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踏莎行》張掄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踏莎行?秋入云山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賞析   《踏莎行》,調(diào)名取自韓?詩“踏莎行草過春溪”。曹冠詞名之為《喜朝天》,趙長卿詞則名之《柳長春》。雙調(diào),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韻。   張掄這首《踏莎行》上片寫秋天山景,下片寫仲秋賞月。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钡谝痪湎纫浴扒铩弊贮c出節(jié)令,然后以“入”字寫出秋來的動態(tài),再以“山”字指明秋入的處所。前方著一“云”字,點明山勢高峻,聳立云端。通過此句四字,把本詞描寫秋山的意旨交代出來。接下去,用第二句寫秋入云山所帶來的變化!拔锴椤倍郑干街芯拔锏那閼B(tài)!盀t灑”,乃清秀爽麗之貌。這兩個字最宜于表現(xiàn)秋天風(fēng)物秀逸的風(fēng)韻。如杜甫《玉華宮詞》:“萬籟真笙竽,秋色正瀟灑!睆垝嗾f“物情瀟灑”,不只是寫到秋之于物的作用,而且寫出景物之情。仿佛山中草木有知有情,秋來之際顯出瀟灑的姿容。而從“物情”的“瀟灑”之中,又可見出詞人瀟灑的筆意,詞家之清韻。景中有我,我在景中,情深意遠(yuǎn),極盡賞愛之意。接著第三句緊續(xù)一筆,“百般景物堪圖畫”,“百般”極言景物之多,千姿百態(tài),爭艷斗奇,蘊含著無限的詩情畫意,故而說“堪圖畫”。張掄這首詞,可說是以畫入詩,詩中有畫。山中秋景勝絕,無處不美,目不暇接,要有一番選擇,用最典型的景物寫出秋山之美,于是詞人以生花妙筆寫出丹楓、黃花兩景。   “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边@是兩句精美絕倫的對偶句。第一句,“丹楓”,亦稱霜葉、紅葉。謂楓葉經(jīng)霜而紅,色艷如丹,故稱為“丹楓”!叭f葉”,極言楓葉之多!暗魅f葉”四字點帶出層林盡染萬山紅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氣。句尾的“邊”字,是個忽視不得的字眼。丹楓的位置、山勢的高大均由此字點出。說明火紅的楓葉層層疊疊,依山而上,一直鋪展到碧云旁邊,描繪出碧云與紅葉相映,山色與青空交輝,丹楓似錦、萬山如繡的秀麗景色。晚唐詩人杜牧寫過一首《山行》絕句:“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焙髢删湟彩菢O寫楓林霜葉之美和賞愛不盡的情趣,向為膾炙人口的名句。杜牧用比喻寫霜葉之紅,張掄則以碧云映襯丹楓之色。各有千秋,異曲而同工。為描述紅葉之美,古代詩人競馳才思,極盡形容之妙。楊萬里曾賦一絕,題為《秋山》,詩云:“烏臼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以浪漫的筆調(diào),擬人化的手法,十分風(fēng)趣地寫出了小楓醉容可掬的形象。再接著看張掄的詞,“黃花”,即黃菊,以其色澤金黃,故稱之為“黃花”。“千點”,是遠(yuǎn)而望之,言其小而多,也表現(xiàn)其點綴分布之廣。“幽巖”,清幽寂靜的山巖。有巖而幽,說明草木豐茂,一片青綠。“下”字,點出金菊的位置,在山巖深幽之處。無數(shù)的菊花,點點灑灑,如散金碎黃,鑲嵌在萬綠叢中,顯得分外明麗耀眼,描繪出巖壑含翠、金英秀發(fā)的清幽景色。   古來寫丹楓、黃花的詩詞,車載斗量,不可勝數(shù)。但分而言之者多,兼而寫之者少。即使兼寫,也很難找到能與此媲美的妙句。朱慶余《觀濤》寫過“高樓曉望無窮意,丹葉黃花繞郡城”,可謂秀美而有意趣,但終究略遜一籌。張掄這兩句詞,就所構(gòu)成的畫面來說,突出的主體景物是丹楓、黃花而分別以碧云、幽巖作為陪襯。高遠(yuǎn)處,在淡采素墨的背景中,抹出濃烈之色;深幽處,在重筆濡染的襯底上,點出鮮明之色。淡中見濃,濃中有淡,明暗變化,對比強(qiáng)烈,構(gòu)成一幅色彩斑斕、意境深遠(yuǎn)的秋山畫卷,充分顯示了詞人摹寫景物的藝術(shù)才能。古人云:“江山明秀發(fā)詩情”。正是可愛的自然風(fēng)光激發(fā)了詞人的靈感,才寫出了這兩句情韻俱到的好詞。另一方面,好詩好詞又是在長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經(jīng)過千錘百煉得到的。在這方面,古代詩人的感受是很深的,經(jīng)驗也是非常豐富的。杜荀鶴認(rèn)為寫詩必須持之以恒,永不間斷,所謂“生應(yīng)無輟手,死是不吟時”。陸游到了84歲還堅持不懈地奮力創(chuàng)作,說是“無詩三日卻堪憂”,成為最多產(chǎn)的詩人,一生留下了上萬首詩詞。為了斟酌一句詩、一個字,詩人們往往是嘔心瀝血,傾注了全部精力。李賀為積累詩句,馬上特置錦囊,每有所得,輒書之以投囊中。賈島為“推”、“敲”二字,想得出神,竟然騎馬闖進(jìn)韓愈的儀仗隊而不自知。他苦吟苦寫,乃至于“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其中甘苦,大有一言難盡的味道。另一個苦吟詩人孟郊,為寫得好一些,焚膏繼晷,日夜習(xí)作,自道是:“夜學(xué)曉不休,苦吟神鬼愁!边有一個盧延讓,更是險覓狂搜,殫精竭慮,為“吟安一個字”,以至于“捻斷數(shù)莖須”,說是“險覓無應(yīng)悶,狂搜海亦枯”。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們并不主張閉門索句,憑空臆造,一味雕琢。但字斟句酌,刻苦磨煉,以嚴(yán)肅認(rèn)真的態(tài)度從事創(chuàng)作,是寫出好詩好詞的首要條件。