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需要讓幼兒看到萬事萬物都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成長、有變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經(jīng)歷有小到大、有弱到強的成長氛圍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步形成樂觀、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識。
語言活動《小不點兒》是讓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猜想,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萌發(fā)樂觀、自信的情感態(tài)度。但實際操作后,我發(fā)現(xiàn)小班幼兒對于空虛的故事性情節(jié),想象力比較弱,想不出比小猴子、小小老鼠小的動物,這也跟小班幼兒年齡段特點有關(guān),他們抽象想象能力比較差,此外,我還感覺幼兒對于“小不點兒”這一詞匯,不夠理解,如果能將這一詞匯,給點時間幫助幼兒理解,說不定幼兒回答會更好。同時,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說說自己有什么本領(lǐng),幼兒似乎一下子也說不出來,如果能將事情畫下來,讓幼兒看圖選擇自己會做的事情,說不定幼兒積極性會更高。
音樂活動《大雨和小雨》是能用強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fā)對音樂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力。在實際操作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提問是有問題的,不夠具體,如問:下大雨時,外面會怎么樣呢?幼兒都回答不到點子上,于是我改變方法:下大雨時樹會怎么動?樹葉會怎么樣飄?幼兒很快就用動作表示了出來。因此在以后設(shè)計教案時,我們應充分考慮自己的問題是否具體,幼兒是否能夠理解,這也需要我們不斷積累經(jīng)驗。同時我感覺這趟音樂課最大的問題就是我的動作太單一,不夠活潑,導致幼兒一味的模仿我的單一動作,沒有創(chuàng)新和美感。
社會活動《我想長大》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組織形式也較新穎,活動前我讓家長拿了些孩子嬰兒時期的物品和照片在活動中一一展示給幼兒看,幼兒興趣濃厚,參與性很高,尤其是在講述自己長大的變化時都搶著講述,樂于與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并在課后把這些物品和照片粘貼在主題墻上,孩子們有事沒事的時候總喜歡站在那里討論著、交流著。所以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愿意和老師一起去發(fā)現(xiàn)、嘗試、探索,最后得出結(jié)論。這樣的活動進行起來師生都感到輕松、愉悅,幼兒接受得快、掌握好。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如《熊大大和熊小小》《大臉小臉親一親》《瞧我多能干》等等,體驗家庭中成員之間的濃濃親情,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與周圍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讓幼兒去關(guān)心周圍的人、事、物。我們除了集體教學活動外,還注重日常生活中去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讓幼兒體驗自己人雖小,但是很多事情也能自己做,產(chǎn)生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比如,分飯菜時,我們請小朋友分碗和勺子,在午睡時,老師教以正確的方法,鼓勵幼兒自己穿脫衣服和鞋子。當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教師以微笑、擁抱、口頭表揚等方式激勵幼兒,當看到他們的作品時,教師抓住其中的閃光點,放大,肯定孩子等等。
除了教學活動以外,每個生活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主人翁意識,教師該放手時就放手,只要你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時間,他一定能行的!
《小汽車》是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轱轆轱轆》中的一節(jié)美術(shù)活動,主要是用記號筆將點與點連接成小汽車,體驗將點連接成小汽車的趣味性。小汽車是我們小朋友熟悉的,孩子們不僅認識,在玩的過程中已經(jīng)觀察到了小汽車的基本的外形結(jié)構(gòu)特征。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進行這樣的活動有利于孩子鞏固對小汽車的認識,從而培養(yǎng)孩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用記號筆繪畫是我們小朋友第一次嘗試。活動開展前,在“巧手坊”游戲中,已經(jīng)向幼兒講解了正確的握筆姿勢,幼兒還進行了連接直虛線、彎曲虛線的練習,為這個活動的開展做好了前期的經(jīng)驗準備。所以,在活動中我沒有重點強調(diào)握筆的姿勢。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還有部分幼兒握筆的姿勢不對。由于小班幼兒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致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能引起強烈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因此,在活動中應該再與幼兒一起鞏固握筆的正確姿勢,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錯誤的握筆姿勢。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在貼絨板上操作示范,擋住了部分幼兒的視線,幼兒看得不是很清楚。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在投影儀上示范,通過電視機屏幕展示出來,這樣幼兒就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教師的整個操作示范過程;顒又腥绻處熡脭M人化的語言來引導幼兒學習點與點連接,我覺得這樣更能幫助幼兒輕松、快樂的掌握點與點的連接的繪畫技能,幼兒也更樂于接受。同時也將原本就有點枯燥的點與點的連接的操作過程生動、活躍起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浣熊 班 第2 周課程安排 ★活動主題與工作要點:主題《親親一家人》(一) 感受全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關(guān)注生活細節(jié)中滲融的惦念、關(guān)愛之情,能用多種方式表達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 友情提醒: 天氣還比較冷,請幼兒注意防寒,小心感冒。 一 二 三 四 五 晨間活動 來園 1.熱情接待每位幼兒及家長,穩(wěn)定幼兒情緒。 2.區(qū)角活動:美工區(qū)、閱覽區(qū)、角色區(qū)、益智區(qū)、建筑區(qū)。 重點指導:美工區(qū),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擺設(shè),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 重點指導:角色區(qū),鼓勵幼兒模仿成人勞動。 重點指導:閱覽區(qū),讓幼兒學會安靜的看書。 重點指導:益智區(qū),幼兒走迷宮。教師觀察引導。 重點指導:建筑區(qū),嘗試建造“我家的房子”。 體鍛 1.有節(jié)奏的做韻律活動和徒手操。 2.分散活動:皮球、圈、小推車、包墊子。 3.集體游戲:兔媽媽和兔寶寶。 重點指導:圈,一圈多玩。 重點指導:皮球,學習拍。 重點指導:小推車,練習平衡向前推。 重點指導:包墊子,練習頭頂墊子平衡走。 重點指導:皮球,學習拍。 學習與游戲活動 上午 社會:親情樹 角色游戲:娃娃家(1) 語言:敲門 角色游戲:娃娃家(2) 科學:送小兔回家 角色游戲:娃娃家(3) 藝音:親親熱熱在一起 角色游戲:娃娃家(4) 藝美:爸爸的領(lǐng)帶 角色游戲:娃娃家(5) 自主性游戲 美工區(qū):制作鞭炮;做拖鞋;做面具;創(chuàng)設(shè)“溫馨的家” 閱覽區(qū):指導閱讀有關(guān)親子游戲的書 益智區(qū):走迷宮;送點子 建筑區(qū):建造“我家的房子” 角色區(qū):給娃娃穿脫衣服; 下午 戶外 自主 早期閱讀: 星星警察 區(qū)域 大玩 自主 做做玩玩: 我家的房子 戶外活動: 小空軍 自主 ●環(huán)境教育: 把爸爸的半身畫像布成“我的爸爸”專欄,完成美工活動“爸爸的領(lǐng)帶”以后,幼兒給爸爸戴上自己裝飾的帶。 ◆家長工作: 與孩子一起畫爸爸的半身像,為活動“爸爸的領(lǐng)帶”作準備。 ▲日常生活: 自己動手做元宵,嘗試做元宵,留一些請爸爸媽媽品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er/402707.html
相關(guān)閱讀:大班綜合:快樂兒童城
幼兒園綜合教案:綠化城市
幼兒園教案-小英雄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
古詩主題教案《題西林壁》素材
寶寶睡著了??幼兒折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