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李嶠
原文: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ㄍラ_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相關(guān)內(nèi)容
相關(guān)內(nèi)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岫xiù:山洞;有洞穴的山!稜栄?釋山》:“山有穴為岫。”②針樓:《西京雜記》卷一:“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俱以習(xí)之!薄短接[》卷八三○引南朝梁?顧野王《輿地志》:“齊武起曾城觀,七月七日宮人登之穿針,世謂穿針樓!焙笠浴搬槝恰敝^婦女所居之樓。唐?沈?期《牛女》詩:“粉席秋期緩,針樓別怨多!碧?陳元初《憶長安?七月》詩:“七夕針樓競出,中元香供初移!
③石類:怪石類似
④槎chá:木筏。
⑤狎xiá:接近;親近。
相關(guān)內(nèi)容李嶠
李嶠(~)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5543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