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中2012~2013學年上學期期末考高三年生物科試卷一、選擇題(35題,1—20題每題1分,21—35題每題2分,共50分)1.下列關于細胞內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B.精瘦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質C.在人的一生中,細胞中的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逐漸上升D.多糖、蛋白質、核酸等是以碳鏈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2.關于下列四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甲圖中共有5種核苷酸B.乙圖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類物質C.組成丙物質的單糖是脫氧核糖或核糖D.在小鼠的體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如圖所示是由3個圓所構成的類別關系圖,其中I為大圓,Ⅱ和Ⅲ分別為大圓之內的小圓。符合這種類別關系的是A.III核糖核酸、III核酸 B.III DNA、III基因 C.III膽固醇、III維生素D D.Ⅰ生態(tài)系統(tǒng)、Ⅱ種群、Ⅲ群落 ) ①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質 ②酶的活性與PH有關 ③酶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④酶的數(shù)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 ⑤酶在體外也可發(fā)揮作用 ⑥溫度過高和偏低對酶活性影響的原理相同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5.①~④表示某細胞內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圖是在高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B.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C.結構①D.結構①和④都存在堿基A和T的互補配對.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使各種細胞的遺傳物質有所差異,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B.白化病患者的頭發(fā)變白是頭發(fā)基部的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所致C.對多細胞生物來說,體內總有一部分細胞處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的狀態(tài)D.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9.某科研小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中攪拌時間與放射性強弱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實驗過程中被侵染的細菌基本未發(fā)生裂解 B.實驗結果表明,做“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適宜攪拌時間為2min左右 C.即使充分攪拌也不可能使所有的噬菌體與細菌脫離 D.若攪拌4min時被侵染的細菌下降為90%,則上清液中35S的放射性會增強11.右圖為一家族的遺傳譜系,已知該病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個正常女孩,他們再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 B. C. D.12.下列變異中,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非同源染色體之相互交換片段同源染色體之間通過互換交換片段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發(fā)生改變染色體缺失或增加片段。A. ? B. C. ? D.13.基因型為AA、Aa、aa的一個種群后代,在環(huán)境中的生存能力是AA=Aa>aa,則在長期的選擇過程中,不正確的是( )A.這對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huán)境B.A的基因頻率將逐漸增加,而a的基因頻率將逐漸下降C.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D.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有利變異的保存A. 圖中進行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B(yǎng).過程中發(fā)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C. 實施過程依據(jù)的主要生物學原理是細胞增殖D. ④過程的實施中通常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15. 下圖為某反射弧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虛線內代表神經(jīng)中樞,下列敘A.a(chǎn)端與效應器相連接,端與感受器相連B.c處的液體是組織液,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影響興奮的傳遞C.刺激點D.把某藥物放在c處,刺激e點,處無電位變化,說明該藥物能阻斷神經(jīng)元之間的興奮傳遞)()A.赤霉素是植物激素B.赤霉素的化學本質是有機物C.植物能產(chǎn)生赤霉素 D.赤霉素能促進水稻植株長高種群在理想環(huán)境中,呈“J”型曲線增長(如圖曲線甲);在有環(huán)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曲線增長(如圖曲線乙)。草魚)21.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的蛋白質是同一種蛋白質B.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fā)生改變C.tRNA、mRNA、rRNA都參與蛋白質的合成D.常溫條件下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呈現(xiàn)橘黃色與合成與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AB.細胞膜結構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C.細胞識別與物質①有關D.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②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25. 鹽堿地中生活的某種植物,其細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種載體蛋白,能將細胞質中的Na+逆濃度梯度運入液泡,降低Na+對細胞質中酶的傷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DNA聚合酶兩種保證復制的準確性即選擇性添加正確的核苷酸和校讀(移除錯配的核苷酸)。