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王昌齡《從軍行》高適《塞上聽吹笛》閱讀答案解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從軍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①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②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塞上聽吹笛閱讀訓練及答案
(1)對詩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C
A.前兩句用“雪凈”“牧馬”“月明”等營造了一種邊塞詩中不多見的和平寧謐的氣氛。
B.第三句是將“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處”二字,意謂:何處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將“梅花落”拆用,構(gòu)成梅花開滿關山的實景,讓人看到落梅的花瓣灑滿關山的奇異景象。  
D.本詩構(gòu)思巧妙,言辭婉轉(zhuǎn),情思含蓄,意境深遠,是唐人邊塞詩的上品。

(2)詩歌最后兩句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1分)
答案: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內(nèi)心思念家鄉(xiāng)的強烈感情。(如果答哀傷、哀愁的得0.5分)
(分析:戰(zhàn)士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鄉(xiāng)的情調(diào)。不過,這種思鄉(xiāng)情緒并不低沉。)

(3)詩人通過寫“聽吹笛”,描寫出了“塞上”一幅怎樣的景象?(3分)
答:寒霜后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戰(zhàn)士吹起悠揚的羌笛,邊地一片和平安寧的開朗壯闊景象。
(4)三、四句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答案:)①借吹奏的曲名《梅花落》的拆用,將笛聲變成落梅的花片,四處飄散,色香灑滿關山,以形以色寫無形的聲音。②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之落,句中含有思鄉(xiāng)的情調(diào)。③以想象中的笛音的美妙,與一、二句中胡天戰(zhàn)士牧馬而歸月夜吹笛的實景構(gòu)成虛實相應的邊塞和平寧靜的動人意境和全詩樂觀開朗的基調(diào)。(答對兩點給滿分)
(5)這首邊塞詩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情畫,抒發(fā)了詩人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其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
答:“抒發(fā)了戍邊將士殷殷的思鄉(xiāng)之情。其感情基調(diào)是感慨而不哀傷。”

[注]
①關山:系樂曲《關山月》。
②梅花:系樂曲《梅花落》

兩首對比試題
①填空:以內(nèi)容分類,唐詩有“送別詩”、“詠史詩”等等,這兩首詩屬于邊塞詩。兩首詩都寫了樂曲聲和月色,借以抒發(fā)戍邊者的情懷,可謂“‘聲色’傳情”。
② 簡答:為什么說《塞上聽吹笛》的三、四句有“語意雙關”的特點?
閱讀答案
字面上,似乎寫塞上梅花盛開,在風中,一夜間花散落于關山處處。實際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風將笛聲吹送到關山處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604411.html

相關閱讀:龔鼎孽《百嘉村見梅花》閱讀練習及答案
張惠言《濟南知府莊君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嵇曾筠《明生員傅先生山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黃庭堅《夜發(fā)分寧奇杜澗叟》閱讀理解及答案
范成大《三登樂》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