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系列位置效應與課堂教學的開頭、結(jié)尾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學習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就不同。例如,識記一篇文章,開頭部分和結(jié)尾部分的識記效果就比中間部分的效果好。
系列位置效應告訴我們:高三物理總復習由于缺乏新意,學生感到枯燥,要想提高復習效率,除了課堂中間要突出重點外,更要重視課堂教學的開頭和結(jié)尾。上課依始,要讓學生精神飽滿、情緒高昂,教師要在黑板上醒目的位置板書本節(jié)課的標題,要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中心內(nèi)容有深刻的記憶。在課堂結(jié)尾時要安排好時間進行總結(jié),要提綱挈領地板書本節(jié)課的知識結(jié)構。要做到龍頭鳳尾,而不是平淡地開頭草草地收尾。
二、 遺忘曲線與及時復習
高三總復習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準確地記憶地物理概念、定理、公式、典型題型的解題方法,而遺忘卻是記憶的天敵。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復習了后面的內(nèi)容,前面的內(nèi)容又忘記了。如何提高記憶的效率就成了高三復習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總結(jié)了人類的記憶規(guī)律并繪制了遺忘曲線。他發(fā)現(xiàn)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記憶的初期遺忘最快,以后逐漸變慢。這就要求我們學習過后要及時組織復習,而且要多次復習,知識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學生的時間是有限的,而且要多、學多門學科,不可能無限地重復,這就有個科學復習的問題。什么樣的重復才是科學有效的呢?必須按照遺忘規(guī)律復習,學習的第一天后要復習,三天后要再復習一次,一周后還要復習一次?傊谶z忘發(fā)生之前就復習,把即將遺忘的知識從大腦深處喚回來。在高三的總復習中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周周練,每周把近期學習的主干知識通過試題的形式練習一次,練習的目的不求全面透徹掌握,只求喚回即將失去的記憶。
讓我們記住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的話:“不要等墻倒了再來造墻”,也就是說不要等知識忘得一干二凈后再去重新學習,否則代價就太大了。
三、 超限效應與教學的度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令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jié)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心理學把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學校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學生犯了錯誤有的老師或家長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反復批評,使學生從內(nèi)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后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叛逆心理和反抗心理,甚至拒不承認錯誤,到最后頂撞老師、家長。對學生的錯誤要批評有度,只要學生知道自己錯了就行,適可而止,見好就收,否則適得其反。
超限效應在高中物理總復習中還表現(xiàn)為認知超載。不少老師總想講深講透講全,常常希望把一些問題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jié)。例如:萬有引力守律及其應用是高考常考的知識點,有的老師就把萬有引力定律及天體運動的問題歸納為“天體運動十大問題”進行復習,這種歸納是全面系統(tǒng)的,但是學生一聽說天體運動有十大問題心理就自然嘀咕:這么多問題我能掌握嗎?那種學習的欲望就大打折扣了。倒不如用三五句話歸納天體運動的解題思路和要領,學生更易接近。
超限效應表明學生頭腦中存在著一個認知極限,在高三物理總復習的課堂教學中要安排好容量。在布置作業(yè)時一定要少而精,不要超出學生的容忍極限:例如學校放兩天假,如果只發(fā)一張物理試卷學生可以接受,并且會認真完成,如果布置3張或5張試卷給學生,說不定學生1張都不會認真完成,相反還會討厭這位老師。
超限效應表明對考得不好的學生老師不宜過度關注。曾經(jīng)有一位學生父親是教育局的主要領導,高三前兩次大考考得不好,各科老師都不斷去找他談話,上課經(jīng)常抽他回答問題,結(jié)果考試一次不如一次。倒是后來各科老師象對待其它同學一樣對待他,結(jié)果高考還考出了理想的成績。老師的過度關注會給學生更多的壓力,使學生產(chǎn)生焦慮心理,影響考試的發(fā)揮。
四、 思維定勢的利與弊
思維定勢是指思維在形式上常常采用的、比較固定的甚或是相對凝固的一種思維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內(nèi)容。思維定勢是人的思維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是人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形成的經(jīng)驗。思維定勢既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也有它的負性一面。思維定勢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可以說思維定勢是思維的惰性。
在高中物理總復習中既要讓學生建立一些典型模型,對常規(guī)問題進行歸類復習,逐漸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但又要防止學生過分依賴思維定勢。有的學生甚至不認真讀題,不認真審題,甚至沒有搞清楚題目要求就開始答題,例如多數(shù)選擇題是選出正確選項,而恰好有道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相當一部分學生就要犯錯誤。再比如有一道選擇題要求選出符合史實的是:A、亞里氏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伽利略認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C、牛頓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話測量了萬有引力常量。D、法拉第提出了場的觀點。很多學生不選A,因為他們認為題目要求選出正確選項。這就是沒有認真讀題、思維定勢造成的結(jié)果。
在高中物理總復習中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定勢,例如看到圓周運動就要想到向心力,另一方面又要讓學生打破思維定勢,防止思維定勢的陷阱。防止思維定勢陷阱的最佳方法就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養(yǎng)成一切以條件為轉(zhuǎn)移的辯證思維習慣。任何物理規(guī)律都是有條件的,不能死記硬背物理定律,例如有的學生只記到繩上各點拉力相等、彈簧的彈力不能突變等等結(jié)論,而不去深刻理解這些結(jié)論的條件,遇到變化的情境必錯無疑。繩上各點拉力相等是因為不計繩的質(zhì)量的必然結(jié)果,如果不是輕繩這個結(jié)論就不能用。彈簧的彈力不能突變是彈簧兩端連結(jié)有物體的必然結(jié)果,因為彈力的變化取決于彈簧的形變量,彈簧兩端連結(jié)物體后物體發(fā)生位移需要時間。
五、暗示效應
心理學把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使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這種現(xiàn)象稱為“暗示效應”。
其實暗示效應無處不在。在物理考試中學生常常認為越后面的試題越難,最后一道題是最難的題。因此,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常常放棄后面的題不做。如果命題老師把試題的順序設置不好,如果試卷有3道計算題而把最難的題放在第1,學生做不起第1道就會感到慌張,因為他認為第1道就這么難,后面的題會更難,必然影響整個考試的發(fā)揮。曾經(jīng)有人做過實驗:把3道題拿到甲班做,老師明確告訴學生第1題最難你們不容易做對,第2題較簡單,第3題最簡單,結(jié)果學生受老師的暗示,2、3題做對的人明顯多些。然后再把同樣的題拿到乙班去做,給學生說1、2題簡單,3題最難,結(jié)果1、2題做對的就多。
在高中物理總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給學生暗示:我行,我能行。學生也要經(jīng)常給自己心里暗示:我行!一定行!讓學生的信心得到強化。有的老師在學生沒有考好或者沒有理解時,總是怨學生笨,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這樣下去一次次地暗示學生讓學生深信自己學不好物理,自己比別人笨,結(jié)果真的就學不好,就比別人笨。當學生做對了時,當學生進步了時教師要及時鼓勵,好的學生是鼓勵出來的,決不是教師罵出來的。
來源:調(diào)研的博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san/252599.html
相關閱讀:高三花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