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懲罰的功與罪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天下午,在路邊遇到這樣一幕:一位青年母親滿臉漲紅,兩眼噙淚,邊打孩子打邊問:“知道為什么打你嗎?”孩子手中抓著一串半截的糖葫蘆,抽噎地說:“知道,是為我好!”

雖然不知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但這個場景讓我感到孩子很可憐,家長很無助。孩子可憐是因他無力擺脫這種懲罰,媽媽的無助則是因為無計可施只能懲罰。從媽媽的眼淚中可以看出,巴掌打在孩子身上,卻疼在媽媽心上。

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jīng)認識到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的局限性和副作用。他們明白: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打出來的,打出來的孩子只能成為機械地履行要求的人,卻很難成為富有活力、個性自由的人。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幾乎被孩子的淘氣和屢教不改“逼得”不得不打。前面的場景并不鮮見——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在哭,媽媽也在哭。

那么,孩子究竟“打得”還是“打不得”呢?

本質(zhì)上講,懲罰是一種特殊的、不平等的人際關(guān)系。在這種關(guān)系中,父母是權(quán)威,是規(guī)則的制訂者和執(zhí)法者,孩子則是被管理者受和約束者。人的本性是“肆意妄為”地追求快樂和即刻滿足。只有通過適度的懲罰——這種特殊的關(guān)系,孩子的肆意才能被馴服,內(nèi)心世界的秩序才能逐漸建立。這種內(nèi)部秩序反映到行為和人際關(guān)系中時,可以表現(xiàn)為:理解、遵守規(guī)則,樂于、善于合作,有所為、有所不為。這種秩序的完備程度實際上標志著人的成熟程度。

就成長而言,懲罰和愛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懲罰與愛的功能不同,愛是對先天潛質(zhì)的滋養(yǎng),是施肥,而懲罰僅是對這些潛質(zhì)的修飾,是剪枝。所以,懲罰需要限度,它僅能作為一種建立秩序的手段被使用,并且,秩序的作用不是限制,而是保護。正如交通法規(guī)的作用不是妨礙交通,而是保護出行。

孔子說:“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意思是:如果先天特質(zhì)超過了后天文化的影響,人就顯得野性;如果文化影響勝過先天特質(zhì),人就變得迂腐。以父母為代言人的社會規(guī)范和倫理要求,要通過約束與懲罰內(nèi)化到孩子的人格中,同時,懲罰還要點到為止、有理有節(jié),惟有如此,孩子才既能成為一個“社會人”,又能保有一顆“自由心”。適時適度的懲罰對成長是“有功的”,在這個意義上,“孩子打得”。

但是,“有功的懲罰”必須具備一個基本條件——愛,否則,懲罰將變成虐待。虐待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它是傷害孩子的屠刀。虐待者濫用懲罰,將孩子當作“撒氣桶”加載自己的挫敗感和憤怒;或者,“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懲罰成了施虐者消遣的玩物;再或者,自虐者將受虐的需要投射給孩子,把懲罰孩子變成滿足自虐需要的工具。懲罰不是洪水猛獸,但喪失愛的懲罰卻是成長的罪人。

年輕的父母們,在你要懲罰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它將是“功”還是“罪”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33164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