王安石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是盡人皆知的名句,其中的“綠”字之所以寫得形象生動,擲之于地可作金石之聲,乃是經(jīng)過十幾次的反復(fù)修改而后得到的。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論才華論技巧,都是冠絕千古的,然而他在創(chuàng)作中始終一絲不茍,常常是“新詩改罷自長吟”。而且他的詩作愈老愈嚴(yán)格,自道是:“晚來漸于詩律細(xì)”,“語不驚人死不休”。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事例證明了一條永恒不變的法則,那就是作家不僅需要才華,更重要的是要有認(rèn)真、嚴(yán)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才能熔鑄出好的詩句,寫出好的作品。由此看來,張掄這兩句詞,雖說只有十四個字,然而卻是來之不易,付出了艱苦勞動的。   下片換頭三句,寫仲秋夜月之美。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敝偾,是一年一度的佳節(jié),人人歡度,故而曰“已喜”。又逢天氣爽朗,夜空碧清如洗,因而格外高興,故曰“更憐”。下面由寫意轉(zhuǎn)而寫景,點出“一輪明月”。月圓如輪,高掛林梢,銀輝流灑,清光燭地,正是賞月的大好時刻。故而末結(jié)兩句云: “松醪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八甚病,用松膏釀制的酒。李商隱《復(fù)至裴明府所居》云:“賒取松醪一斗酒,與若相伴酒煩襟!薄耙叭恕,山野之人。“期”,約會之意!巴巍,語出《莊子?讓王》:“養(yǎng)志者忘形,養(yǎng)形者忘利,”杜甫《醉時歌》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張掄這兩句寫詞人常與山野之人相約飲酒,情投意合,不拘形跡地在月光下談天說地,淡泊的心境與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表現(xiàn)出閑適愜意、怡然自得的山居樂趣。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這首詞在語言上是很有特色的。音韻和諧,辭意兼美,清麗秀潤,親切自然。詞人在語言藝術(shù)上,的確是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相關(guān)練習(xí)題】   踏莎行•山居   張掄   秋入云山,物情瀟灑,百般景物堪圖畫。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  已喜佳辰,更憐清夜,一輪明月林梢掛。松醪[注]常與野人期,忘形共說清閑話。   [注]“松醪”:是松膏釀制的酒。   12①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首句“秋入云山”,語言簡明形象,“入”字寫出了深山秋意颯然而至的景象。   B. 詞人以“瀟灑”形容“物情”,賦予山中萬物以情志風(fēng)神,秀逸靈動,意蘊無窮。   C. 下片寫月圓之夜,詩人身處良辰佳景,獨對冷清的秋夜,難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 上片寫了斑斕如畫的秋山景象,下片寫了清朗閑雅的山居之景,詩中有畫,情景交融。   ②詞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點?詞中是怎樣表現(xiàn)的?(4分)   13.古今詩歌中有許多描寫秋景的佳句,詩人對秋景的描寫也各有千秋。請結(jié)合“丹 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一句并再 舉一個描寫秋景的句子,對它們的特色加以賞析。(不少于200字)(10分)   試題答案:   12①(3分)C(“心生悲切,悲喜交加”錯。)  、(4分)特點:山居生活愜意自在、閑適清閑。(1分)一是以優(yōu)美曠遠(yuǎn),清幽自然的環(huán)境來映襯;二是,寫與山村田野老相伴對酒共話的日常生活來反映;三是寫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來表現(xiàn)(3分)。   一是環(huán)境特點,二是生活狀態(tài),三是作者心境①生活環(huán)境優(yōu)美如畫(曠遠(yuǎn)、優(yōu)美、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風(fēng)景如畫,置身于如畫的自然之中),山中清幽的月色;②有鄉(xiāng)村田野之人相伴對酒共話(生活愜意、閑適、清閑)“松醪長與野人 期,忘形共說清閑話”,詞人常與山野之人相約飲酒,不拘形跡地在月光下談天說地;野人清閑的談吐③作者山居生活閑適愜意、怡然自得不拘形骸,心境淡泊。   13.(10分)(第一問: (3分)萬、千見壯,丹、碧、黃、幽見色彩, 碧云邊見曠遠(yuǎn),幽巖下見清幽。秋山壯麗,色彩明麗、斑斕絢爛,寧靜曠遠(yuǎn)、清幽,構(gòu)成一幅色彩斑斕、意境深遠(yuǎn)的秋山畫卷;聯(lián)系詩詞恰當(dāng)(2分),分析意境(具體、合理)(3分),語言表達(dá)順暢、清晰(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ci/gushi/30189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