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活化 游戲化 繪畫興趣
剪影: ——小蝌蚪們,看池塘里有什么呀?
——水草、石頭。
——真好玩,和媽媽一起來玩捉迷藏的游戲吧!
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紛紛找個地方躲起來。“我在水草后面找到了你。”、“我在石頭后面找到了你。”在老師的語言滲透下,孩子們也學著老師歡快的邊說邊找其他的朋友。找到了許多的朋友,孩子們興奮的圍在一起交流“你游到哪里?”“我游到了石頭后面!”“我游到了水草前面!”“我和你一樣,也躲在水草前面的。”“我的尾巴是朝這里的。”……孩子們都興趣盎然的說著游戲,做著動作。
“媽媽真好玩,能不能再玩一次”孩子們小心翼翼提出了他們的想法,一雙雙睜大的眼睛中流露出深深的渴望。“好啊,不過,這次得我們大家一起找。” 老師出示一張池塘背景圖,請幼兒找蝌蚪。孩子們發(fā)揮著想象,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蝌蚪在池塘里;蝌蚪在水草上;蝌蚪在石頭旁……在孩子們的“七嘴八舌”中,老師結合新的繪畫方式—手指點畫將孩子的發(fā)現一一表現出來。孩子們看見新的繪畫方式都躍躍欲試,伸出自己的手指,學著一個一個的點,生怕遺漏了哪只小蝌蚪。[p9]
你一定覺得這是一節(jié)愉快的捉迷藏的游戲吧,其實這是一節(jié)小班的美術課《可愛的小蝌蚪》。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通常采用“討論—示范—繪畫”三部曲來進行。新《綱要》指出,教學活動應該要情境化,游戲化,生活化。而本次活動正是貫徹新綱要的精神,打破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固有模式,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設“捉迷藏—找朋友”的情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在有趣的、延續(xù)的情境中,有效的利用孩子的好玩好動的天性,讓孩子動起來,不僅是小腦袋,小指頭動起來,更是讓孩子自發(fā)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
其實,兒童的繪畫過程是一個主動表現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根據兒童心理學,我們知道,孩子對繪畫的熱情是與生俱來的。如何才能讓這份熱情繼續(xù)延續(xù),進行提升呢?學前兒童正處于繪畫轉型時期,而小班則是學前期的重要轉折時期,及時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繪畫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結合以上教學活動,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元素考慮:
一、以教師自身的激情感染孩子
小班階段的孩子各方面經驗貧乏,一切以老師為中心,情感易受老師的影響,在他們眼中,老師是最偉大的。凡是老師喜歡的,他們也喜歡。因此,為了培養(yǎng)他們對繪畫的興趣,老師自己先要喜歡繪畫,以自身的對繪畫的熱情去感染孩子,激發(fā)孩子。
1.為孩子創(chuàng)設相應的繪畫區(qū)
環(huán)境是最好的興趣老師,環(huán)境的作用是隱形而又十分重要的。小班的孩子喜歡有家的感覺的活動區(qū),為了使孩子對繪畫產生興趣,老師可在活動室開辟一塊空間,請孩子和老師一起用簡單的方式對此空間進行裝飾,構成一個溫馨而又美麗的繪畫之家,讓充滿著童趣和美感環(huán)境吸引孩子的眼球,陶冶孩子的情操。在環(huán)境中可為孩子提供能讓孩子拿得著東西的玩具柜,為孩子存放各種繪畫用具,讓他們自由拿取,從空間為他們打開通往藝術的大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youjiao/109229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