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不安
出處:《詩經(jīng)·秦風(fēng)·黃鳥》。
意思:形容又發(fā)愁又害怕的樣子。惴(zhuì)惴:發(fā)愁和膽怯的樣子。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了,秦國決議用177名活人殉葬,其中包含子車氏家族的奄息、仲行、于虎三人在內(nèi)。這三人才干出眾,對秦國作出過很大的奉獻(xiàn),深受庶民愛戴,現(xiàn)在卻要無辜被活埋,秦國人對他們無窮同情,對統(tǒng)治者這種滅絕人道的暴行非常仇恨,他們無可奈何地創(chuàng)作了《黃鳥》一詩,來表白他們的悲痛跟憤怒之情。 內(nèi)容來自
這首詩保留在《詩經(jīng)·秦風(fēng)》里。它一共有三章。第一章寫道:“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傈。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黃雀啾啾叫悲涼,一齊落在酸棗樹上。誰跟穆公去從逝世?子車奄息好兒郎。這位奄息人人敬,一百個(gè)人比不上。走近泉臺(tái)要活埋。全身顫抖心里慌。那老天為何不睜眼,殺這好人不應(yīng)該!假如能夠贖他命啊,愿用百人來抵償!
第二章、第三章分辨寫仲行、子虎,意思都差未幾。后來,“惴惴其傈’這句詩,后來發(fā)展演化為成語“惴惴不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8362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