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面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四顆,它的體積在太陽系中居第七位。由于火星上的巖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因此這顆行星又常被稱作“紅色的星球”。它同地球的距離不斷變化,因此它的亮度也不斷變化:最暗時的視星等約為 1.5等;最亮時則達到-2.9等,比最亮的天狼星還亮得多。它在眾恒星間的視位置也不斷變化,時而順行,時而逆行;鹦潜鹊厍蛐,赤道半徑為3,395公里,為地球的53%,體積為地球的15%,質(zhì)量為地球的10.8%,表面重力加速度為地球的38%。這顆紅色的星球異常寒冷和干燥。盡管如此,火星仍然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它的體積比地球小,大氣也比地球稀薄。
火星的南半球是類似月球的布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原,而北半球大多由年輕的平原組成;鹦巧细24公里的“奧林匹斯”山可稱為是太陽系中最高的山脈。在距火星大約幾萬公里的地方,有兩顆非常小的星體,它們是火星的衛(wèi)星。即火衛(wèi)一和火衛(wèi)二。
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而在西方古羅馬的神話中,把它形象地比喻為身披盔甲渾身是血的戰(zhàn)神“瑪爾斯”,敔査乖谙ED神話中的名字叫阿瑞斯。
與地球相似,火星周圍也籠罩著大氣層;鹦谴髿鈱拥闹饕煞质嵌趸,其次是氮、氬,此外還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氣。火星大氣層與地球大氣層都有氮存在,這是火星與地球最大的相似之處。
火星大氣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表面大氣壓500~700毫巴。火星大氣溫度垂直分布與地球不同:由表面至50公里高度
德國《明鏡》周刊報道,正在火星軌道上轉(zhuǎn)動的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的觀測結(jié)果,證實了過去一些科研小組的結(jié)論:在火星大氣層中德國《明鏡》周刊報道,正在火星軌道上轉(zhuǎn)動的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的觀測結(jié)果,證實了過去一些科研小組的結(jié)論:在火星大氣層中含有甲烷,這為火星上可能有以微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jù)。
甲烷俗名叫沼氣,即使在地球上,現(xiàn)在也有細菌之類的一些微生物,它們依靠從氫和二氧化碳中制造的甲烷維持生命,從而可以在沒有氧氣的環(huán)境下生存。科學家根據(jù)化學知識認為,如果火星上有甲烷存在,這些甲烷不能產(chǎn)生很久,最多也不過是在幾百年前形成。因此,這里必然有一個能不斷向火星大氣提供甲烷的“源泉”。這個“源泉”有三種可能:一是外來的小行星或彗星等碰撞火星帶來甲烷;二是火星火山爆發(fā)噴出的;三是火星上微生物制造出來的。從而證實火星有生命的觀點,最后一種可能最受歡迎,因為這本身就是證實。此外,科學家根據(jù)現(xiàn)有觀測完全排除第一種可能。對于第二種可能分析上有些麻煩。首先,目前火星上沒有活火山,但是科學家說,這并不說明問題,因為根據(jù)“火星快車”對火星上的死火山的觀測,它們有的甚至是在幾百萬年前才成為死火山,而以前的幾十億年一直活躍。而且,即使甲烷來自火山噴發(fā),也無損于科學家猜測火星有生命,因為火山噴出的巖漿使表面下的水以液體形式存在,從而易于生命存在。
其實,此前美國夏威夷的紅外天文望遠鏡,以及設在智利的“雙子星座”天文觀象臺,都發(fā)現(xiàn)過火星大氣中有甲烷的跡象,但是“火星快車”上裝備了“行星傅立業(yè)頻譜儀”,因此能根據(jù)所測量到的火星大氣頻譜中顯示出來的為甲烷所獨有的頻譜段,而確定性地證實火星大氣中存在甲烷。這一點上,現(xiàn)在正在火星表面探測的美國“勇氣號”和“機遇號”兩個火星車,卻遠遠趕不上,因為它們主要擔負地質(zhì)勘探任務,沒有相應的測量甲烷的儀器。
含有甲烷,這為火星上可能有以微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jù)。
據(jù)國外媒體1月10日報道,美國宇航局想知道為何火星上曾有過水而今卻成了寒冷沙漠?為弄清原因,美國想研究火星的大氣情況,而二大被選中的火星探測器將競相爭取此令人動心的火星發(fā)射任務。
地理網(wǎng)有最全面的地理知識,歡迎大家尋找更多對您有幫助的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035621.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