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的改良與開發(fā)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xué)習網(wǎng)

我國的沼澤土,大部分集中于東北地區(qū)。一般說來,在高緯地區(qū),氣溫低,濕度大,有利于沼澤土的發(fā)育。因此,東北地區(qū)沼澤土分布廣泛,并有較厚泥炭層的積累(下表)。

地區(qū)

自然條件

分布

三江平原

溫帶濕潤氣候,年均溫3°C左右,年降水量約550mm。地勢低平。

分布在溝谷地區(qū)和舊河道地區(qū)。

松嫩平原

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溫2~8°C,年降水量400~600mm。地勢平坦。

分布在河谷低地地區(qū)。

濱海平原

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溫8°C左右,年降水量600mm,潮水周期漲落,河水泛濫。

分布在沿海低地。

呼倫貝爾高原

溫帶半干旱氣候,年均溫-2°C左右,年降水量300~400mm。地勢高,開闊平坦,略有起伏。

多分布在河谷上游地區(qū)。

大小興安嶺山地

寒溫帶、溫帶冷濕氣候。年均溫0~-4°C,年降水量400~600mm。分布在平坦的分水嶺、坡麓、臺地和河谷地。

長白山地

溫帶冷濕氣候,年均溫2~6°C,年降水量600~800mm。

分布在溝谷地區(qū)和熔巖臺地上。

在農(nóng)業(yè)利用方面,沼澤土的問題主要是水分過多,通氣不良,植物養(yǎng)分不平衡。開墾時必須針對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例如,草甸沼澤土、腐殖質(zhì)沼澤土以及泥炭腐殖質(zhì)沼澤土,在排除土壤中多余水分后,即可耕種;在泥炭沼澤土上,除排水外,還要采取修筑臺田、墊土摻沙、大垅熟化和增施磷、鉀肥等相應(yīng)的改土措施后,才能達到改土增產(chǎn)之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818872.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高一年級地理必修三知識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