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高考科技文閱讀十大“雷區(qū)”?
高考科技文閱讀十大“雷區(qū)”
解答高考科技文閱讀題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題干要求,判斷選項正誤”。綜觀2019年高考試卷中的科技文閱讀試題我們可以發(fā)現,命題者將選項的干擾點基本都設置在如下十大“雷區(qū)”上。(注:根據需要摘選部分試題)
1.部分與整體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在事物的范圍上設置干擾,故意將閱讀材料中對部分事物情況的判斷表述為對與其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所有事物情況的判斷。如:
【有效閱讀信息】
不是所有輸入信號都能激發(fā)神經細胞產生自己的信號。神經元就像個微處理芯片,它通過突觸接收大量的信號,并且不斷地把從突觸接收到的輸入信號進行整合。但不同的是,微處理器有許多輸出途徑,神經元則只有一個,就是它的軸突。所以,神經元對輸入信號的反應方式只有一個:要么通過軸突激發(fā)一個沖動,向回路中相鄰的一個神經元發(fā)出信號,要么相反,不發(fā)出信號。
(浙江卷第9題)下面是對神經元工作原理的簡單概括,恰當的一項是
A.神經元通過突觸接收信號,并對信號進行整合,再通過軸突激發(fā)一個沖動,向四鄰的每一個神經元發(fā)出信號,或不發(fā)出信號。
剖析:根據原文,神經元對輸入信號的兩種可供選擇的方式之一是“通過軸突激發(fā)一個沖動,向回路中相鄰的一個神經元發(fā)出信號”,而A項卻將其表述成了“向四鄰的每一個神經元發(fā)出信號”,這就犯了將“部分”表述為“整體”的錯誤。
2.已然與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經產生的情況,“未然”是事物即將出現的情況。命題者設計干擾項時,有時會故意將“即將出現的情況”表述或推斷為“已經產生的情況”。如:
【有效閱讀信息】
摩根承認,現在還難以區(qū)分出隕石撞擊和“凡爾納爆炸”留下的遺跡。為此,還需要找到存在氣體釋放管道的痕跡。摩根相信,相關的管道痕跡就埋在噴流出來的洪流玄武巖的巖石下面。有朝一日,或許這些證據能在地震圖片和重力勘測中顯示出來。
(天津卷第10題)根據本文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C.隕石撞擊地球與“凡爾納爆炸”現象不同,因此,我們現在可以根據撞擊遺跡確定其屬何種現象。
剖析:根據原文,“現在還難以區(qū)分出隕石撞擊和‘凡爾納爆炸’留下的遺跡。為此,還需要找到存在氣體釋放管道的痕跡……有朝一日,或許這些證據能在地震圖片和重力勘測中顯示出來”,而C項卻將其表述成了“我們現在可以根據撞擊遺跡確定其屬何種現象”,這就犯了把“未然”誤作為“已然”的錯誤。
3.或然與必然
事物從發(fā)展的趨勢來看,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發(fā)生”;另一種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發(fā)生”。命題者設計干擾項時,常將“或然”的趨勢表述成“必然”的趨勢。如:
【有效閱讀信息】
太陽風也會引發(fā)磁層亞暴。在磁層亞暴期間,距離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處可能會產生強烈的真空放電和高壓電弧,給同步軌道上的衛(wèi)星帶來災難,甚至導致衛(wèi)星隕滅。1998年5月發(fā)生的一次太陽風使美國發(fā)射的一顆通訊衛(wèi)星失靈,導致美國4000萬個尋呼用戶無法收到信息。
(江西卷第10題)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A.強勁的太陽風一旦引發(fā)磁層亞暴,將導致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wèi)星失靈甚至隕滅。
剖析:根據原文,強勁的太陽風一旦引發(fā)磁層亞暴,“距離地球表面36000公里的高空處可能會產生強烈的真空放電和高壓電弧,給同步軌道上的衛(wèi)星帶來災難,甚至導致衛(wèi)星隕滅”。據此可知,“導致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wèi)星失靈甚至隕滅”只是強勁的太陽風引發(fā)磁層亞暴期間可能帶來的一種災難,而A項卻將此表述成了一種必然災難,這就犯了將“或然”表述成“必然”的錯誤。
4.先期與后期
命題者在事物產生的時間上設置干擾,有時將先期表述為后期,有時將后期表述為先期,有時將先期或后期表述為“先期和后期”。如:
【有效閱讀信息】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科學家就發(fā)現在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信號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參與了嗅覺信號的傳導過程。當阿克塞爾和巴克在構建嗅覺信號通路理論時,他們發(fā)現嗅覺受體屬于G蛋白受體家族,蒙在嗅覺系統(tǒng)這個謎團上的“蓋頭”,終于被掀開了一角。
(廣東卷第7題)下列對文中嗅覺研究成果的承接順序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B.在嗅覺信號通路理論提出后,科學家又發(fā)現了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信號通路。
剖析:根據原文,阿克塞爾和巴克描述的“嗅覺信號通路理論”,是在“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參與了嗅覺信號的傳導過程”和“科學家就發(fā)現在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信號通路”這兩個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而B項卻將其表述成了“在嗅覺信號通路理論提出后,科學家又發(fā)現了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信號通路”,這就犯了將“后期”的“嗅覺信號通路理論”誤作為“前期”研究成果,將“前期”的“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信號通路”誤作為“后期”研究成果的錯誤。
5.主要與次要
事物的變化發(fā)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現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題者設計干擾項時,有時會將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如:
【有效閱讀信息】
不過,從地理空間關系的角度說,山脈的意義則多在于阻隔或護衛(wèi)。從宏觀人文地理格局上觀察,從中條北面翻越到南面與從南面翻越到北面,意義是不一樣的。中條山北面的汾運盆地是一個群山環(huán)繞比較封閉的地區(qū),這里的人們可以過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發(fā)展,就必須沖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條,進入黃河谷地,進而東向伊洛,春秋時代的晉國走的就是這樣一條強國之路。反之,從南面北越中條,往往是強者的入侵行為,商朝勢力曾向北擴張,雖有改朝換代的政治意義,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會巨變。
(全國卷一第6題)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B.從地理空間關系的角度說,中條山的意義在于聯(lián)結汾運盆地和黃河谷地。
剖析:該段的中心句是“不過,從地理空間關系的角度說,山脈的意義則多在于阻隔或護衛(wèi)”,為了闡釋這一觀點,下文以“中條山”為例分兩層作了說明:一層是“中條山是阻隔”,中條山北面的汾運盆地的人們若求大的發(fā)展,就必須沖破中條山這道自然屏障,向南跨越,進入黃河谷地,進而東向伊洛;另一層是“中條山是護衛(wèi)”,從南面北越中條,就意味著是強者的入侵行為。無論從中心句中的關鍵詞“多在于”來看,還是從下文的舉例闡釋來看,“中條山”從地理空間關系的角度說意義都在于“阻隔或護衛(wèi)”,而B項卻將“中條山”這一“中國文明起源”上的主要意義說成了“在于聯(lián)結汾運盆地和黃河谷地”這一純粹地理空間位置上的次要意義,這就犯了將“主要”和“次要”倒置的錯誤。
6.原因與結果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在事物的因果關系上設置干擾,或將因果關系顛倒,或強加因果關系。如:
【有效閱讀信息】
這種可怕的噴發(fā)機制讓摩根想起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的一種能將物體發(fā)射入太空的巨型槍,故將此爆炸命名為“凡爾納爆炸”。
(天津卷第9題)下列對于“凡爾納爆炸”理論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凡爾納爆炸”的噴發(fā)機制是摩根受《從地球到月球》小說中的巨型槍原理的啟發(fā)而發(fā)現的。
剖析:根據原文,摩根是因“這種可怕的噴發(fā)機制”想起“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中的一種能將物體發(fā)射入太空的巨型槍”的,而C項卻表述成了摩根的“‘凡爾納爆炸’的噴發(fā)機制”是受凡爾納“《從地球到月球》小說中的巨型槍”原理的啟發(fā)而發(fā)現的,這就犯了因果關系顛倒的錯誤。
7.言此與言彼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在表述對象上設置干擾,將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將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
【有效閱讀信息】
202019年11月我國古生物學家在貴州甕安縣北斗山區(qū)的巖石層中,發(fā)現了5.8億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兩側對稱多細胞動物的化石。(第二段)……盡管這一古老動物軀體很小,科學家還是辨別出了它內部的幾個器官:一對體腔和成對排列的感覺窩,消化道前端有向腹部開口的口部和緊接其后為多層構造的咽壁所包繞的咽道等。它的形狀像是壓扁了的龜殼,機體由外胚層、內胚層和完全中胚層組成。(第三段)
(江蘇卷第8題)根據文中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C.“小春蟲”可能是通過位于消化道前端的口部和緊接其后的咽道來獲取土壤中養(yǎng)料的。
剖析:原文第二段中明確指出“小春蟲”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兩側對稱多細胞動物,而C項卻將此說成了生活在陸地的“獲取土壤中養(yǎng)料”的動物,這就犯了將“此”(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表述成“彼”(生活在陸地的動物)的錯誤。
