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统钊珵闇p,舍此復何之?
(1)這首詩是杜甫戰(zhàn)亂時第二次游修覺寺所作,詩中是如何體現(xiàn)“后游”的?
(3分)
(2)再游修覺寺讓詩人“客愁”全消,但也有人認為詩人的愁并未消減,反而更加濃重。你的看法如何?請結(jié)合后兩聯(lián)分析。
(4分)
參考答案:
本文由“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提供
10.(1)前兩聯(lián)緊扣“后游”來寫。第一聯(lián)“曾游處”點出曾經(jīng)游過此地,“再渡時”說明是第二次來此游覽;第二聯(lián)則寫出江山仍像以前一樣等待著我,花柳也仍然無私地向我展現(xiàn)美麗,以點明“后游”。(答出第一聯(lián)的兩點2分,答出第二聯(lián)內(nèi)容1分,只寫出詞語而沒有分析扣1分)
(2)答“客愁全消”“客愁更濃”均可。
示例:
①
我認為詩人的“客愁”全消。(1分)薄如輕紗的煙光滋潤著大地,滯留大地的余暉遲遲未退,沙地閃閃發(fā)光。(1分)看到如此美好的景色,詩人流連忘返,(1分)這里讓客居他鄉(xiāng)的愁悶完全消減了,還要去哪兒呢?(1分)
②
我認為詩人的“客愁”不僅沒有消退,反而更加濃重了。(1分)薄如輕紗的煙光滋潤著大地,滯留大地的余暉遲遲未退,沙地閃閃發(fā)光。(1分)而面對如此美景,我這客居他鄉(xiāng)的垂暮之人倍感慰藉,愁苦暫時全消,(1分)可是中原未定,民生多艱,我除了棲身于這煙光日色之中還能去哪里呢?所以“消愁”只不過是以喜寫悲,因景美而其愁更濃。(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14002.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禹?《村行》閱讀答案
《漁家傲福建道中》閱讀
《喜鮑禪師自龍山至》閱讀答案
《春游湖》閱讀答案附賞析
《歸朝歡 (宋)柳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