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 (時間:分鐘 分值: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圖為嘉峪關地區(qū)出土的魏晉時期畫像磚,據此可以判斷當時( )。A.我國北方開始出現鐵犁牛耕B.西北地區(qū)農耕技術全國領先C.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得到推廣D.我國古代犁耕技術已經定型2.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齊腰”,“寸麥不怕尺水,尺麥但怕寸水”。以上農諺反映了( )。A.勞動人民根據節(jié)氣來安排農業(yè)生產B.勞動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規(guī)律C.農業(yè)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生產部門D.我國古代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特點3.“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毙纬缮鲜鲇^念的根源( )。A.重農抑商政策 B.資本主義萌芽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D.君主專制制度4.謝靈運在其《山居賦》中說:“春秋有待,朝夕須資。既耕以飯,亦桑貿衣。藝菜當肴,采藥救頹!边@說明他的田莊( )。A.主要從事商品生產 B.生產分工明確,交換頻繁C.屬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D.主要從事手工業(yè)生產5.中國古代瓷器和絲織品的圖案、畫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這表明( )。A.人們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 B.中國古代封建迷信意識濃厚C.中國人普遍有較高的藝術素質 D.人們對封建黑暗統治強烈不滿6.“昔圣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睆摹秶Z?齊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手工業(yè)經營形態(tài)是( )。A.官營手工業(yè) B.家庭手工業(yè)C.民營手工業(yè) D.官營和民營合并的手工業(yè)7.印尼雅加達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寫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國古陶瓷,比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盤兩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國古陶瓷上出現阿拉伯文字主要( )。A.是適應對外貿易的需要 B.是適應貴族生活多樣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聯系的加強 D.體現了兼收并蓄的對外政策8.《宋代商業(yè)史研究》說:“在此期間,以從唐代以來諸個別資本相互競爭中發(fā)達起來的信用慣行為背景,紙幣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鐵錢不便而開始成為支付手段,政府則強制通用紙幣為代用貨幣!辈牧纤从车恼_信息是( )。A.紙幣在唐代就開始廣泛使用B.紙幣最早在四川地區(qū)直接使用于商業(yè)C.政府完全放棄了重農抑商政策D.自此紙幣成為商業(yè)流通的唯一貨幣形式9.詩歌是時代風貌的體現。下列詩句能夠證明坊市制度開始被打破的是( )。A.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B.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客C.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D.市人日中集,于利盡錐刀10.明清之際,中國人逐漸沖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織布”的傳統觀念,形成“家有良田萬頃,不如日進分文”、“街頭一席地,強似百畝田”的意識,這主要是由于( )。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B.專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響 D.抑商政策的松動11.中國古代婦女擇偶一般“悔作商人婦”,而到明清之際,江南等地出現了“寧肯嫁與商人”的現象。這一變化說明( )。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傳統社會結構解體B.商品經濟發(fā)展,傳統觀念發(fā)生變化C.反封建思想產生,平等觀念深入人心D.西學東漸,中國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12.《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時商賈進京師,委錢諸道進奏院(藩鎮(zhèn)在京師的邸舍)及諸君、諸使富家,以便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辈牧戏从吵霎敃r( )。A.商業(yè)繁榮 B.金融業(yè)發(fā)展到成熟階段C.交通便利 D.城市經濟功能大大增強13.唐朝前期存在三種土地占有情況。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這種占有關中最多,長江流域次之,關東最少。二是按均田法農民占有的土地。這種占有關東最多,長江流域次之,關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開墾的土地。在關中地區(qū),農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主要是因為該地區(qū)( )。A.商品經濟發(fā)達 B.存在井田制C.小農經濟落后 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14.中國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鄭和下西洋時達到了頂峰。然而,1793年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問清朝時“驚奇地發(fā)現中國的帆船很不結實,由于船只吃水淺,無法抵御大風的襲擊,中國船的構造根本不適應航海!睂е庐敃r中國造船技術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國的綜合國力大幅度下降 B.中國奉行“閉關鎖國”政策C.中國致力于內河航運的發(fā)展 D.西方把蒸汽機運用于造船業(yè)15.明清時期(鴉片戰(zhàn)爭之前),中國在農耕文明軌道上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并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向工業(yè)文明演進的趨向。其中“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主要是指( )。A.民營手工業(yè)占據了主導地位B.“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關系C.