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運動及其啟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國外早教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運動及其啟示

一、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運動的由來

由布什及其一批州長們構想的面向21世紀的《美國教育目標》1990年正式頒布,而相應的“美國教育目標專門小組”也于1991年成立,以督促實現(xiàn)目標并監(jiān)督其進展情況。在2000年之前,該專門小組于每年秋季發(fā)布年度報告,匯報本年度進展情況。克林頓上臺后,將此目標由原來的六條擴展為八條(以下簡稱“八條”),并通過立法寫進了克林頓政府2000年目標體系里。其中的第3.4條目標提出了關于教育標準化的“構想”,其第3條是:“到2000年,美國4年級、8年級和12年級的中、小學生在其畢業(yè)時,將在英語、數(shù)學、科學、歷史和地理等富于挑戰(zhàn)性的學科課程上具有扎實的能力;全美境內的每一所學校都必須保證充分開發(fā)其學生的智能,使其將來能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并為其未來的深造和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做好準備!保1993,4)第4條目標則進一步強化了第3條目標:“到2000年,美利堅合眾國的學生科學和數(shù)學方面的成績將是世界一流的。”“八條”中,和學前教育密切相關的是第1條目標:“到2000年,所有兒童在上小學前就已經(jīng)為學習做好了準備(ready to leam)。

“八條”頒布以后,在美國教育界與美國政壇卻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潮流,前者積極響應,后者卻強烈反對。在教育界,除數(shù)學外的其他學科也不甘落后,在政府基金的支持下,紛紛展開了標準制定工作。尤其是那些未被列進“八條”的學科,如視覺藝術、音樂、戲劇和舞蹈等藝術教育領域,外語、體育以及健康教育領域等,除了強烈爭取其平等待遇以外,還迅速發(fā)展和制定出了“國家標準”;而另一方面,那些幸運地被“欽點”中的學科里卻展開了激烈的內部競爭,有些學科甚至一下子冒出好幾套“國家標準”。這樣以來,美國教育界就深感有必要首先為這些“標準”制定出一套標準,以便裁定哪套“標準”才真正符合國家標準的標準。為此,專門成立了“美國教育標準及改進委員會”,該組織將根據(jù)“目標3目標4專門計劃小組”在“教育標準綜述”(1993)基礎上制定的標準來為每門學科裁定一套“國家標準”。

而另一方面,這場“徹底的改革”在教育界開始不久,就遇到了來自共和黨占多數(shù)的美國國會的挑戰(zhàn)。雖然這場全國性的運動當初是由一位共和黨總統(tǒng)發(fā)起的,并得到了那些急于控制公共教育基金的州長們的大力支持,但它卻成了政界以及宗教界爭相詭病的“活靶”。各州及地方政治領袖以及廣大家長們清醒地認識到,這實質上是他們過去所摒棄掉的那種“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借尸還魂”,是“新瓶里裝的舊酒”。而所謂的“2000年目標”及國家教育標準實質上是變相奪權,是利用“國家標準”而把教育控制權從廣大家長及當?shù)卣种袏Z回到聯(lián)邦官僚手中。

這樣以來,原本是想提高幾個重點學科教學水平的帶有專業(yè)性質的“標準化運動”,由于政府基金的介入與支持,最后演變成了一場十足“政治化”的運動。

二、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的內容

1.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的分類。

根據(jù)“目標3目標4專門計劃小組”(1993)的意見,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應該包括內容標準和執(zhí)行標準等兩個方面的內容。內容標準必須清楚指明“學生應該學習而且能夠掌握的內容是什么”,它應包括各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問題、基本架構與相關技能等內容。這些相關技能主要是指與該學科有關的思維、工作、交流、推理和調研方法與技能。這些內容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習慣,以使他們能將所學知識與技能用于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問題!澳繕3目標4專門計劃小組”還建議分別提出兩類內容標準:一類是國家標準,包括英語、數(shù)學、科學、歷史、地理、外語、公民和藝術等八門學科,每門一套;另一類是各州自定的內容標準,各州要結合本地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標準,也是八門學科,每門一套。