突變的DNA聚合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確度更高下列正確的是A. 翻譯突變酶的不發(fā)生改變 B. 突變酶突變酶不利于進化突變酶.某人通過實驗研究化合物X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如圖。曲線Ⅰ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線Ⅱ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的是A.曲線Ⅰ作為實驗對照B.化合物X未影響淀粉酶活性的最適溫度C.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則曲線Ⅱ的頂點上移D.化合物X對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30.下關于人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敘述,的是 A.下丘腦對水的平衡、體溫的相對恒定、血糖穩(wěn)都有調節(jié)作用B.C.D.科學家做過如下的試驗(如圖所示)a. 把不含生長素的兩小塊瓊脂放在燕麥胚芽鞘下端b. 去胚芽鞘尖端,把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放在一段燕麥胚芽鞘形態(tài)學上端,把另兩小塊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作為接受塊放在下端c. 把一段燕麥胚芽鞘倒轉過來,把形態(tài)學上端朝下,做與b同樣的試驗。三個試驗都以單側光照射。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分析接受塊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33.人體血糖濃度的相對穩(wěn)定受多種因素影響,F(xiàn)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島B細胞被自身免疫反應所破壞,丙的胰島B細胞功能正常、體內含有抗胰島素受體的抗體。甲在某次運動前后血糖濃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bc段血糖濃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運動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產(chǎn)生量B.cd段血糖濃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C.給丙注射胰島素能夠有效調節(jié)其血糖水平D.用斐林試劑對甲、乙兩人空腹時尿樣進行檢測,水浴加熱后觀察到的顏色兩者明顯不同A. 大腦皮層和下丘腦 B. 下丘腦和大腦皮層 C. 下丘腦的神經(jīng)細胞和垂體 D. 腎上腺和下丘腦35.如圖為某一區(qū)域內共同生活的M、N兩物種的資源利用曲線(縱、橫坐標分別表示被M、N兩個物種所攝取的食物數(shù)量和種類),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 A.M與N將呈現(xiàn)S型增長 B.b越大,生物適應環(huán)境能力越強C.當曲線不重疊時,M與N也存在競爭D.d<b時,M與N之間的競爭激烈 二、非選擇題(五大題,共50分)36.(1分)下圖中A、B、C、D是某植物根尖局部放大圖,E是其中某個細胞的分裂圖像,請據(jù)圖回答問題:(1)與洋蔥葉肉細胞相比,B處細胞內不具有的細胞器是 。(2)做“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主要觀察上圖_______的細胞。此處的細胞能產(chǎn)生 ,其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若用單側光照射洋蔥根尖,則根會向 彎曲生長(3)E圖示洋蔥根尖細胞部分染色體及有關基因,E細胞中含有 個染色體組。若用15N對⑤號染色體上的DNA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標記了n個這樣的細胞連續(xù)分裂三次,形成含15N的子細胞數(shù)是 個。假設該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E圖中若④號染色體上有A、B基因,則a、b基因位于 號染色體上。()圖A、B、C、D所示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功能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根據(jù)上述有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植物釋放的氧氣產(chǎn)生于光合作用的 (光/暗)反應階段μL/cm2葉面?min;光照強度為2~10單位時,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是。下圖A是某種雌性動物細胞分裂示意圖,圖B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時期核DNA數(shù)量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1)A細胞中含有 個圖B(2)A細胞中染色體①上基因B與b的 ,B與b分離發(fā)生在B圖的 段。B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在 段。(3)若圖A細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為ABb的子細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② 。(4)在C圖坐標中畫出該動物細胞正常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之比”變化曲線圖。10分)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產(chǎn)生的一種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學物質?刂圃撓鄬π誀畹膬蓪Φ任换颍ˋ、a和B、b)分別位于兩對染色體上。用兩個無法產(chǎn)生豌豆素的純種(突變品系1和突變品系2)及純種野生型豌豆進行雜交實驗,F(xiàn)1自交得F2,結果如下組別親本F1表現(xiàn)F2表現(xiàn)Ⅰ突變品系1×野生型有豌豆素有豌豆素,無豌豆素Ⅱ突變品系2×野生型無豌豆素有豌豆素,無豌豆素Ⅲ突變品系1×突變品系2無豌豆素6有豌豆素,16無豌豆素⑴ 根據(jù)以上信息,可判斷上述雜交親本中,野生型、突變品系1、突變品系2的基因型分別為 、 、 。Ⅲ組的F2中,無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雜合子所占F2中無豌豆素豌豆的比例為 。⑶ 為鑒別第Ⅱ組F2中無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取該豌豆自交若后代 ,則其基因型為 。蝗艉蟠 ,則其基因型為 。⑷現(xiàn)有純種親本4,其基因型與上表親本均不同,它與其他豌豆雜交的F1中(有/沒有)能產(chǎn)生豌豆素的植株。.實驗方案:取若干長勢相同、處于生殖生長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組,做下圖A所示的處理。(1)生長素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san/1966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