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王廣淵,字才叔,大名成安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王廣淵,字才叔,大名成安人。慶歷中,上曾祖《明家集》,詔官其后,廣淵推與弟廣廉,而以進士為大理法直官、編排中書文字。裁定祖宗御書十卷,仁宗喜之,以知舒州,留不行。

英宗居藩邸,廣淵因見昵,獻所為文,及即位,除直集賢院。諫官司馬光言:“漢衛(wèi)綰不從太子飲,故景帝待之厚。周張美私以公錢給世宗,故世宗薄之。廣淵交結(jié)奔競,世無與比,當仁宗之世,私自托于陛下,豈忠臣哉?今當治其罪,而更賞之,何以厲人臣之節(jié)?”帝不聽,用為群牧、三司戶部判官,從容謂曰:“朕于《洪范》得高明沉潛之義,剛內(nèi)以自強,柔外以應(yīng)物,人君之體,無出于是。卿為朕書之于欽明殿屏,以備觀省,非特開元《無逸圖》也。”加直龍圖閣。帝有疾,中外憂疑,不能寢食,帝自為詔諭之曰:“朕疾少間矣。”廣淵宣言于眾。

神宗立,言者劾其漏泄禁中語,出知齊州,改京東轉(zhuǎn)運使,得于內(nèi)省傳達章奏。曾公亮、王安石持不可,乃止。廣淵以方春農(nóng)事興而民苦乏,兼并之家得以乘急要利,乞留本道錢帛五十萬,貸之貧民,歲可獲息二十五萬,從之。其事與青苗錢法合,安石始以為可用,召至京師。御史中丞呂公著摭其舊惡,還故官。程顥、李常又論其抑配掊克,迎朝廷旨意以困百姓。會河北轉(zhuǎn)運使劉庠不散青苗錢奏適至,安石曰:“廣淵力主新法而遭劾,劉庠故壞新法而不問,舉事如此,安得人無向背?”故顥與常言不行。徙使河東,擢寶文閣待制、知慶州。

宣撫使興師入夏境,檄慶會兵。方授甲,卒長吳逵以眾亂,廣淵亟召五營兵御之。逵率二千人斬關(guān)出,廣淵遣部將姚兕、林廣追擊,降其眾。柔遠三都戍卒欲應(yīng)賊,不果,廣淵陽勞之,使還戍,潛遣兵間道邀襲,盡戮之。猶以盜發(fā)所部,削兩秩。二年,進龍圖閣直學士、知渭州。

廣淵小有才而善附會,所辟置類非其人。帝謂執(zhí)政曰:“廣淵奏辟將佐,非貴游子弟,即胥史輩,至于濮宮書吏亦預(yù)選,蓋其人與時君卿善。一路官吏不少,置而不取,乃用此輩,豈不誤朝廷事?已下詔切責,卿等宜貽書申戒之。”卒,年六十,贈右諫議大夫。元豐初,詔以其被遇先帝之故,弟臨自皇城使擢為兵部郎中、直昭文館,子得君賜進士出身。

(節(jié)選自《宋史·王廣淵傳》,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何以厲人臣之節(jié) 厲:磨礪
B.朕疾少間矣 少間:病稍好
C.其事與青苗錢法合 合:結(jié)合
D.廣淵陽勞之 陽:表面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非特開元《無逸圖》也 何其衰也
B.故顥與常言不行 未得與項羽相見
C.卒長吳逵以眾亂 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D.乃用此輩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廣淵和他弟弟王廣廉都憑借祖上的關(guān)系入朝為官,王廣淵還得到皇上的欣賞享有特殊待遇。
B.王廣淵在英宗即位之前就受到英宗的賞識,司馬光卻認為王廣淵的種種行為不應(yīng)是忠臣所為。
C.王廣淵在神宗即位之初受到打擊,但他提出的貸款給貧民的建議又讓他受到了皇上和王安石的認可。
D.王廣淵雖然在行軍打仗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才干,但他在任用人方面卻只喜歡選擇提拔和他是同類的人。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裁定祖宗御書十卷,仁宗喜之,以知舒州,留不行。(3分)
(2)朕于《洪范》得高明沉潛之義,剛內(nèi)以自強,柔外以應(yīng)物,人君之體,無出于是。(4分)
(3)元豐初,詔以其被遇先帝之故,弟臨自皇城使擢為兵部郎中、直昭文館,子得君賜進士出身。(3分)

答:
4.C(符合)
5.D(D都是副詞,強調(diào)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A助詞,用在句末,增強句子陳述語氣/助詞,用在句末,增強感嘆語氣;B連詞,和/介詞,和;C動詞,率領(lǐng)/作助詞,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
6.A(王廣淵并不是憑借祖上關(guān)系為官的,而是憑借進士身份)
7.(1)(他)裁定了宋朝歷代皇帝的御書十卷,仁宗非常欣賞他,讓他擔任舒州知州,但仍留京城,不必到任。 (省略句式、“知”、“不行”各1分)
(2)我從《洪范》中弄懂了高明沉潛的真意,使內(nèi)心堅強來自立,讓外表柔和來待人,作為一國之君所應(yīng)有的表現(xiàn)(根本),都沒有超出這個范圍。(“剛”“柔”“體”“于是”各1分)
(3)元豐初年,由于他曾被先帝寵幸的緣故,皇上下詔,他的弟弟王臨從皇城使提升為兵部郎中、直昭文館,賜他的兒子王得君進士出身。(“被遇”、“擢”、倒裝句式各1分)