對于執(zhí)行標準,“目標3目標4專門計劃小組”的定義是,“要明確規(guī)定出‘怎樣好才算是足夠好’(how good is good enough)”。它實際上是一套關于內容標準執(zhí)行情況或完成程度的評估標準,詳細規(guī)定了一系列用來衡量學生學習質量是否可以接受以及是否達到國家內容標準的“判斷指標”。執(zhí)行標準是保障內容標準得以切實執(zhí)行的重要手段。至于這八門學科具體的美國國家標準,因篇幅所限,不能在此述及。

2.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的標準。

為了最終核定各科教育的美國國家標準,“目標3啟標4專門計劃小組”提出了十條評判標準:(1)“世界級”水平。也即各學科標準必須趕超或至少接近其他發(fā)達國家現(xiàn)有的標準。(2)“重量級”內容。各學科標準必須列出最能代表本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基本因素。(3)實用性。各學科標準必須考慮學生將來作為美國公民,以及就業(yè)和終身學習的需要。(4)廣泛代表性。各學科標準必須充分吸收社會各界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反映各相關領域的共同要求;(5)平衡性。各學科標準必須在深度與廣度、明確性與靈活性、專業(yè)性與適應性、理論與事實、面向未來與保留傳統(tǒng)等五個矛盾對立面中把握好平衡。(6)正確且準確。各學科標準必須反映本領域里最好的學術成果,不能有錯誤或不準確的信息。(7)清楚可用。各學科標準必須十分清楚,以便于學生、教師和家長了解和執(zhí)行這些要求。(8)易于理解執(zhí)行。各學科標準必須具體明確易于理解,以便學生、教師、家長、測驗制定者和使用者以及社會各界參照執(zhí)行。(9)適應性。各科標準必須具備靈活性和適應性,以便各州各地政府根據(jù)當?shù)厍闆r和文化個體差異加以改進。(l0)發(fā)展適宜性。各科標準必須適宜于促進兒童的發(fā)展。

而對于各州制定的內容標準,“目標3目標4專門計劃小組”(1993)也提出了五條評判標準:(1)必須像國家標準那樣嚴謹可靠,如果內容有所不同,其參照標準也應與國家標準保持一致水平。(2)必須切實可行且界定清楚,以便實際工作者貫徹執(zhí)行。(3)必須保證給學生以充足的知識、技能和良好行為習慣,以使他們能夠在日后的工作和終身學習中取得成功。(4)必須積極發(fā)展學生跨學科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5)必須廣泛征求本州各界各方代表意見,根據(jù)各種反饋意見完善標準。

三、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的利與弊

1.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的有利之處。

這種全國性的教育標準對于幼兒教育工作者來講,有兩大好處;一是“燈塔效用”,即它像一座燈塔一樣,指明了課程發(fā)展所必須遵循的航線,使大家按著共同的標準和方向去發(fā)展課程;二是“手電筒效應”,即它像手電筒一樣,照亮了每一節(jié)課所必須前行的方向,使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知道他們應該按著共同的標準和方向往前走,而不至于迷路。

