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被家長“夸”出來的好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有些孩子在成長的階段會出現叛逆不聽話的行為,而家長則只是會責怪自己的孩子,覺得他們不是好孩子。但是其實想讓孩子變成好孩子家長是有責任的。有些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只會大聲指責,長時間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的情緒會受到影響,可能出現失去信心,不愛說話的行為,也可能對此有比較激動的反抗行為,這就是批評出來的孩子,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去對待這樣的孩子呢?如何引導孩子走向好孩子的道路呢?

  一是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看似思想還沒有成熟,但實際上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家長如果經常對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或者是做了什么值得表揚的事時,家長應該及時夸獎孩子,并對孩子做的事表示肯定,比如說“你做的真好!”等等,可以提高孩子成功的欲望,使孩子更有激情的繼續(xù)嘗試,充滿探索精神。如果孩子并沒有很好的完成一件事,家長也不能打擊孩子說“你怎么什么都不會”,而是要鼓勵孩子再接再厲,至少對于他勇于嘗試的精神給予肯定。

  二是增強孩子的信任感。

  如果家長每次孩子做錯事都對孩子進行責備、指責的話,孩子心理會有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從而也會導致孩子對家長失去信任。如果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經常對孩子的行為給予贊美,那么就可以滿足孩子的成就感,有利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積極和諧的關系。

  三是就事論事的夸獎。

  很多家長思想定式在孩子做了某件事情的時候覺得那就是孩子理所當然應該做的,這是錯誤的思想觀念。當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做好了一件事的時候,家長應該把孩子成功的原因歸結到孩子的努力,讓孩子知道自己通過努力做的事得到了家長的贊美,這樣以后的事情孩子都會努力的去做。所以不管孩子做了多小的一件事,家長應該多給予些贊揚。

  四是年齡增加夸獎減少。

  有些人說如果孩子每次做事都得到夸獎的話,那么會不會就把每件事的目的只想獲得夸獎,這樣可能會養(yǎng)成孩子的功利心,過于爭強好勝。這是有可能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他一步一步走向懂事成熟的時候就要減少夸獎的次數,讓孩子意識到有些事就是自己該做好的,特別是上學后就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的,是自己必須要做的,應該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56147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