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關鍵是培養(yǎng)習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浸入新學期,各學校忙于教學準備,家長們忙于為孩子提供學習條件,眾多媒體忙于引導學生。大家所關注的,還是一個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歷來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如今有專家指出,教育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孩子提高學習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得更直接: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習慣一旦形成,習慣成自然,便成為一種潛意識,在人生中發(fā)揮著永恒的作用。照此說來,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點應當有三:

一是渴望學習的習慣。學習作為學生的主業(y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為重要。這些習慣主要包括:形成高度自覺與追求的學習習慣,確立適合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的習慣,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科學安排學習時間的習慣,認真聽講堅持做課堂筆記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yè)及時查漏補缺的習慣,練習寫作的習慣,定時復習鞏固和自我監(jiān)測的習慣等。對新入學的孩子,尚需養(yǎng)成正確坐姿、握筆寫字、聽講閱讀、做好作業(yè)的習慣等,都需要家長、教師在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中加以引導與鼓勵。教學實踐證明,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必定有適合自身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則是孩子成長進步的“助推器”。不少家長把主要精力用在輔導孩子學習上,不如把精力用在如何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從少年時代起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長大了再培養(yǎng)就很困難。有人計算過,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至少要重復21次以上才有可能得到鞏固。所以有學者建議,在中小學實施校園閱讀工程,促進兒童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必修課,即使在大專院校,閱讀課也應納入學分制管理。

二是守時惜時的習慣。時間對于孩子來說是最模糊或最容易被忽視的概念,也是造成孩子學習存在差異的重要因素。教師與家長應把包括按時上學、按時到課、按時參加學校集體活動、按時完成學業(yè)等作為“守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持續(xù)不斷地加以強調和督促。除此,教育孩子懂得惜時亦重要。凡上過學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缺一堂課、一天課不補漏,便會影響到下一堂新課的理解與吸收,一步跟不上,便步步跟不上,日積月累,失去學習興趣后,也就失去了進取心和未來。因此,培養(yǎng)孩子守時惜時的習慣,就等于教會孩子今后怎樣學習、怎樣進步、怎樣生活。

三是增強體質的習慣。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逐漸呈下降之勢:近視、肥胖、缺鈣、早熟等,令人擔憂。為此,將強健學生體質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迫在眉睫。比如飲食。許多疾病的根源在于生活方式有問題。營養(yǎng)學家說:“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加點肉,五谷雜糧吃個夠!闭f的是一種膳食平衡。如果孩子形不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哪怕是一個很小的不健康習慣,就可能會影響他的終生健康。再比如說鍛煉,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加強鍛煉增強青少年體質,是事關未來的戰(zhàn)略問題。學校與家長應當協(xié)調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廣大青少年每天堅持一小時陽光下的體育鍛煉,形成鍛煉習慣,增強體魄就有了基本保證。

除了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守時惜時、健康的飲食與鍛煉習慣外,還需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講究衛(wèi)生的習慣、文明禮貌的習慣、助人為樂的習慣等。須知,良好的習慣就像存儲在自身的“資本”,人在一生中都將會獲取到它的高額“利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104995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