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1
、詞中運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
“燕子”、“梨花”、“碧苔”、“黃鵬”、“飛絮”,眾多意象秀美明麗,足見春色之嬌人。
2
、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主要運用白描手法,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純潔心靈。
3
、這首詞下片歷來備受推崇,許昂霄《詞綜偶評》中說:“(‘疑怪’三句)如聞香口,如見冶容。”請作簡要賞析。
下片寫青春少女的小故事。兩個東西相鄰的少女,在采桑小路上相遇。東鄰女伴的笑容引起了西鄰女子的疑問,以為是她昨晚作了好夢。問答中才知道原來是今天斗草贏了。“巧笑”已聞其聲,見其容;“逢迎”更察其色,觀其形。“疑怪”兩句通過觀察者心理活動,用虛筆再現(xiàn)“女伴”的生活細節(jié),將村姑的天真可愛一筆點到,與上片生氣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諧的畫面美與情韻美。“笑從雙臉生”一句特寫,收束全篇。兩個“笑”字,一寫笑容晏晏之美,一寫笑掛雙臉之盛,寫出采桑女子明快活潑、天真快樂的形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592294.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贄《獨坐》閱讀答案
黎簡《小園》 閱讀答案
《道旁稚子(稚兒怕寒床下啼)》閱讀答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閱讀答案
《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趙秉文》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