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學思路,培養(yǎng)高中化學課程學生實驗能力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化學是一門緊密聯(lián)系生產、生活的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只有突出實驗操作,才能使化學理論知識逐步的完善。本文探討了拓展教學思路,培養(yǎng)高中化學課程學生實驗能力的主要途徑,包括:充分利用趣味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加強課堂典型實驗演示,深化學生的探究意識;加強與生產生活聯(lián)系,構建學生實驗學習平臺。

  關鍵詞:教學思路 高中化學 實驗能力 培養(yǎng)

  一、引言

  化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的認識自然和了解自然,而且對于學生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進一步緊密聯(lián)系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實驗,是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具體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由知識型人才向應用型人才過度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強化學生實驗操作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人類實踐操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說化學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實驗課,離開實驗的化學是無法持續(xù)發(fā)展的。所以,在高中的各個年級,強化化學科目中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都得到了非常的重視。而且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學實驗能力。[1]”因此,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拓展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和化學實驗手段改進的研究,對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十分重要。

  二、拓展教學思路,培養(yǎng)高中化學課程學生實驗能力的主要途徑。

  1、充分利用趣味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

  人們要對一件事情愿意去學習,那么首先要對這件事情感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對事物有興趣時,他的大腦就會興奮起來,對事物的記憶的時間將大大延長。反之,當人對事物毫無興致時,他的大腦細胞就會越來越疲勞,即使當時記住了,印象也很模糊。因此,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對化學實驗的興趣,來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動手參與和主動思考實驗具體細節(jié)對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有重要作用。學習金屬鎂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星光飛舞”的實驗,原理為:當膽礬粉末、鎂粉和還原鐵粉落在火焰上時,膽礬的銅離子使火焰呈現(xiàn)綠色,鎂粉和鐵粉因體積很小,與空氣的接觸面很大,容易被火焰灼熱,所以能和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氧化鎂和四氧化三鐵[2];學習氯化鐵知識時,可以先設計一個“噴霧作畫”的實驗,原理為:利用氯化鐵溶液遇到硫氰化鉀溶液顯血紅色,遇到亞鐵氰化鉀溶液顯藍色,遇到鐵氰化鉀溶液顯綠色,遇苯酚顯紫色,氯化鐵溶液噴在白紙上顯黃色。通過類似的趣味實驗,充分吊起了學生學習的“胃口”,再加上高中學生特殊的年齡特點,大部分學生學完相應知識后,都會主動的去自己動手做相關的家庭實驗,這種自發(fā)的意識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大有裨益。

  2、加強課堂典型實驗演示,深化學生的探究意識

  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教學形式,它生動、簡捷、有效,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最好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有助于認識變化的實質,借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達到教學目的。對典型化學實驗的演示,比如氧氣、氨氣、甲烷的制取,要突出實驗原理、操作環(huán)節(jié)、儀器使用、現(xiàn)象觀察、實驗總結等幾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起到演示和示范的作用,力求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首先說傳統(tǒng)的演示實驗,一般是都“驗證性”的,通過此類實驗的演示,重點讓學生掌握相關化學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培養(yǎng)基本的化學實驗素養(yǎng),尤其注意在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三條“線”的基礎上,向“原理+儀器”、“儀器+技能”、“原理+技能”三個交叉。第二,通過改進,使原有化學實驗的“驗證性”為“探究性”一般程序是:實驗→觀察→提出問題→討論→分析比較→得出結論[3]。比如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教師可以同時讓學生看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氧氣的過程,再看高錳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加熱制取氧氣的過程,然后類比三套裝置的異同,看二氧化碳制取的時候可以和哪個實驗用同一套裝置,為什么。通過分析,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和探究各套實驗裝置之間的區(qū)別,培養(yǎng)對化學實驗更深層次的認識。

  3、加強與生產生活聯(lián)系,構建學生實驗學習平臺

  新課改的實施,使得高中化學實驗內容的開始逐步的擺脫理論化、模式化的特點,開始逐步的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緊密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只有這些緊密結合生活,聯(lián)系生產實際的案例才能更加深刻的在學生心目中構建一個真實的平臺,這樣學生就會感覺知識很貼近自己,學習也就有了著力點,尤其一些貼近生活的實驗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那更會非常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實驗的能力。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學中的“污水處理——電浮選凝聚法”、“比色法測定抗貧血藥物中鐵的含量”、“飲料的研究”等實驗案例的選用,都可以非常有效的做為連接課堂知識與生產實際的紐帶,去激發(fā)學生動手實驗的情緒[4]。尤其是在一些水資源污染嚴重的地區(qū),學生必然十分重視電浮選凝聚法處理污水,而且學完后還會親自在動手利用其它的一些化學原理來處理污水。所以,教師結合各地的生產實際,因地制宜的采用一些聯(lián)系當?shù)厍闆r的案例做為化學課堂的素材,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新課標》立足于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著眼于提高21 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倡導“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所以說,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使得化學實驗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進一步常突出,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拓寬思路,強調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這就要求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必須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5]。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為化學知識的廣泛應用和發(fā)展提供更為寬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EB].

  [2] 高中化學趣味實驗[EB].

  [3] 楊光輝.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開

  展[J] 化學教學,2004(9).

  [4] 從高中化學新課標教材看實驗教學理念的變化[EB].

  [5] 羅冬陽.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改進的研究[J]. 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 ,2011(3).

  作者:王德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30462.html

相關閱讀:化學復習:循序漸進 掌握12個易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