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5.C(“它是專為災荒之用于賑濟百姓而設立的”錯)
6.C(“他親自審訊”錯,原文說“洽以白提點刑獄”;另外“將二人殺掉”也不準確,原文說“盜聞之,白伏”)
7.(1)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來求取贏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來保全手足之情呢?(得分點:以、孰與……乎、全各1分,句意2分)(2)都吏是這個州的大蛀蟲,他曾經(jīng)想插手糧倉未能如愿,因此用這種辦法來中傷管理糧倉的官吏。(得分點:“者……也”判斷句式、獲、中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張洽字元德,是臨江郡清江人。張洽小時候聰慧過人,跟從朱熹讀書,從《六經(jīng)》傳注開始,都要探究典籍的宗旨所在,至于諸子百家、山經(jīng)地志、老子佛家之類的書,無所不讀。朱熹贊賞他志向堅定,對黃干說:“我寄望于保持道統(tǒng)永遠傳續(xù),像你們這樣的沒有幾個人啊。”
當時施行社倉法,張洽向縣里請求,借貸三百石常平倉里的米,在里中設立糧倉,六之后將所借糧米歸還官府,鄉(xiāng)里人因此而受益。嘉定元,張洽考中進士,被任命為松滋縣尉。湖右的土地分界不清,弊端日益嚴重,張洽請求推行推排法,縣令將此事交給了張洽。張洽于是責令百姓自己核實自家的土地疆界和產業(yè)的數(shù)目,將結果投放在柜子里,他就查驗核算依次排列,這樣官吏的奸行就無從隱藏了。十多以后,打官司的人還援引它作為證據(jù)。
張洽改任袁州司理參軍。有個大囚犯,一審訊他就服罪,不久又變卦,而且有能力使官吏搖擺不定,案件多沒有判決,因此逮捕關押的人很多。張洽將此案上報提點刑獄,殺了他。有一個盜賊特別狡猾,用言辭不能將他駁倒。恰逢有兄弟二人爭奪財產的案件,張洽勸導他們說:“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來求取贏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來保全手足之情呢?”言辭語氣懇切,打官司的兄弟頓時醒悟。那個狡猾的盜賊聽到后,自愿服罪。
郡守因為糧倉空虛,將二十多家掌管糧倉的官吏沒入官籍,讓張洽來審問,張洽查訪得知這些人是被都吏出賣的。都吏是這個州的大蛀蟲,他曾經(jīng)想插手糧倉未能如愿,因此用這種辦法來中傷管理糧倉的官吏。張洽考慮太守的銳氣正足不可觸犯,就暫且先把這些官吏拘捕起來,而暗地里派人核計糧倉的收入去稟報太守說:“您把二十多家沒入官籍,是因為都吏的緣故,F(xiàn)在核查幾當中糧倉的收入,已經(jīng)比以前豐足了,由此來看,都吏所說是虛妄的。您一定不會忍受都吏的虛妄,卻將無罪的人家沒入官籍。如果能治都吏的罪,那么過失就可以免除了。”太守醒悟,因而罷免了都吏,而寬免了被沒入官籍的人家。他當永新縣知縣。有一天他去請假,聽到監(jiān)獄中有鞭打的聲音,原來是獄吏受了賄賂,于是利用機會審訊被囚禁的人讓他無辜服罪。張洽大怒,馬上將獄吏捉拿進監(jiān)獄,第二天上報給郡守,將他施以黥刑。
張洽從少就致力于恭肅奉事,所以他用“主一”來命名自己的書齋。平常與一般人沒什么兩樣,等到遇上按義理應當去做的事,他就奮勇向前無人可以阻奪。賦閑時不談論朝廷的事情,有時因發(fā)生災異變故,就會悶悶不樂,等到聽說有一個君子得到進用,士大夫們直陳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他所交往的都是有名的人士,大家都尊敬仰慕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349054.html
相關閱讀: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天連衰草)》閱讀練習及答案
聊齋志異《詩讞》閱讀練習及答案
汪琬《張赫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新唐書?循吏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李白《秋登宣城謝?北樓》閱讀練習及答案
聊齋志異《詩讞》閱讀練習及答案
汪琬《張赫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新唐書?循吏列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李白《秋登宣城謝?北樓》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