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有懷
孟浩然
①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
②
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注】
①
孟浩然早隱居鹿門山,48
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作者家住襄陽,古屬楚國,故詩中稱“楚云端”)。他不甘隱淪,卻以隱淪終老。此詩大約是詩人返鄉(xiāng)途中漫游長江下游時所作。
②《論語·
微子》孔子使子路問渡口的典故。
⑴
這首詩寫于哪個季節(jié)?請結合首聯簡要分析。(3
分)
答:
▲
▲
▲
⑵
“遙隔楚云端”看來句意平淡,但細細咀嚼,卻可體味到作者煉句之妙,請簡要說明。(4
分)
答:
▲
▲
▲
⑶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一聯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手法?(3
分)
答:
▲
▲
▲
參考答案:
9
.
⑴
(3
分)寫于秋季。(1
分)首聯以“落木”“ 南歸雁”“北風”等意象,(1
分)勾畫出一幅江上深秋圖。(1
分)
⑵
(4
分)“遙隔”兩字,不僅表明了遠,而且表明了兩地隔絕,不能歸去。自然流露出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2
分)“云端”,既能表現出地勢之高(與長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現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鄉(xiāng)的情緒。(2
分)
⑶
(3
分)作者在迷茫的黃昏江景中寄寓了思歸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緒。(2
分)以景結情(滔滔江水,與海相平,漫漫無邊,加以天色陰暗,已至黃昏。這種景色,烘托出詩人迷茫的心情)。(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77184.html
相關閱讀:《秋登蘭山寄張五》閱讀鑒賞及答案
《送梓州李使君》閱讀答案
《滄浪靜吟》閱讀答案
《觀魏博何相公獵》閱讀答案
《送崔九》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