4HCO3=FeCO3+(NH4)2SO4+CO2

(3)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O2+C 2CO,

一氧化碳和氧化亞鐵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FeO+CO Fe+CO2;

故答案為:

(1)3Fe+2O2 Fe3O4

(2)FeSO47H2O+2NH4HCO3=FeCO3+(NH4)2SO4+CO2+8H2O

18.(8分)(雅安)某種氧化銅樣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為測定該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某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N2不參加反應,不考慮外界空氣對實驗的影響).

①該實驗需要測定的量:反應前后裝置Ⅱ的質量和 放入Ⅰ中的樣品 的質量

②充分反應后,裝置Ⅱ的質量增加了0.44g,求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請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③為達到實驗目的,對反應前取用10%的氫氧化鈉溶液要求是 8 g.

考點: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綜合計算(圖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計算題).

分析:①要計算氧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還須測定反應前樣品的總質量;

②根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方程式計算;

③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求出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即可.

解答:解:①要計算氧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還須測定反應前樣品的總質量;故填:放入Ⅰ中的樣品;

②裝置Ⅱ的質量增加了0.44g,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設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CO2 +2NaOH=Na2CO3 +H2O

44 80

0.44g x

x=0.8g

答: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0.8g;

③要通過測定裝置Ⅱ增加的質量計算氧化銅的質量,則生成的二氧化碳須被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則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溶質質量大于或等于0.8g,則10%的氫氧化鈉溶液大于或等于8g.故填:8.

化學網(wǎng)為大家推薦的九年級下冊期末化學試卷,還滿意嗎?相信大家都會仔細閱讀,考出一個滿意的成績,加油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huzhong/885607.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