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歲左右的寶寶出現(xiàn)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應(yīng)該辨證的看待這些行為:
一方面,這種行為只是孩子發(fā)育到這個年齡的標志,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過這個時期,爸爸媽媽不必過于擔心。
另一方面,雖然這是孩子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但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做正確的指導,孩子很可能會養(yǎng)成打人的壞習慣。
一歲“暴力”寶寶,只有知道他為什么會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找到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也和大人一樣,不會無緣無故的發(fā)脾氣,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歲左右的孩子還不會為自己解釋,所以對“他為什么要咬人?”一直讓我們困惑,F(xiàn)在讓我們看看究竟是什么讓寶寶不得不動用“武力”解決問題。
語言表達貧乏
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一歲的孩子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也正是因為他不會說話,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的溝通,所以他選擇咬人或是打人,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達,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時,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訴他“別著急,媽媽會幫助你的”,這樣他就不會把怒火發(fā)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寶寶的自衛(wèi)
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種自衛(wèi),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赡苁且驗樾∨笥褤屃怂哪唐,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發(fā)。寶寶決不會容忍自己被欺負,他會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
榜樣網(wǎng) 小編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635080.html
相關(guān)閱讀: