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讀后感:故都的秋,不清不靜不悲涼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dǎo)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清、靜、悲涼乃郁達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的景物特點和情感主旨,這似乎早已成定論!督處熃虒W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稱:“最能表現(xiàn)情景一體的是‘清’‘靜’‘悲涼’的描述。‘清’‘靜’,既是對客觀景物特點的描寫和總結(jié),又是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悲涼’,則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果真如此嗎?

筆者有一個直接證據(jù)、三個“旁證”,可以證明:不能將作者所寫的“故都之秋”的景物特點定為“清”“靜”和“悲涼”。

首先,從原文第1段的表述來看,“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不能等同于:北國的秋,特別的清,特別的靜,特別的悲涼。“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的中心詞是“來”,“清”“靜”“悲涼”是用來補充“來”的,也就是說“清”“靜”“悲涼”是在述說北國之秋到來的狀態(tài)的。而且,“來”字之前還有“卻特別地”四個字加以強調(diào)。所以,作者寫這句話應(yīng)該是在強調(diào)“秋”是怎樣到來的,而不是“秋”具有怎樣的特點。

其次,從第2段與第1段的關(guān)系來看,第2段與第1段構(gòu)成對比關(guān)系,借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反襯故都之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又用比喻的方式點明“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lǐng)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這也就是說,江南之秋來得是不徹底的,只有這北國之秋,才來得徹底。

第三,從第3至第11段所描述的五幅“秋景圖”來看,盡管人們可以挑出某些句子來說明這句寫的是“清”,那句寫的是“悲涼”,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某一幅秋景圖在集中描述“清”,另一幅秋景圖在集中描述“悲涼”,也不是每一幅秋景圖都分別描繪了“清”“靜”“悲涼”的特點。也就是說,這樣的語言表述是不連貫的,而行文必須做到語言表述連貫,這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

或許有人會說第5段的“秋蟬殘鳴”不是在整段地寫“靜”且表述連貫嗎?可是我們知道,“蟬噪林愈靜”并不是“秋”所獨有的,也就是說“靜”并不能算是“秋”所獨有的特點。何況,這段是不是要重點表現(xiàn)秋的“靜”,尚需推敲。

第四,從眾多解讀者的理解來看,或許是因為對哪里在寫秋之“清”的認識不一致吧,所以對“清”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有人認為“‘清’和‘靜’是相對于‘濁’與‘躁’而言的,‘悲涼’則是‘熱鬧’的反義詞”(《名作欣賞》,2004年第8期);有人則認為“清、清閑——恬靜安謐,這是故都秋的‘清’”(黃清華《〈故都的秋〉的畫面美和音樂美》);還有人則認為“清”“靜”“悲涼”既是“富有特色的故都之秋的一種‘客觀色彩’”,又是作者“當時內(nèi)心的‘主觀色彩’的真實流露”(《教學參考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05~206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er/160516.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二化學知識點之碳70所具有的超導(dǎo)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