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
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2
分)
(2)
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效果。(4
分)
參考答案:
(1)
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葉
流螢
孤燈。答對
2
個給
l
分,答對
4
個給
2
分。
(2)
詩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
(2
分
)
。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shù)”起了流螢。“數(shù)”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2
分
)
。(意思答對即可。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455825.html
相關閱讀:杜甫《登岳陽樓》閱讀精選及答案
高考復習: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閱讀答案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白樸)》比較閱讀答案
《章臺夜思》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