江南出現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D.白銀逐步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1.現代西方學者用三個“G”來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動機,即上帝(God)、榮譽(Glory)和黃金(Gold)。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對黃金的狂熱追逐 向海外傳播基督教 開發(fā)土地資源 弘揚騎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 B. C. D.17.“雖然遠航的目的是尋找黃金,但證明了地球是圓形的,這對科學的發(fā)展和人們宇宙觀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A.推動了地理大發(fā)現和科學進步 B.滿足了宗教人士擴張?zhí)熘鹘痰脑竿鸆.反映了西歐工商業(yè)發(fā)展的要求 D.使西歐國家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經濟的時代,而古希臘的戰(zhàn)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說過:“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眑7世紀時控制海洋、擁有海上殖民霸權的國家是( )。A.西班牙 B.荷蘭 C.英國 D.法國.1562年,英格蘭人約翰?霍金斯從非洲擄掠了一批黑人運往美洲,以補充當地甘蔗種植園的勞動力。對此表述正確的是( )。A.這次航行借助了西風漂流B.蒸汽機為販奴船提供了新動力C.歐洲殖民擴張活動從此開始 D.促進了美洲種族成份的多樣化.某史學家說新航路開辟以來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體系既促進著全球的聯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這里“全球分裂”指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爭奪殖民霸權歐洲形成了兩個政治軍事集團美蘇爭奪世界霸權格局形成歐洲與亞、非、拉美國家之間的鴻溝擴大.觀察1854~1856年英國進出口貿易統計表,從表中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英國( )。原材料食品工業(yè)制造業(yè)出口貿易7%8%85%進口貿易61%33%6%A.殖民體系初步形成B.農輕重比例發(fā)展失調C.進出口貿易逆差嚴重D.工農業(yè)資源嚴重不足.某班歷史小組在自主學習和探究《改變世界的工業(yè)革命》一課之后對其“改變世界”的理解各自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認為最能體現出“改變世界”的是 A.改變了生產工具和經濟組織造成了人類社會的大轉型造成了東方從屬于西方的國際格局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世紀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開通了‘直達火車’使歐洲人的活動從內海邁向遠洋開始了真正的全球時代!辈牧显u論的是哪一技術的應用( A.采礦技術蒸汽技術電力技術無線通訊技術.世紀中后期“貴族每天酗酒賭博來消磨時光結果負債累累一個年薪鎊的下院書記官一年受賄鎊新興的工廠主階層一心只想如何發(fā)財有了錢就在自卑驅使下拼命講排場”。這最能體現出( A.工業(yè)革命引發(fā)了道德危機工業(yè)革命導致英國政治更加混亂工業(yè)革命引發(fā)階級關系的變動工業(yè)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9世紀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規(guī)模發(fā)展,廣泛流行于資本主義世界各國。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圍從金融、交通和公共事業(yè)等基礎設施向鋼鐵、機器制造和商業(yè)擴散,遍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這一“發(fā)展”客觀上反映了( )。A.新興工業(yè)擴大規(guī)模的要求B.科研與生產的直接結合C.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D.帝國主義對外擴張的要求.美國石油開采量從1860年的50萬桶上升到1910年的2億桶以上,反映了當時美國( )。新能源的開發(fā)成為重要產業(yè) 重工業(yè)地位上升內燃機廣泛應用 成為最大石油輸出國A. B. C. D.27.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的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時間英國美國德國1860年27.59.161900年191312A.經濟危機的影響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進行C.交通運輸的改進 D.世界市場的形成.“引起我們注意的還不僅是資本數額的巨大……同時還有消除競爭用有計劃的生產組織代替資本主義生產中占統治地位的無政府狀態(tài)!辈牧现凶髡叩囊鈭D是( A.用機器工廠代替手工工場用手工工場代替家庭手工業(yè)用壟斷組織代替機器工廠用國家壟斷代替私人資本.19世紀末,隨著世界被列強瓜分完畢,形成由歐洲列強支配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它從一個側面說明( )A.工業(yè)生產方式極大地開闊和拓展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和活動范圍B.財富積累的巨大可能性刺激了人們追求利益的欲望和擴張實力C.社會發(fā)展機制上的革命性變化帶動了全方位的社會形態(tài)的轉型D.在交融與沖突中主流文明橫向拓展加速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框架的整體世界基本形成,世界聯系密不可分,這對世界發(fā)展的積極作用不包括( )A.世界動植物物種的廣泛交流B.引發(fā)了列強重新分割世界的激烈斗爭C.交通運輸工具的革命性變革D.東西方交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碰撞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0分,共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白圭,用人也!坠鐦酚^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與:出售)!厱r若猛獸摯鳥之發(fā)。故曰:‘吾治生產(經商之事),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w天下言治生祖白圭!薄皡尾豁f者,陽翟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薄(西漢)司馬遷《史記》材料二 在唐前期一百多年農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上,社會經濟呈現全面繁榮! 豆揽蜆贰芬辉娚綎|省臨沂市某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yi/21198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