參考譯文:
王廣淵,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慶歷年間,將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給皇上,皇上詔令欲選王明之后人入朝做官,王廣淵推薦了他的弟弟王廣廉,而他自己則憑借科舉考試中進士擔任大理法直官、編排中書文字。(任職期間)他裁定了宋朝歷代皇帝之御書十卷,仁宗非常欣賞他,讓他擔任舒州知州,但仍留京城,不必到任。

英宗即位前居于藩邸,王廣淵與之交好,受寵信,他還將自己所作的文章獻給英宗看。等到英宗即皇帝位后,任王廣淵為直集賢院。諫官司馬光說:“漢代的衛(wèi)綰不讓太子飲酒,所以景帝對待他很優(yōu)厚。周代的張美私下將國家的錢給周世宗,所以世宗不喜歡他,反而待他很薄。王廣淵勾結(jié)朋黨追求名利,沒有人比得上他,當時仁宗在位,他卻暗地里投靠陛下,這哪里是忠臣之所當為?今天應(yīng)當追究他的罪行,然而皇上反而還獎賞他,這樣的話,以后還怎么磨礪臣子的節(jié)操呢?”英宗不聽司馬光之言,而任王廣淵為群牧、三司戶部判官,并且對他說:“我從《洪范》中弄懂了高明沉潛的真意,內(nèi)心堅強以自立,外表柔和以待人,作為一國之君所應(yīng)有的表現(xiàn),都沒有超出

這個范圍。你替我把它寫在欽明殿的屏上,以便常?匆豢,不單單只看開元時期的《無逸圖》。”加官直龍圖閣。英宗生病,內(nèi)外朝臣都非常憂慮,寢食難安。英宗于是親自寫了一道詔書,曉諭大家說:“我的病沒有什么大問題,很快就會好的。”王廣淵在眾人面前宣讀詔諭。

宋神宗即位,有人上書彈劾王廣淵曾泄漏宮中的密言,被降職知齊州,后又改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可以在內(nèi)省傳達章奏。曾公亮、王安石都認為不能這樣做,于是停止他在內(nèi)省傳達章奏。王廣淵認為時值春耕但老百姓困苦不堪,那些富室大戶能夠憑借這些情況乘機大肆發(fā)放高利貸,從中得利。王廣淵請求將本道的錢帛五十萬貸給那些貧苦的農(nóng)民,這樣一年就可以獲得利息二十五萬,皇上采納了他的意見。王廣淵的這種做法剛好與王安石之青苗法相符合,王安石這才開始認為他還有用,即將他召回京師。御史中丞呂公著指責他過去的錯誤,故讓他回去仍做京東轉(zhuǎn)運使。程顥、李常又指責他大肆聚斂,旨在迎合朝廷的意思,而使百姓受困。剛好這時河北轉(zhuǎn)運使劉庠請求不散青苗錢的奏書到了,于是王安石說:“廣淵大力推行新法遭到彈劾,劉庠故意破壞新法卻不加以問罪,如果這樣處事,又怎么能使別人安心呢?”因此程顥、李常的話沒能得到實行,轉(zhuǎn)任河東使,升任寶文閣待制、知慶州。

宣撫使率兵攻入夏人境內(nèi),并要慶州派兵與之會合。剛把武器甲胄發(fā)給士兵,卒長吳逵即率眾作亂,王廣淵急忙調(diào)動五營兵圍剿。吳逵帶領(lǐng)二千人奪關(guān)而逃,廣淵派遣部下將領(lǐng)姚兕、林廣追擊,降服了叛軍。柔遠三都的戍守兵士也想起兵響應(yīng)叛賊,終沒成功。廣淵表面上對他們加以安撫,使他們回歸戍守之地,暗地里卻派兵抄近道于途中攔截邀擊,將他們?nèi)繗⒘。盡管他平息了叛亂,因事情是從他所領(lǐng)的部眾中發(fā)生的,故削減了他兩級俸祿。熙寧二年(1069),進升龍圖閣直學士、知渭州。

廣淵小有才氣而善于趨炎附勢,他所選擇提拔的人都和他是同類。皇上對執(zhí)政說“:廣淵征召的將領(lǐng)輔臣,不是游手好閑的貴族子弟,就是一些奸狡胥吏,甚至于濮宮書吏他也要選用這一類人充任,這是由于此類人都與朝中大臣關(guān)系密切。有那么多好的

官吏,他棄而不用,卻用這類人,豈不是耽誤朝廷大事嗎?對此我已下詔書責備他,你們也應(yīng)當警告他。”這年他死去,時年六十歲,贈他為右諫議大夫。元豐初年,由于他曾被先帝寵幸的緣故,皇上下詔,他的弟弟王臨從皇城使提升為兵部郎中、直昭文館,賜他的兒子王得君進士出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02049.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呂]滿庭芳?武林感舊》閱讀答案
詩歌鑒賞《泊秦淮》
《怪石》賞析
《送盧舉使河源》《別滁》閱讀答案
《旅懷 文天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