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盛唐詩人的《憶江南》
江南好,景致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賞析
曾經擔負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代,曾周游江南,寄居蘇杭,應當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稱的懂得,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入印象。當他因病卸任姑蘇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多少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奇妙地做到了。他不從描寫江南習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具匠心地從“江”為核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跟“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示了嬌艷醒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述伎倆,在大人的詩里經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色彩相互映襯,使詩意明媚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貨色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此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取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段而構成了人們設想中的丹青,色彩壯麗刺眼,檔次豐盛,簡直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面前。
此詞寫江南春光,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揚之意與憧憬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而,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干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熏風景之“好”,并非得之風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自休會與親自感觸。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顧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出色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凸起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顏色,給人以鮮艷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彼此襯托,又有異色間的互相映襯,充足顯示了作者擅長著色的技能。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生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窮驚嘆與悼念,又造成一種遙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86760.html
相關閱讀:酒泉子?長憶西山 潘閬
錦江春光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_全詩賞析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絕句二首 杜甫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