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那點事家長操碎心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選取部分經(jīng)典案例,希望可以給父母們參考

  孩子的事,永遠都說不完。

  當一大堆家庭碰在一起,和心理咨詢師就孩子的教育問題交流開了的時候,家長們臉上那種認真,讓人動容。

  一大早,4位心理咨詢師就到了,近百位家長也冒著大雨陸續(xù)趕來。一坐下,就有家長急切地向咨詢師傾訴,有的則竊竊私語相互交流。他們的目標很明 確:相互討教好的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不好的習慣。一個多小時后,很多家長仍抓著咨詢師不放,似乎要從他們嘴里淘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

  家長們走之前還告訴記者:“以后這樣的活動,你們一定多搞搞!

  我們從這些孩子們當中挑選了幾個典型案例,如果你的孩子也存在這種情況,不妨參考一下心理咨詢師給出的建議。

  案例一:孩子膽小,見到蚊子蒼蠅會大哭

  專家良方:5種愛的語言,給孩子安全感

  家長周先生有備而來,一坐下就“唰”地拿出一張紙,上面第一項就是孩子膽小。他的女兒今年5歲,膽子特別小,平時見到一只蚊子就哇哇大哭。前幾天家里養(yǎng)了蠶寶寶,女兒還是很害怕,從不敢碰一下。

  “對對對,我兒子也一樣,都8歲的男孩子了,家里飛進一只蜜蜂、蒼蠅就大哭大叫。帶他出門,見到人家牽著寵物狗,就躲在我身后不敢走。有時候我 為了鍛煉他,給他錢,讓他去超市買自己想吃的東西,我在超市門口等他,他就不敢進去。學校里,沒有玩伴,就一個人呆呆地坐著。他不知道怎么跟他們交流! 陸爸爸也有同樣的煩惱,他怕再這樣下去,孩子會厭學。

  張頡:孩子膽小,很大一個原因是小時候缺乏安全感。我建議家里可以用五種愛的語言,讓孩子沐浴在愛之中。

  說“我愛你”,每天都要有,孩子與父母之間。

  精心時刻。選擇一家三口最溫馨的時刻,比如吃飯或看電視,花點心思精心設計一下,給孩子關(guān)愛,可以是夾個菜等。

  身體接觸。男孩子要爸爸多給一些,比如揉揉肩膀、擁抱;女孩子,無論爸爸怎樣給她擁抱都不會嫌多的。

  給孩子禮物。禮物不必很貴重,可以是特意為孩子燒的一盤菜,也可以為她搭配今天出門穿的衣服等,讓家庭充滿愛。

  兩人世界。營造孩子跟爸爸或媽媽的兩人空間,讓兩個人共同融合交流。

  家里有了這么多愛,孩子自然就自信了。像周先生的女兒,還可以用獎勵卡。比如,晚上睡覺前,媽媽可以獎勵她一張獎勵卡:“今天,你當眾講了一句什么話,媽媽獎勵你。”記得獎勵卡一定要親手做的。

  案例二:作業(yè)拖拉的孩子該怎么管

  專家良方: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夏女士的兒子7歲,成績、性格等都很棒,就是做作業(yè)拖拉。

  “上學期,我每天都陪他做作業(yè),他井然有序,一科作業(yè)做完再做另一科。這學期我沒陪在他身邊,讓他自己做,他就拖拉了。做完一科,要玩一會,或 開個小差,然后再做另一科。我都不知道該跟他說什么。”夏女士說話語速飛快,看來是個心急的媽媽:“我擔心他到高年級后,作業(yè)更多,會完不成作業(yè)!

  夏女士說時,一旁的王女士頻頻點頭,沒等夏女士說完,她就接上了:“我兒子9歲,最讓我頭疼的也是作業(yè)拖拉。做著做著,他就想點其他事情出來做做,比如剛開始做就要喝水,喝完水又要上廁所!

  張頡:夏女士用心良苦,孩子做作業(yè)一直陪在身邊,很不容易。但正因為你的陪伴,孩子就像電腦按鈕一樣,一顆按完按另一顆,他自己根本不用思考,包括管理時間。一旦孩子自由了,他就不知道怎么打理自己的時間了。

  孩子做完一科作業(yè),休息下、開個小差,很正常。因為他確實累了,需要休息。我們不能用自己急切的心思來要求孩子。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需要我們尊重和信任。

  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家長可以試著跟孩子一起列一張“時間管理窗口”的表格。你跟孩子一起,把每天回家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家長如果有補充,可 以在旁邊列出來。比如看課外書,媽媽可以跟孩子說,我覺得看百科全書很好的,里面有貝殼動物等,小時候媽媽就因為沒看百科全書,后來很多東西都不知道。

  列出事情后,畫一張表格,分成四個窗口:重要必須的事,重要不必須的事,不重要但必須的事,不重要不必須的事。讓孩子把剛才列出來的事情一項項 放進去,貼在他覺得舒服的地方。每天做完,給他打一個勾,或者送給他一張卡片,集到一定數(shù)量給他一個禮物。說不定,會有好的效果。

  案例三:上初中的孩子說:我不想上學了

  專家良方:改變話語方式,從他感興趣的話題開始

  小超(化名)媽媽昨天來了,穿著一身黑色衣服,剪一頭短發(fā),心事重重。

  她上初中的兒子因為討厭上學休學在家,到昨天為止,已經(jīng)10多天沒去上學了。

  小超上小學三年級時,父母離婚了,他就跟著媽媽過。上了初中,學校要求男孩剪短發(fā),小超不愿意。媽媽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小超仍然反抗,最后索性不去上課了。他對媽媽說:“到18歲我就走人,我自己能養(yǎng)活自己了。我不想再讀書了,我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媽媽跟孩子講道理,想讓他重新回到學校,但不奏效。小超喜歡音樂,最近媽媽做出了讓步,請了個老師來教他學吉他。“但我覺得孩子還是應該去上學,初中沒畢業(yè)就不上學,以后肯定會被社會淘汰的。”小超媽媽希望專家能教她怎么和兒子繼續(xù)溝通。

  宋健男:對這樣的孩子,媽媽要改變原來的說話方式,而不是開口就講“孩子啊,你要好好學習”。這樣是沒有效果的,他會很討厭你。舉個簡單的例 子。我現(xiàn)在和你說三句話:“某某,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去想那只小花貓”,“某某,你千萬千萬不要去想那只卷起尾巴、到處亂跑的小花貓”,“某某,你一定要記得 哦,不要再去想那只淘氣的小花貓。”結(jié)果呢,你是不是一直在想那只小花貓。這叫負強化。同理,你每天跟孩子說學習、學習,他不被你煩死才怪。所以才會說出 “到18歲我就走人,做我自己感興趣的事”這種話。

  現(xiàn)在,你應該跟孩子講有興趣的話題。比如可以跟他聊,孩子,你現(xiàn)在從事的音樂,以后是自由職業(yè)者,想象一下,五年后你會是怎樣一個場景?在這五年中,你會遇到什么困難?這些都是很好的話題,他會愿意跟你說的。說著說著,他最后會回到學習上來的。

  我們建議家長要多和孩子說些孩子關(guān)心的話題,比如興趣愛好、交友等。研究表明,80%的孩子覺得父母有一點不好,就是太嘮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2469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