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踢毽子??最佳親子運動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簡單地得到毽子

  毽子制作容易,動作簡單,對年齡和性別都沒有限制,而且運動量可以自由控制,運動效果好,場地要求不高,踢毽子,實在是太簡單了!

  踢毽子,首先要有一個毽子,你可以自己制作。在古代一般用羽毛和錢幣做,現(xiàn)在也可以用金屬片作底,用紙剪成各種花色纓做紙毽;或者用各種布條為纓,再用大鈕扣做底成布毽,也可以用塑料來做。和孩子一起玩踢毽子,安全最重要。所以最好是用薄的金屬片做,用紙條做纓,金屬片最好用布包好,這樣即使打到孩子身上也沒有什么危險。

  當(dāng)然了,你也可以去購買,只是這樣可能會少了一個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在做毽子的時候,你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準備材料,這樣孩子會非常積極,你可以邊做邊和他交流,很溫馨的親子時光吧。

  場地與時機

  有了毽子以后,小孩可能會很興奮,但是媽媽一定要先找個安全的地方。室內(nèi)很不錯,不過要盡量把桌子、椅子都搬開,以免孩子在踢毽子的時候磕傷碰傷。不過,最完美的就是到戶外了,尤其在明媚的時節(jié),在大綠樹下的平地上或者是平坦的綠草地上,空氣清新,陽光燦爛,正是踢毽子的好地方。

  在開始踢毽子以前,一定要帶領(lǐng)孩子做熱身。孩子也許一心想著踢毽子,但是你可以設(shè)計一些既簡單又好玩的準備動作,比如說拍拍手、拍拍腳,繞圈,轉(zhuǎn)動手腕和和腳腕兒,甚至可以帶著孩子跑一小段路程。

  花樣翻新的玩法

 。保胺昼娮笥业臒嵘碇螅涂梢蚤_始踢毽子了。首先你要示范給他看,基本動作有四個:盤、拐、磕、蹦。用腳內(nèi)側(cè)踢,俗稱“盤毽子”;用腳外側(cè)反踢,叫作拐,俗稱“打拐拐腳”;用膝蓋將毽子向上彈起,叫做“磕”;用腳尖踢毽,叫做蹦,俗稱“叮叮貓打鏢雞”。最簡單的就是“盤”和“拐”了。

  鼓勵孩子跟著你做,他一旦學(xué)會了要立刻稱贊他,鼓勵他做得更多。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數(shù)數(shù),你可以說:“孩子,看看你能一口氣踢多少個?”或者:“看看你一分鐘可以踢多少個,媽媽給你計時!”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比賽,看你們倆誰踢得更多,可以限定時間,也可以不限定。有的時候,你要故意輸給孩子,讓他覺得非常有樂趣,而且有成功的渴望。最好在比賽之前約定,贏得比賽可以獲得什么獎勵,之后也一定要兌現(xiàn)。

  運動全身,愉悅心靈

  踢毽子對調(diào)節(jié)人的眼、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著特殊的功能。從運動學(xué)角度分析,踢毽子的技術(shù)動作需要四肢通力配合,是一項全身運動,使腳、腿、腰、頸、眼等身體各部分得到鍛煉。尤其是踢毽子可以讓人體的關(guān)節(jié)得到橫向擺動,帶動了身體最為遲鈍的部位,從而大大提高了各個關(guān)節(jié)的柔韌性和身體的靈活性。長期踢毽子還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踢毽子可以訓(xùn)練孩子精力集中、眼神快,手腳靈活。對媽媽來說,踢毽子主要以腿部、腳部運動為主,從而帶動全身血液循環(huán),這對血糖的調(diào)節(jié)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和坐骨神經(jīng)痛等慢性疾病也會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nèi),孩子覺得踢毽子好玩,可能擋都擋不住,但是運動的適量很重要。在達到鍛煉目的的同時,要讓孩子覺得意猶未盡,這樣,他下次會主動提出:媽媽,我們什么時候再一起踢毽子好不好?

  你會發(fā)現(xiàn),踢毽子以后,和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像朋友了,友誼好像在那一段時間突飛猛進了。甚至在你年邁的時候,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還常常跟你提到踢毽子的時光,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還常常跟你提到踢毽子的時光,告訴你:“媽媽,我覺得那是我童年時代最快樂的時候。”

  總之,因為踢毽子,你將得到更多。

  小知識

  踢毽子,又叫“打雞”,起源于漢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境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體育娛樂項目之一,深受該地區(qū)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尤其是女孩子。踢毽子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文人稱毽子為“燕子”,并有“踢碎香風(fēng)拋玉燕”的描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5502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