而這種全國性的標準對于幼兒教育課程發(fā)展來講,有五大好處:(1)它為每一門學科都指明了其最重要的、最值得兒童學習的內容。而這種工作又不是平時一般教育工作者所能勝任的,故而由專家學者們制定的標準無疑免去了他們諸多煩惱。(2)它為教師、家長和幼兒在每門學科發(fā)展方面的交流和對話提供了最基本的框架。由于這種國家性標準,家長們至少知道自己的孩子應該學習什么、學到什么程度,也可以監(jiān)督教師的教學工作。(3)由于國家標準內容的內在連貫性,教師在把由專家編定的各科課程內容轉化成小班、中班大班的教育活動時,也不會出現(xiàn)遺漏與錯誤。例如,幼兒數(shù)學教育標準,由于它制定得非常完美,以至于普通家長或數(shù)學不好的人,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毫不費力。(4)它可以統(tǒng)一美國各州或各地方幼兒教育的水準,使各地幼兒所受的教育不至于差異太大。而過去由于地域、文化、人口以及公立私立等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各幼兒教育機構之間教育內容和水準實際相差很大。這在凡事必講求公平的美國社會里,實在是一件不可容忍的事。(5)無論承認與否,過去在美國各地課本編制者和教材出版商的控制下,暗中實質上存在著一套“美國課程標準”。而現(xiàn)在由于真正國家標準的出現(xiàn),出版商為了市場占有率都或多或少要受其影響,并按照它來改進其出版物。這樣,就可以逐漸消除各地方各版本課程和評估之間的巨大差距,使它們漸趨統(tǒng)一到國家標準上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頗具爭議的好處,過去高標準高要求只留給少數(shù)天資聰穎出身名門的兒童。現(xiàn)在倒是公平了,無論資質出身,大家一律向高標準看齊。對此,幼兒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反應積極(Katz&Chard,1989,Edwards,Gandini,&Forman,1993,Metz,1995),他們認為幼兒學習和發(fā)展?jié)撃艽_實比我們想象的要巨大得多,在高標準要求下兒童的潛能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而政界人士對此頗有微詞。2.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的弊端。

(1)給早已進行的綜合教育改革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綜合教育改革好不容易才把各學科教育“縫”在一起,而事實上近年來種種“裂痕”已經(jīng)顯現(xiàn),而新推出的“世界一流”的各學科標準一下子就把綜合教育沖得七零八落。要達到這些高標準高要求,綜合教育課程顯然力有不逮,各學科就只好如鳥獸散、各自為戰(zhàn)了。否則,就只有降低“世界一流”標準,抑或拒絕實現(xiàn)政府的“高要求高期望”,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2)給多年發(fā)展起來的“發(fā)現(xiàn)教育課程”(emergent curriculum)帶來巨大挑戰(zhàn)!鞍l(fā)現(xiàn)教育課程”和“綜合教育課程”是美國所有優(yōu)秀幼兒教育方案的兩大精神支柱(Jone&Nimoo,1994)。所謂的“發(fā)現(xiàn)教育課程”就是強調根據(jù)幼兒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興趣、需要和想法來編排課程內容,讓幼兒在類似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境下進行學習,這樣取得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墒切碌摹笆澜缫涣鳌钡膰覙藴,卻是由專家制定的,并不能考慮各地區(qū)各文化背景下兒童的日常生活特點,更不能考慮到個體需要和興趣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因為它是標準化的東西。

(3)而潛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國家教育標準只提出了對教育最終階段的高標準高期望(如4年級、8年級或12年級等,有時也有2年級),并沒將它分解為中間各個年齡階段順序實現(xiàn)的具體期望。而另一方面,美國幼教界一直存在著小學課程“下放”幼兒園的傳統(tǒng),因此,幼教工作者頗為擔心有人會把小學二年級的高期望高標準順便也“下放”到幼兒園來。

(4)這種全國統(tǒng)一的高期望高要求并沒有考慮到兒童社會文化、生活背景以及個體方面的差異,因此它對于一部分兒童來說,實質上是一種非常不公平的要求。

(5)目前各學科的內容標準已經(jīng)出臺,但相應的執(zhí)行標準還在制定過程中,從已經(jīng)出來的藝術教育執(zhí)行標準來看,它已經(jīng)超出了兒童能力范圍,并對幼兒藝術教育產(chǎn)生消極影響。因此,人們普遍擔心將來各科執(zhí)行標準會違背“兒童發(fā)展適宜性”原則,而片面追求高標準高期望。這種憂慮是不無道理的。