8.言多與言少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在事物的數量上設置干擾,故意將閱讀材料中少的事物表述成多的事物,或將多的事物表述成少的事物。如:
【有效閱讀信息】
我們天生就知道送花有一種強大的心理效應,然而在接受鮮花的心理效應方面還沒有進行過多少科學研究,盡管花卉已經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可觀的國際產業(yè)。
(山東卷第9題)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D.對接受鮮花的心理效應問題,心理學界已經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
剖析:根據原文,心理學界“在接受鮮花的心理效應方面還沒有進行過多少科學研究”,該句的語意是說科學研究的數量還“很少”。而D項卻將此表述成了“心理學界已經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該項的語意是說科學研究的數量已經“很多”,這就犯了將原文中“少”的事物表述成“多”的事物的錯誤。
9.客觀與夸大
命題者設計選項時,不尊重閱讀材料中事物的客觀性,故意夸大事物實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如:
【有效閱讀信息】
1997年5月11日,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幢高樓里正在進行一場被媒體稱為“人機大戰(zhàn)”的國際象棋比賽。對局的一方是1985年以來一直獨霸棋壇的俄羅斯棋王卡斯帕羅夫,另一方是美國IBM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機器??名為“深藍”的超級計算機……“深藍”曾于1996年跟卡斯帕羅夫交過一次手,結果以1勝2平3負敗北。隨后IBM的專家們一方面努力從硬件上提高“深藍”的運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藍”對棋局的“理解”,終于使其棋力大增,最后戰(zhàn)勝棋王。
(全國卷三第6題)從上下文看,以下對這次“人機大戰(zhàn)”特別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人跟計算機進行國際象棋比賽尚屬首次,所以引起媒體的關注。
剖析:根據原文,人跟計算機進行國際象棋比賽的客觀情況是第二次,而A項卻將此說成了“人跟計算機進行國際象棋比賽尚屬首次”,這就犯了夸大事實的錯誤。
10.有據與憑空
閱讀材料中本無此意,而命題者卻在設計的選項中故意憑空臆造出這種說法。如:
【有效閱讀信息】
王安石曾賦詩詠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痹谶@里,當白梅和落雪引起人們視覺上的混淆時,發(fā)揮重要辨別作用的就是嗅覺。人類能夠識別和記憶大約l萬種不同的氣味,其生理機制卻一直是個謎。為此,許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以求找到解開奇妙的嗅覺世界之謎的鑰匙……
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發(fā)現……這些信號先從鼻腔進入顱內,最后被傳至大腦嗅覺皮層某些精細區(qū)域,在那里它們被翻譯成特定的嗅覺信息,即被人們感知。這就是阿克塞爾和巴克為我們描述的完整的嗅覺信號通路理論。
(廣東卷第8題)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B.王安石的詠梅詩和阿克塞爾、巴克的嗅覺研究說明,中國人關注的是審美,外國人關注的是科學。
剖析:分析原文的寫作結構可知,作者開篇援引王安石曾賦詠梅詩一例,旨在引出下文對奇妙的嗅覺世界之謎的解讀。這里作者并沒有比較中外文化區(qū)別之意,所以B項“中國人關注的是審美,外國人關注的是科學”的推斷就犯了憑空臆造的錯誤。
【備考策略】
高考語文第Ⅰ卷中的科技文閱讀較之第Ⅱ卷中的散文閱讀和社科文閱讀更多地帶上了邏輯思維的特質,為此,廣大考生必須正視這一考情。怎樣落實“邏輯思維的特質”,筆者現提出如下兩點訓練建議:
1.要有強烈的文本意識?萍嘉拈喿x的所有單項選擇題的選項都源自提供的文本,文本與選項的不同點只在于內容的表述,當然,這其中也包含有內容的概括、篩選和整合。為此,廣大考生做題的第一要旨就在于準確地找出選項所對應的文本信息,諸多優(yōu)秀考生的臨場經驗告訴我們:誰找準了對位的文本信息,誰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2.要有敏銳的識別能力。做對科技文閱讀題的另一半成功要旨來自于“對位的文本信息”與“選項內容”的比照,其間的異同上文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釋,但也絕非包羅萬象,還有許多方面有待于廣大考生去充實。在“文本”與“選項”的比照上,尤其需要精確的邏輯思維和敏銳的識別力。廣大考生在平時的備考復習中,要通過到位的指導和嚴格的訓練,練就出一雙“火眼金睛”。
高考貴在知己知彼,只要廣大考生能準確把握命題走勢,科學優(yōu)化訓練策略,還是可以大幅度提升高考科技文閱讀的得分率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1271241.html
相關閱讀:窗里窗外的世界 閱讀答案
掌眼閱讀答案
《西遞情結》閱讀答案
漢字的魅力優(yōu)于拼音文字閱讀答案
安娜之死 閱讀答案(江蘇高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