四、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運動給我們的啟示

美國幼兒教育課程標準化運動還在進行中,“是‘靈丹藥’,還是‘白日夢’?”(Bredeamp,&Rosegrant,1995),現(xiàn)在說起來還為時過早。但是通過對這場運動的分析評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一些啟示。

1.必須盡快全面規(guī)劃和科學建設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yè),并將其提升到提高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戰(zhàn)略高度。美國的“2000年教育目標”,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鞏固其岌岌可危的世界霸主地位。而我們要實現(xiàn)富國強民的目標、要實現(xiàn)“十五大”所規(guī)劃的宏偉藍圖,也必須重新認識并大力發(fā)展學前教育事業(yè),把它以及基礎教育的發(fā)展提高到基本國策的高度,盡快使其走上科學和健康的發(fā)展之路。

2.必須處理好“課程標準”與“綜合教育”改革之間的辯證關系,盡快出臺新的幼兒教育課程大綱,使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我國幼教事業(yè)的發(fā)展。由于推行綜合教育改革和《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的發(fā)布,舊的《幼兒園教育綱要》已走進歷史,十幾年來我們一直沒有制定新的統(tǒng)一的幼兒教育課程標準或教育大綱,而各地在開展綜合教育改革時也大都各行其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地方性”標準。這對于條件較好的地區(qū)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使他們能夠充分發(fā)展有地方特色的幼兒教育課程。但對于廣大城鄉(xiāng)地區(qū)來說,失去了統(tǒng)一標準之后,他們將陷入無所適從、無所參照或是胡亂參照的混亂局面:今天學北京的,明天搬上海的,后天再抄抄廣州的,而事實上沒有一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于是,有些地方就只好還是拉起被廢除了的、誕生已近20年的《幼兒園教育綱要》,雖然舊了但卻聊勝于無。

現(xiàn)實在呼喚新的課程標準,廣大幼教工作者也迫切需要一個反映時代進步和社會需求的新的課程標準。但是,有些人認為,制定統(tǒng)一的課程大綱與推行綜合教育是相互矛盾的;也有的人認為中國幅員遼闊、地區(qū)差異巨大,要制定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是不切合實際的,等等。我們認為,美國也同樣存在這兩個問題,但是他們采用“國家標準”與“州立標準”并行的雙軌制,允許各地方政府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制定地方性標準,這樣就保證了課程標準的靈活性與適用性。而課程標準與綜合教育之間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調和的,事實上任何綜合教育課程也都是需要一套科學的標準來作為基本的參照和約束,脫離課程標準的綜合教育是毫無價值的。

3.美國發(fā)展其幼兒教育課程的做法值得我們參考,其中的利與弊也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進行任何一場幼兒教育改革或標準制定,都必須首先進行長期科學實驗研究和反復推敲考證,對于課程大綱尤其要進行全面細致、謹慎小心的計劃和準備,且必須認真聽取各方專家和社會各界的意見,認真考慮標準所帶來的各種正面和負面影響,然后權衡利弊、把握時機,適時推出合理靈活的、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方案,以充分照顧各地區(qū)不同的經(jīng)濟文化狀況,也可以像美國那樣實行“國家標準”與“。ㄊ校┘墭藴省辈⑿械碾p軌制,先制定出國家標準,再由各地發(fā)展出相應的地方標準。

4.重新評價綜合教育改革的得與失。綜合教育改革在我國進行了15年之久,其功過如何?是否真的適合中國國情?它給我國幼教事業(yè)帶來哪些沖擊或混亂?其前景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到了該有個結論的時候了,對這些問題總采取避而不談的態(tài)度是不明智的。現(xiàn)在美國幼教界開始檢討其綜合教育改革,并認識到分科教學的好處,“如果缺乏學科體系這一重要基礎,所謂的‘幼兒綜合教育課程’必將很快墮落為毫無意義的嬉戲與毫無價值的消遣。如何通過綜合課程來促進幼兒智能的綜合發(fā)展,才是我們要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Bredekamp&Rosegrant,1995)。這恐怕也是我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4463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